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INSIGHT-Modi’s jobs deficit: J&J’s largest India plant idle 3 years after completion

洞察力-莫迪的就業缺口:強生印度最大的工廠完工3年後閒置

路透社 ·  2019/05/19 16:08
(這是關於莫迪政府在創造就業機會方面所面臨困難的一系列故事之一)
*強生公司於2014年破土動工
*該廠於2016年完工,但此後一直處於閒置狀態
*預計該機制將僱用1 500名當地媒體報道
*取消貨幣化的中斷損害了對基本消費品的需求
*農村收入不足是消費品公司進一步關注的問題
作者:Zeba Siddiqui和Aditya Kalra
PENJERLA/新德里,印度,5月19日(路透社)-這本應是強生公司在印度最大的製造工廠。它最終將僱傭至少1500人,並幫助將發展帶到印度南部海得拉巴附近的一個農村地區。
然而,在這家美國醫療保健公司在47英畝的土地上完成化粧品和嬰兒用品生產設施建設三年後,他們卻無所事事。
兩名熟悉強生印度業務的消息人士和一名邦政府官員對路透社(Reuters)表示,由於對這些產品的需求增長放緩,該廠位於泰蘭加納邦彭傑拉(Penjerla)的生產從未開始。
其中一人表示,由於總理納倫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採取了兩項令人震驚的政策,需求並沒有像預期的那樣增長:2016年末禁止流通當時的高價值紙幣,以及2017年在全國範圍內引入商品和服務税(GST)。
強生印度孟買業務和新澤西新不倫瑞克全球總部的發言人拒絕回答路透社的一系列問題。
莫迪的辦公室沒有回覆有問題的電話和電子郵件。
旨在根除腐敗和精簡税收制度的雙重打擊“去貨幣化”和商品及服務税-是莫迪的兩個標誌性政策舉措。但一些經濟學家表示,它們非但沒有像預期的那樣鼓勵經濟活動,反而相反,至少在2016-2018年,它們削弱了消費者需求。
許多企業,特別是中小型企業,公開抱怨-有些在其財務報表中-它們的訂單減少了。被擱置的強生項目是對更廣泛的投資格局產生影響的最生動的例子之一。
在脱鈎後的第一個月,一些商業調查顯示,洗髮水和肥皂等產品的銷售下降了20%以上。
根據幾位政治策略師的説法,由於農作物價格低而導致的就業增長不足和農業收入危機,損害了莫迪在當前大選中的地位。
儘管如此,許多戰略家預計莫迪及其執政的印度教民族主義人民黨(Bharatiya Janata Party)在週四計票時將能夠連任-可能得到其他一些政黨的支持-部分原因是他在國家安全問題上的強硬立場。

巨大的投資,遠大的期望
過去兩年,莫迪的一系列商業政策-比如限制醫療設備的價格、迫使科技公司在本地存儲更多數據,以及更嚴格的電子商務法規-損害了強生(J&J)、萬事達(Mastercard)、亞馬遜(Amazon)和沃爾瑪(Walmart)旗下的Flipkart等美國跨國公司的計劃。
強生在該國的第三座工廠彭傑拉(Penjerla)的開創性工程是在2014年大張旗鼓地進行的,Telangana州首席部長錢德拉謝卡爾·拉奧(Chandrashekar Rao)出席了儀式,他稱讚外國投資是當地社區的一大勝利。
一份日期為2017年4月的文件列出了該公司計劃在該工廠生產的產品,提交給了Telangana政府,並由路透社(Reuters)進行了審查,文件中列出了嬰兒油、嬰兒洗髮水、嬰兒髮油和麪霜。
肖卡特·阿里(Shaukat Ali)在工廠外貧瘠的土地上的一個竹檔下經營着一家茶葉店,他説,當地工人經常在強生廠區登記可能出現的空缺,但多年來什麼都沒有出現。
在當地污染控制委員會辦公室,成員祕書Satyanarayana Reddy説,強生工廠獲得了所有必要的批准,他不清楚為什麼還沒有開始生產。
他説:“這麼大的核電站閒置這麼長時間是不尋常的。”“但我們這邊沒有問題。”
Telangana工業部的另一位主管ChandrasekharBabu説,強生公司的一位官員告訴他,由於需求不足,工廠還沒有開工。
其中一位消息人士説,商品及服務税和取消消費税是該計劃未能啟動的兩個關鍵原因,並補充稱,此後消費者需求不足削弱了公司的計劃。
另一位熟悉強生計劃的消息人士表示,強生錯誤估計了印度市場的需求。
最近路透社(Reuters)的一位記者訪問強生工廠時,配備豪華傢俱的會議室和小隔間靜悄悄地坐着;自稱自己是工廠經理的塞拉姆(M.Sairam)告訴路透社,裝有機器的生產區也是閒置的。

計劃的進一步擴展
當地官員曾希望強生最初的工廠只是個開始。在2014年取得突破性進展後,Telangana公司的特別首席工業部長普拉迪普·錢德拉告訴“今日商業”雜誌,“根據強生公司(J&J)收購的土地面積,我們認為他們正在考慮在這裏進行更大規模的擴張。”
當地媒體當時報道稱,強生工廠將僱用約1500名員工。
2016年12月,印度“商業標準”(Business Standard)報道稱,強生一名未具名的官員表示,在克服了程序上的拖延後,這座耗資8500萬美元的工廠將於2018年投入運營。報道援引這位官員的話説,該公司已另外撥出1億美元用於擴張。
強生消費者(印度)董事總經理維卡斯·斯里瓦斯塔瓦(Vikas Srivasava)出席了2014年的開創性活動,他沒有迴應記者的置評請求。
路透還採訪了寶潔(Procter&Gamble)一家生產洗滌劑和尿布的工廠外的兩名工人,該工廠位於強生工廠旁邊。他們説,他們是寶潔工廠生產團隊的一部分,該工廠一直在產能不足的情況下運行。
寶潔的一位發言人否認了這一説法,稱該工廠“正按照我們的業務計劃滿負荷運轉”。寶潔表示:“印度是寶潔在全球的優先市場,近幾個季度,寶潔在印度的業務實現了兩位數的強勁增長。”
過去一年,大多數印度人工作的農村經濟疲軟,也影響了洗滌劑和洗髮水等基本用品的銷售增長。
印度斯坦聯合利華有限公司是一家行業領頭羊,將在某些領域與強生和寶潔等公司競爭。該公司表示,在截至3月31日的季度,該公司的銷量增長降至7%,低於前五個季度的兩位數增長。該公司警告稱,印度的日用消費品部門“抵禦衰退…不能證明經濟衰退”。

(Zeba Siddiqui和Aditya Kalra報告;
編輯:馬丁·豪厄爾(Martin Howell)
電子郵件:zeba.siddiqui@tr.com;+91-9769624550;@zebatweet;路透社
電子郵件:zeba.siddiqui.thomsonreuters.com@reuters.net)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