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项:
近日公司披露了2017 年年报和2018 年一季报。
2017 年实现营业收入5.76 亿元,同比增长7.98%;归属于母公司7307 万元,同比增长4.91%;扣非净利润6792 万元,同比增长14.26%。每股收益0.17元。每10 股派发现金0.30 元(含税)。
今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72 亿元,同比增长51.54%;归母净利润1835 万元,同比增长10.56%;扣非净利润1672 万元,同比增长9.78%。EPS0.04 元。
主要观点
1.管理层更新,期待带来新变化
我们注意到公司近期管理层变化较大,沈今钊先生成为公司新一任董事长(原董事长之子),公司原营销总监张海涛先生再次出任利德曼副总裁,负责公司销售工作。行业正处于分级诊疗带来的结构性机会中,公司目前产品线以生化产品为主导,化学发光蓄势待发,2017 年布局渠道业务,在此时点管理层重要岗位换将意义重大,一方面增强了公司营销工作改善的预期;另一方面,由于公司上市以来管理层变动比较大,这也是市场对公司诟病的主要因素,此次领导核心的年轻化,以及主管营销的副总回归,也向市场传递了一种积极的信号,或预示着公司经营层面将有更为积极的变化出现。
2.业务版图扩张,财务结构发生变化
2017 年公司投资设立了三家诊断产品(试剂+设备)销售子公司,厦门利德曼、武汉利德曼和吉林利德曼,上市公司持有51%的股权。近几年IVD 行业渠道领域整合明显,生产企业和大型流通企业均在收购或投资渠道资产。生化诊断由于发展比较成熟,产品同质化特征相对比较明显,所以销售能力和渠道资源对该项业务影响较大。从同行业公司的发展经验来看,向产业链下游销售环节延伸,通常有助于生产企业保持自产试剂的持续增长状态。
2018 年一季度公司收入端增速超过50%,净利润增速相对平缓,我们分析认为首先德赛产品实现了较高增速,但是其净利润率较低(2017 年5%净利润率),其次由于三家去年新投资设立的销售公司合并报表。
随着渠道业务的快速增长,公司的财务结构将在今年发生较大变化,收入端高增长,自产产品或在渠道业务的带动下实现明显的同比增速提升,毛利率净利润率等指标下降,全年净利润增速或有比较明显的提升。
3.业绩企稳,产品线具有持续增长潜力
2016 年公司业绩大幅下滑,收入同比下滑22%,母公司净利润同比下滑超过50%。这种业绩表现显然与行业情况不符。我们认为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在公司内部,公司现在的产品线具备长期可持续增长的潜力。2016 年公司收入规模萎缩的同时,可以看到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依然保持了较高的水平,销售费用同比增长了38%,说明公司自身的销售出现了很大问题。而行业层面,我们预计国内生化诊断行业尚保持了5-10%的同比增长水平,化学发光行业增速在20%以上,同时中基层市场放量更为明显。利德曼是国内生化诊断行业龙头公司之一,无论是产品性能还是品牌均在国内属于一线之列;公司的化学发光产品起步相对较晚,但是分级诊疗的推动依然给国内化学发光企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和机会。所以我们认为按照目前现有的产品线布局,如果配合以强有力的销售体系,公司是具有长期可持续发展潜力的。
4. 化学发光业务箭在弦上
公司化学发光仪器设备CI1000/2000 已经获得了医疗器械注册证书,同时获得了将近40 个化学发光试剂的注册证书,涵盖了肿瘤标志物、激素、心肌标志物和传染病等大类。从品种数量上来看,并且参考同行业公司的情况,利德曼已经具备了形成初步销售规模的基础,但是从品类上来看,公司目前上没有形成产品特色,以及寻找到合适的突破口。所以在公司管理层的变化以及营销改善的巨大预期下,化学发光业务将是2018 年公司投资价值最大的影响因素。
5.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18-2020 年有望分别实现净利润8795 万元、1.07 亿元和1.32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0.37%、21.61%和24.36%,EPS 分别为0.21 元、0.25 元和0.31 元,对应目前股价的动态PE 分别为45 倍、36 倍和30 倍。
我们认为公司目前正处于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所在行业目前尚处于景气度较高的水平,生化诊断行业能够保持约10%左右的增速,化学发光行业增速在20%以上,公司管理层重要岗位的更新增强了未来经营改善的预期,和同行公司相比,利德曼在渠道领域的布局较晚,但从目前的格局来看依然给公司留下了一定的空间,该项业务望给公司原有生化诊断业务带来较为明显的协同,所以我们维持公司“推荐”的投资评级,值得重点关注。
6.风险提示
产品降价风险;业务扩张风险;产品研发和市场推广风险。
事項:
近日公司披露了2017 年年報和2018 年一季報。
2017 年實現營業收入5.76 億元,同比增長7.98%;歸屬於母公司7307 萬元,同比增長4.91%;扣非淨利潤6792 萬元,同比增長14.26%。每股收益0.17元。每10 股派發現金0.30 元(含税)。
今年一季度營業收入1.72 億元,同比增長51.54%;歸母淨利潤1835 萬元,同比增長10.56%;扣非淨利潤1672 萬元,同比增長9.78%。EPS0.04 元。
主要觀點
1.管理層更新,期待帶來新變化
我們注意到公司近期管理層變化較大,沈今釗先生成為公司新一任董事長(原董事長之子),公司原營銷總監張海濤先生再次出任利德曼副總裁,負責公司銷售工作。行業正處於分級診療帶來的結構性機會中,公司目前產品線以生化產品為主導,化學發光蓄勢待發,2017 年佈局渠道業務,在此時點管理層重要崗位換將意義重大,一方面增強了公司營銷工作改善的預期;另一方面,由於公司上市以來管理層變動比較大,這也是市場對公司詬病的主要因素,此次領導核心的年輕化,以及主管營銷的副總迴歸,也向市場傳遞了一種積極的信號,或預示着公司經營層面將有更為積極的變化出現。
2.業務版圖擴張,財務結構發生變化
2017 年公司投資設立了三家診斷產品(試劑+設備)銷售子公司,廈門利德曼、武漢利德曼和吉林利德曼,上市公司持有51%的股權。近幾年IVD 行業渠道領域整合明顯,生產企業和大型流通企業均在收購或投資渠道資產。生化診斷由於發展比較成熟,產品同質化特徵相對比較明顯,所以銷售能力和渠道資源對該項業務影響較大。從同行業公司的發展經驗來看,向產業鏈下游銷售環節延伸,通常有助於生產企業保持自產試劑的持續增長狀態。
2018 年一季度公司收入端增速超過50%,淨利潤增速相對平緩,我們分析認為首先德賽產品實現了較高增速,但是其淨利潤率較低(2017 年5%淨利潤率),其次由於三家去年新投資設立的銷售公司合併報表。
隨着渠道業務的快速增長,公司的財務結構將在今年發生較大變化,收入端高增長,自產產品或在渠道業務的帶動下實現明顯的同比增速提升,毛利率淨利潤率等指標下降,全年淨利潤增速或有比較明顯的提升。
3.業績企穩,產品線具有持續增長潛力
2016 年公司業績大幅下滑,收入同比下滑22%,母公司淨利潤同比下滑超過50%。這種業績表現顯然與行業情況不符。我們認為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主要在公司內部,公司現在的產品線具備長期可持續增長的潛力。2016 年公司收入規模萎縮的同時,可以看到銷售費用和管理費用依然保持了較高的水平,銷售費用同比增長了38%,説明公司自身的銷售出現了很大問題。而行業層面,我們預計國內生化診斷行業尚保持了5-10%的同比增長水平,化學發光行業增速在20%以上,同時中基層市場放量更為明顯。利德曼是國內生化診斷行業龍頭公司之一,無論是產品性能還是品牌均在國內屬於一線之列;公司的化學發光產品起步相對較晚,但是分級診療的推動依然給國內化學發光企業提供了巨大的市場空間和機會。所以我們認為按照目前現有的產品線佈局,如果配合以強有力的銷售體系,公司是具有長期可持續發展潛力的。
4. 化學發光業務箭在弦上
公司化學發光儀器設備CI1000/2000 已經獲得了醫療器械註冊證書,同時獲得了將近40 個化學發光試劑的註冊證書,涵蓋了腫瘤標誌物、激素、心肌標誌物和傳染病等大類。從品種數量上來看,並且參考同行業公司的情況,利德曼已經具備了形成初步銷售規模的基礎,但是從品類上來看,公司目前上沒有形成產品特色,以及尋找到合適的突破口。所以在公司管理層的變化以及營銷改善的巨大預期下,化學發光業務將是2018 年公司投資價值最大的影響因素。
5.投資建議
我們預計公司2018-2020 年有望分別實現淨利潤8795 萬元、1.07 億元和1.32 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20.37%、21.61%和24.36%,EPS 分別為0.21 元、0.25 元和0.31 元,對應目前股價的動態PE 分別為45 倍、36 倍和30 倍。
我們認為公司目前正處於一個重要的轉折點,所在行業目前尚處於景氣度較高的水平,生化診斷行業能夠保持約10%左右的增速,化學發光行業增速在20%以上,公司管理層重要崗位的更新增強了未來經營改善的預期,和同行公司相比,利德曼在渠道領域的佈局較晚,但從目前的格局來看依然給公司留下了一定的空間,該項業務望給公司原有生化診斷業務帶來較為明顯的協同,所以我們維持公司“推薦”的投資評級,值得重點關注。
6.風險提示
產品降價風險;業務擴張風險;產品研發和市場推廣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