share_log

博济医药(300404)中报点评:722影响消退 布局新药研发CRO+CDMO全产业链

博濟醫藥(300404)中報點評:722影響消退 佈局新藥研發CRO+CDMO全產業鏈

中原證券 ·  2020/09/24 00:00  · 研報

  月28 日,公司發佈2020 年半年報,2020 年上半年實現營收1.10億元,同比增長17.93%,實現歸母淨利潤1187.50 萬元,同比增長303.23%,扣非後歸母淨利潤899.16 萬元,同比大幅增長581.16%。基本每股收益0.05 元。

  投資要點:

  公司簡介。公司創建於2002年,2015年在深圳創業板上市,專業從事CRO服務業務,臨牀研究服務是公司主要的收入和利潤來源。2020年上半年,臨牀研究服務佔公司主營業務收入的47%。另外公司的業務也涵蓋臨牀前自主研發業務,臨牀前服務業務、技術成果轉化服務以及CDMO業務,也單獨承接研究方案設計,數據管理,數據統計分析,中美雙報業務等技術諮詢服務。2018年公司獲得了GLP實驗室認證。

  在一季度受到疫情影響,2020年上半年公司業績仍然保持增長的主要原因是:1)臨牀前的業務有所提升;2)技術轉讓有所提升;毛利率提升的主要原因是公司高毛利技術轉讓業務佔比提升,由於每項技術成果的技術難度和創新程度,因此每一單技術成果轉化服務合同的收入金額差異較大。此外,公司目前每年成功完成的技術成果轉化服務項目數量不同,所以收入有所波動;公司財務費用率有所上升,主要是支付銀行借款利息增加所致;管理費用率下滑主要為子公司科技園公司業務開展,折舊分攤至項目,使得管理費用有所下降。研發費用率持續上升。

  722的影響基本消退。受到2015年7月22日國家食藥監局(CFDA)發佈《關於開展藥物臨牀試驗數據自查核查工作的公告》(2015)(被稱為“史上最嚴的數據核查要求”,該事件被稱為“722慘案”)影響,公司臨牀業務受到了較大的負面影響,目前該事件的影響已基本消除,2015年至今公司有18個項目接受了現場核查, 並最終通過;2020年上半年公司也協助客户實現了6個藥品和醫療器械臨牀服務的現場核查,並獲批上市。近年來,公司加大了自主研發項目的投入,建設科技園,GLP實驗室,創新藥研發中心以及推行股權激勵,其期間費用率有所上升,影響了近年來公司淨利潤的增長,但公司的營收增長依然較快(見圖1)。

  臨牀試驗業務三季度有所恢復。上半年受到疫情影響,公司協助客户完成6個藥品和醫療器械的核查;三季度影響在逐漸消退,目前已恢復到正常業務的7成-8成左右。

  在手訂單充沛。2020年上半年新增合同額為2.3億元,同比增長約13%;目前公司在手訂單為10億元,服務的創新藥和醫療器械項目60多個,其中,在NMPA、FDA創新藥IND階段的有40多個,在臨牀階段的有二十餘個,一般來講,藥物的研發進度越靠後,其CRO服務的合同金額越大,以公司去年簽署的一個治療乙肝的慢性肝炎藥物的Ⅲ期臨牀合同為例,項目總金額為9800萬;預計公司目前在手的項目進入下一階段後會給公司帶來可觀的訂單。後期公司將加大市場拓展力度,以期帶來訂單持續增長。

  受益CRO行業持續快速增長。公開數據顯示,全球CRO行業2018年市場規模達到578億美元其中藥物發現階段市場規模115億美元,臨牀前CRO市場規模84億美元,臨牀CRO市場規模419億美元,近年來按研發流程分類的三大細分領域市場規模佔比基本保持穩定。預計到2023年,CRO行業規模將達到951億美元,2018-2023年CAGR達到10.47%;國內CRO業務起步較晚,2018年國內CRO市場規模接近58億美元,其中藥物發現市場規模11億美元,臨牀前CRO市場15億美元,臨牀CRO市場32億美元。受益於全球醫藥產業鏈外包以及國內工程師紅利帶來的成本優勢,近年來國內CRO行業保持了較高的增長態勢,2014-2018年CAGR達到29.2%。預計到2023年市場規模能達到214億美元;考慮到帶量採購,一致性評價倒逼企業轉型,政策鼓勵創新藥發展,我國的創新藥行業呈現加速發展態勢,CRO行業仍將保持快速發展,公司預計2018-2023年CAGR能夠達到29.6%。公司作為CRO行業中的一員,也將從中受益。

  公司新增CDMO業務,產業鏈完善。CDMO業務包含工藝放大,試驗用藥,模擬劑研究生產,項目文號落户,孵化期運營,項目投資等服務;公司將提供從臨牀前自主研究到生產的一體化服務。目前公司建成一部份CDMO產能,尚未盈利。一旦能夠順利運轉,轉化收入的速度較快。

  加強臨牀前研究隊伍建設和藥理毒理建設。2019年公司引進原藥明康德研發專家王建華帶隊,建設公司創新藥研發團隊,主要佈局肝病和腫瘤領域,目前該團隊擁有碩博為主的研發團隊20餘人,未來公司通過技術轉讓和股權合作研發等方式,實現營收;此外公司也在加強藥理毒理建設,擁有動物房約3000平,未來該業務有望進一步推廣。

  定增簡介。公司擬向不超過35名特定對象發行不超過67,603,380股,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34,320.30萬元,投入合同研發生產組織(CDMO)平臺建設項目、創新藥研發服務平臺建設項目、臨牀研究服務網絡擴建與能力提升項目及補充流動資金。項目達產後公司的在腫瘤、消化和肝病領域的競爭力將得到進一步提升。

  盈利預測與風險提示。不考慮增發因素,預計公司2020年每股收益為0.12元,2021年每股收益為0.15元,2022年每股收益為0.17元,對應9月22日收盤價,動態市盈率分別為106.3倍,85.1倍和75.1倍,給予公司“增持”的投資評級。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