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业绩符合预期,锂电设备业务贡献核心利润:公司主营业务主要为锂电池产业链上游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锂离子电池自动化生产设备,其他还包括稀土发光材料、催化材料、转光材料等。公司发布2019 年度年报和2020 年度一季报。2019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4 亿元,同比下降16.45%,公司收入规模有所下滑,主要是公司锂电正极材料业务因原材料价格下滑导致产品价格下跌所致;实现归母净利润3043.31 万元,同比下降42.91%;分业务看,公司锂电正极材料实现营业收入9.09 亿元,同比下滑37.75%,收入占比下滑16.91 个pct,毛利率上升1.13 个pct,锂离子电池自动化生产设备实现营业收入8.05 亿元,同比增长34.86%,收入占比提升16.64 个pct,毛利率下滑6.33 个pct,此外公司稀土发光材料实现营业收入6353.43 元,同比下滑31.95%;公司期间费用合计1.83 亿元,其中销售费用同比增加23.77%,管理费用同比增加15.04%,主要系子公司浩能科技销售规模增大所致,公司研发支出达1.02 亿元,同比增加8.54%,系公司研发项目增多所致;公司销售毛利率为16.85%,同比提升1.19 个pct,销售净利率为1.63%,同比下降0.81 个pct;经营性现金流净额3.21 亿元,同比上升668.54%,主要系本期公司加强应收账款和存货的管理导致经营现金回流增多所致;公司2020 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67亿元,同比下降30.21%,实现归母净利润813.3 万元,同比下降63.5%,营业收入及净利润下滑的主要系受疫情影响,公司下游客户复工时间普遍延迟,对公司的产品销售产生一定影响所致;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8906.15万元,同比下降681.87%;公司一季度期间费用2565.04 万元,其中销售费用同比下降66.35%,管理费用同比下降29.61%,公司一季度研发支出1913.25 万元,同比增长15.36%;公司销售毛利率为14.06%,同比下降1.99 个pct,销售净利率为3.04%,同比下降2.8 个pct。未来公司将持续加大研发力度,促进更多新产品取得突破性成果,强化公司产业链地位,力争实现业绩的上升。
锂电设备业务稳步增长,与宁德时代持续深度合作:3 月11 日公司公告称全资子公司浩能科技收到宁德时代德国锂电设备采购订单,宁德时代将采购浩能科技20 台“冷压预分条一体机”用于其德国生产基地,截至公告日,公司已收到其中6 台“冷压预分条一体机”订单,公司表示此次与宁德时代的锂电设备供货订单合同占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主营业务收入50%以上,且绝对金额超过1 亿元。浩能科技为锂电前段设备龙头,其自主研发的新型高速宽幅双层挤压式涂布机在数据上超越日韩进口设备,进口替代优势明显。公司自2016 年并购浩能科技涉足锂电设备领域以来,与宁德时代持续深度合作,2019 年产品销售宁德时代金额达4.32亿元,占公司年度销售总额的23.47%。目前公司锂电设备方面基地规划有所调整,策略为在英德和溧阳规划建设新基地,其中溧阳子公司已设立完毕,目前正具体开展项目前期设计规划工作。随着全球锂电行业步入产能新周期,各大锂电池厂商竞相扩产,公司作为锂电“材料+设备”供应商,行业竞争优势明显,将有望充分受益。
锂电正极材料业务规模有所下滑,公司积极布局高镍三元:公司锂电正极材料实现营业收入9.09 亿元,同比下滑37.75%,收入占比下滑16.91个pct,毛利率上升1.13 个pct,正极材料收入规模下滑主要系原材料价格下滑导致产品价格下跌所致。近年来随着三元材料技术的快速发展,其高密度、高循环寿命优势逐渐凸显,在正极材料出货量占比逐年提升。根据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调研数据显示,2019 年全球三元正极材料出货34.3 万吨,同比增长44.7%,中国锂电正极材料出货量40.4 万吨,同比增长32.5%,其中三元正极材料出货量19.2 万吨,同比增幅达40.7%。
公司现有正极材料产能合计约1.1 万吨/年,其中英德基地6000 吨/年产能均为高端高镍三元产能,此外英德基地在建5000 吨/年高镍三元产能。报告期内,公司主要材料研发工作重点包括高镍三元9 系、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等前瞻性技术的研发,动力高镍三元正极材料、高电压钴酸锂等新型产品及性能提升。随着国内新能源补贴退坡速度放缓,行业整体回暖,公司锂电正极材料业务有望扭转颓势,释放利润。
投资建议:公司年报及一季报业绩符合预期,有望充分受益于锂电池龙头企业扩产需求,公司锂电“材料+设备”战略未来有望释放利润。我们预测2020-2022 年公司的EPS 分别为0.37 元、0.48、0.60 元,对应PE 分别为26.90 倍、20.90 倍和16.91 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新能源汽车政策发生重大变化;锂电池生产厂商资本开支不及预期。
公司業績符合預期,鋰電設備業務貢獻核心利潤:公司主營業務主要為鋰電池產業鏈上游的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鋰離子電池自動化生產設備,其他還包括稀土發光材料、催化材料、轉光材料等。公司發佈2019 年度年報和2020 年度一季報。2019 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8.4 億元,同比下降16.45%,公司收入規模有所下滑,主要是公司鋰電正極材料業務因原材料價格下滑導致產品價格下跌所致;實現歸母淨利潤3043.31 萬元,同比下降42.91%;分業務看,公司鋰電正極材料實現營業收入9.09 億元,同比下滑37.75%,收入佔比下滑16.91 個pct,毛利率上升1.13 個pct,鋰離子電池自動化生產設備實現營業收入8.05 億元,同比增長34.86%,收入佔比提升16.64 個pct,毛利率下滑6.33 個pct,此外公司稀土發光材料實現營業收入6353.43 元,同比下滑31.95%;公司期間費用合計1.83 億元,其中銷售費用同比增加23.77%,管理費用同比增加15.04%,主要系子公司浩能科技銷售規模增大所致,公司研發支出達1.02 億元,同比增加8.54%,系公司研發項目增多所致;公司銷售毛利率為16.85%,同比提升1.19 個pct,銷售淨利率為1.63%,同比下降0.81 個pct;經營性現金流淨額3.21 億元,同比上升668.54%,主要系本期公司加強應收賬款和存貨的管理導致經營現金迴流增多所致;公司2020 年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2.67億元,同比下降30.21%,實現歸母淨利潤813.3 萬元,同比下降63.5%,營業收入及淨利潤下滑的主要系受疫情影響,公司下游客户復工時間普遍延遲,對公司的產品銷售產生一定影響所致;經營性現金流淨額為-8906.15萬元,同比下降681.87%;公司一季度期間費用2565.04 萬元,其中銷售費用同比下降66.35%,管理費用同比下降29.61%,公司一季度研發支出1913.25 萬元,同比增長15.36%;公司銷售毛利率為14.06%,同比下降1.99 個pct,銷售淨利率為3.04%,同比下降2.8 個pct。未來公司將持續加大研發力度,促進更多新產品取得突破性成果,強化公司產業鏈地位,力爭實現業績的上升。
鋰電設備業務穩步增長,與寧德時代持續深度合作:3 月11 日公司公告稱全資子公司浩能科技收到寧德時代德國鋰電設備採購訂單,寧德時代將採購浩能科技20 台“冷壓預分條一體機”用於其德國生產基地,截至公告日,公司已收到其中6 台“冷壓預分條一體機”訂單,公司表示此次與寧德時代的鋰電設備供貨訂單合同佔公司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經審計主營業務收入50%以上,且絕對金額超過1 億元。浩能科技為鋰電前段設備龍頭,其自主研發的新型高速寬幅雙層擠壓式塗布機在數據上超越日韓進口設備,進口替代優勢明顯。公司自2016 年併購浩能科技涉足鋰電設備領域以來,與寧德時代持續深度合作,2019 年產品銷售寧德時代金額達4.32億元,佔公司年度銷售總額的23.47%。目前公司鋰電設備方面基地規劃有所調整,策略為在英德和溧陽規劃建設新基地,其中溧陽子公司已設立完畢,目前正具體開展項目前期設計規劃工作。隨着全球鋰電行業步入產能新週期,各大鋰電池廠商競相擴產,公司作為鋰電“材料+設備”供應商,行業競爭優勢明顯,將有望充分受益。
鋰電正極材料業務規模有所下滑,公司積極佈局高鎳三元:公司鋰電正極材料實現營業收入9.09 億元,同比下滑37.75%,收入佔比下滑16.91個pct,毛利率上升1.13 個pct,正極材料收入規模下滑主要系原材料價格下滑導致產品價格下跌所致。近年來隨着三元材料技術的快速發展,其高密度、高循環壽命優勢逐漸凸顯,在正極材料出貨量佔比逐年提升。根據高工產研鋰電研究所(GGII)調研數據顯示,2019 年全球三元正極材料出貨34.3 萬噸,同比增長44.7%,中國鋰電正極材料出貨量40.4 萬噸,同比增長32.5%,其中三元正極材料出貨量19.2 萬噸,同比增幅達40.7%。
公司現有正極材料產能合計約1.1 萬噸/年,其中英德基地6000 噸/年產能均為高端高鎳三元產能,此外英德基地在建5000 噸/年高鎳三元產能。報告期內,公司主要材料研發工作重點包括高鎳三元9 系、富鋰錳基正極材料等前瞻性技術的研發,動力高鎳三元正極材料、高電壓鈷酸鋰等新型產品及性能提升。隨着國內新能源補貼退坡速度放緩,行業整體回暖,公司鋰電正極材料業務有望扭轉頹勢,釋放利潤。
投資建議:公司年報及一季報業績符合預期,有望充分受益於鋰電池龍頭企業擴產需求,公司鋰電“材料+設備”戰略未來有望釋放利潤。我們預測2020-2022 年公司的EPS 分別為0.37 元、0.48、0.60 元,對應PE 分別為26.90 倍、20.90 倍和16.91 倍。維持“推薦”評級。
風險提示:行業競爭加劇;新能源汽車政策發生重大變化;鋰電池生產廠商資本開支不及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