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四次赴港IPO!圆心科技“只为与二股东腾讯港股相遇”

四次赴港IPO!圓心科技“只爲與二股東騰訊港股相遇”

IPO日報 ·  2023/06/13 18:33

來源:IPO日報

  從“跑馬圈地”到探尋行之有效的盈利模式,互聯網醫療經過20多年的發展,開始進入下半場。

  近期,北京圓心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圓心科技”)在前三次遞交的招股書接連過期失效後,四赴港IPO。此次IPO,高盛和中信證券爲聯席保薦人。

  2021年10月、2022年4月、2022年10月,圓心科技曾先後三次向港交所遞交招股說明書,後均因超過半年而失效。互聯網醫療雖迎着風口,但IPO之路也未如想象中平坦,例如標榜國內最大雲醫院網絡的東軟熙康也曾三度向港交所遞表失敗。

  目前在港股上市、業務模式與圓心科技接近的公司,分別有平安好醫生、阿里健康與京東健康,互聯網醫療行業競爭激烈。IPO日報發現,互聯網醫療賽道競爭白熱化的當下,圓心科技的營收超九成靠賣藥,轉向毛利率更高的保險業務,能否轉虧爲贏依舊存疑。

  明星資本領投

  圓心科技創立於2015年,是一家醫療健康公司,其創始人何濤並非醫學科班出身,而是畢業於中央財經大學管理學專業,曾在健一網擔任CEO。據悉,健一網是央企華潤集團的醫藥電子商務平臺,何濤帶領十幾家店的華源大藥房轉型電商。

  線上賣藥依舊是圓心科技最主要的成色。圓心科技的三大業務分別爲圓心藥房、圓心醫療和圓心惠保。分別對應賣藥、在線問診和保險業務。

  在招股書中,圓心科技引用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稱,按收益計算,其爲中國第一大專注於處方藥的綜合醫藥及醫療交付平臺。

  圓心科技確實是“賣藥爲生”

  2020年-2022年(下稱“報告期”內),圓心藥房的營業收入分別爲35.37億元、56.15億元、72.83億元。分別佔營業收入比重的97.5%、94.6%、93.7%。賣藥撐起九成營收,在收入中佔絕對主力。因此,從營收佔比來看,科技公司的名頭似乎不足。

  其中,處方藥和醫療產品的線上線下銷售爲其主要業務。據招股書,截至2022年末,圓心科技擁有並經營320家藥房。

  值得一提的是,圓心科技的藥房圍繞着醫院佈局。據招股書,2022年,320家藥房中有其中261家位於醫院半徑1公里以內,85家被指定爲大病醫保雙通道藥房。

  站立在“互聯網醫療”的風口上,創立8年內,圓心科技完成11輪融資,累計融資規模超50億元,股東列表中不乏衆多明星投資機構的身影,例如騰訊、紅杉資本、啓明創投、易方達等。

  IPO前,創始人何濤、執行董事兼高級副總裁何偉莊,兩人合計持股37.01%。騰訊持股19.55%爲除實控人外第二大股東。紅杉資本持股15.75%,啓明創投持股6.90%。

  增收不增利

  然而,衆多明星資本追投的圓心科技在盈利情況下表現並不盡如人意。據招股書,報告期內,圓心科技的營收爲36.29億元、59.38億元和77.75億元,三年累計營收爲173.42億元。

  儘管其營收規模逐年上升,但虧損額度也在持續擴大,出現了“增收不增利”的狀況。

  2020年-2022年,其淨虧損分別爲3.63億元、7.57億元和8.05億元,累計虧損近20億元。報告期內,現金流也爲負,經營現金流出淨額分別爲2.04億元、8.14億元及6.40億元。

  對於虧損,圓心科技在招股書中解釋,主要是銷售和市場推廣和行政開支等費用,爲了推動線下藥房的鋪展進程,以及推動保險業務和線上問診業務。

  報告期內,圓心科技的銷售費用分別爲5.0億元、8.2億元、10.3億元,銷售費率爲13.7%、13.8%、13.2%;

  值得一提的是,圓心科技指出供給端賦能和醫療產業端賦能均處於各自發展的早期階段。也就是說,圓心科技在嘗試突破“賣藥爲生”的一條腿走路,這或許和其想要衝擊更高毛利率有關。

  毛利率下滑

  對比互聯網醫療行業的部分公司,圓心科技的毛利率並不高。2022年,平安好醫生毛利率爲27.3%、京東健康毛利率爲21.2%,叮噹健康的毛利率爲33.5%。同年,圓心科技的毛利率不足10%,爲9.3%。

  2019-2022年,圓心科技的毛利率分別爲10.6%、9.2%、9.0%、9.3%。其中,2019-2021年其毛利率不斷降低。上文提到圓心科技的營收大部分靠線上線下賣藥所得,一方面如招股書提到,處方藥的銷售會受到嚴格的檢查,存在一定的風險,另一方面,如下表所示,賣藥的毛利率並不高。報告期內,分別爲7.6%、6.9%、6.9%,拖累了綜合毛利率。

  並且,由於賣藥依賴於線下實體藥店,業務相對集中在華南地區。報告期內,華南地區的收入佔比爲40.36%、34.01%、39.38%,均超過三成。

  再看競爭對手,微醫、平安好醫生、好大夫在線等從在線問診、醫藥電商等醫療服務切入。阿里健康、京東健康則利用渠道優勢,從醫藥電商切入。

  而圓心科技則是看中保險公司的技術賦能市場。受政策利好、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以及補充醫療保險的需求,面向保險公司的技術賦能市場得到快速增長,保險市場規模進一步擴大。相關政策目標旨在2025年前市場規模超過人民幣2萬億元。

  2019年,子公司北京圓心惠保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圓心科技持股51.03%。報告期內,公司來自保險服務的收入在增加,分別爲0.25億元、1.31億元、2.42億元。

  據IPO日報瞭解,2023年,其上線“深圳惠民保”保險產品,進軍補充醫療保險。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