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卓翼科技(002369):进入小米供应链 互联网思维得体现

招商證券 ·  2014/03/13 00:00  · 研報

事件:卓翼科技公告,旗下全資子公司天津卓達與紫米電子(小米公司投資)簽署《委託生產加工框架協議》,將以EMS 模式爲紫米電子生產移動電源等電子產品,預計年銷售收入3 -5億元(不含稅)。我們上調公司評級至強烈推薦-A,點評如下: 1、進入小米供應鏈,打開新增長空間,管理層互聯網思維得到體現 我們在報告《新市場變革注入新活力》中曾預示公司將會把互聯網、電商等新型客戶作爲重點拓展目標,此次成功聯姻小米,實爲轉型路上邁出的堅實一步。除了預計帶來3-5億小米電源收入貢獻外,我們認爲更爲重要的是需要留意到公司新一屆管理層經營思路的變化,體現了現任領導正逐步適應互聯網思維帶來的傳統代工行業變革。 相比傳統智能終端客戶,在小米獨創的“輕資產+電商渠道+粉絲經濟”商業模式下,代工企業受益更多。其一,互聯網企業沒有傳統手機廠商複雜的供應鏈管控體系帶來的束縛,代工企業有更多空間發揮自身產品優勢或供應鏈優勢,一體化的研發、生產能力將是卓翼後續將要重點打造的;其二,電商模式渠道扁平化,雖然宣稱零成本銷售,但更看重產品品質,對於供應商的讓利會比傳統手機廠商多;其三,粉絲經濟和飢餓營銷手段等互聯網模式下,產品很容易售罄,即便是新進入的代工企業,產品上量速度也會很快。 年初,小米董事長雷軍曾透露今年小米電源要實現2000萬銷量,從其“69元+ 10400mAh”的高性價比及此前發售短時間一搶而空的局面,我們認爲市場需求不是問題,而且小米手機具備2600萬的存量市場及14年4000萬部的銷售目標,2000萬臺小米電源完成可能性很大。此次卓翼科技簽訂小米電源的EMS代工框架協議,預期銷售收入4億左右,我們估算對應800萬-1000萬臺。假設5%的淨利率,若全部如期執行,將增厚淨利2000萬,等同在去年業績基礎上增厚20%左右。 除此之外,紫米電子業務涵蓋智能手機、移動電源、LTE MI-FI 等產品的研發和銷售,我們認爲基於與紫米的良好合作,卓翼有望順利將代工拓展至其他產品。並且除小米外,我們認爲公司與其他互聯網企業的合作也將較爲順利。 2、實際控制人完成變更,短期減持風險釋放 公司原實際控制人田總今年已累計減持1447萬股,目前持股比例降至15.2%,低於現任董事長夏總。藉此,公司新任董事長夏總正式成爲公司實際控制人,管理層正式完成新老交替,後續在年富力強的夏總主導的扁平快的管理架構下,公司將更能適應眼下新市場和客戶新需求的變化。並且,田總今年以來減持比例已達減持前總股本的25%,短期減持風險得到釋放。 3、期權費或影響短期業績,但新市場打開有助於未來爆發,上調至“強烈推薦-A” 前段時間,大股東減持、中小板系統性風險導致公司股價調整,我們預計隨公司與小米及其他互聯網企業的合作開展,公司的轉變將逐步得到印證,後續還存在智能模組產品向智能家居及可穿戴領域的突破可能。且隨新客戶引入,天津廠房的產能也將得到逐步釋放,產能利用率得到進一步提升。同時,公司在更短時間內更好的適應客戶結構的變化,我們預計不排除會採取外延與內生式兼顧的發展路線。 公司預告14年1季度盈利1555萬元–2057萬元,同比增長55%-105%,對應EPS 0.06-0.08元。不過,考慮到去年1季度基數較低,以及14年股權激勵有將近3000萬的期權費用攤銷,我們暫不調整對14年的盈利預測,但後續存在業績爆發的可能。預計13-15年EPS 分別爲0.4/0.6/0.82(+0.04)元。我們看好公司後續在新客戶、新產品、新渠道的突破,以及內生及外延帶來的持續性催化,上調至“強烈推薦-A”,目標價27.00 元。 風險提示:訂單釋放低於預期,人力成本增長過快,新廠房和設備折舊壓力過大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