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400亿公募"顶流"一季度持仓大变动!重点配置互联网,狂买腾讯、美团、快手

400億公募"頂流"一季度持倉大變動!重點配置互聯網,狂買騰訊、美團、快手

券商中國 ·  2023/04/21 20:11

來源:券商中國 作者:餘世鵬
原標題:400億公募"頂流"持倉大變動!減倉TMT,狂買3只股

4月20日,銀華基金知名基金經理李曉星旗下基金披露2023年一季報。和2022年末相比,一季度李曉星持倉變化較爲明顯。如銀華心佳兩年持有的十大重倉股一季度有7只出現調整。一季度該基金重倉股新進快手-W、美團-W、騰訊控股,重點配置港股互聯網成爲重要看點。

李曉星直言互聯網平臺是港股科技方面他最爲看好的方向,但AI產業的發展不會一蹴而就,中間必然會有曲折,包括數據隱私、倫理等潛在風險可能造成板塊後續波動。“目前TMT板塊的交易佔比已經超過了40%。市場中有不少聲音說這次不一樣,交易佔比創新高代表了主線行情的確立,但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過度的熱情在某個階段也總會消退。”李曉星坦言,一季度他對TMT板塊有所減倉,現在的配置大概率低於市場平均水平。

股票倉位維持90%以上

李曉星現任銀華基金業務副總經理、投資管理一部投資總監、基金經理、投資經理(社保基本養老)、主動型股票投資決策專門委員會聯席主席,目前管理10只左右公募基金,管理規模接近400億元。其中,銀華心佳兩年持有是李曉星爲數不多的單獨管理基金,截至一季度規模爲95.91億元,是在管基金中規模最大的一隻。

銀華心佳兩年持有一季報顯示,截至一季度該基金的股票倉位爲92.15%,較2022年年末的90.69%進一步提升。一季度末該基金十大重倉股分別爲比亞迪股份、快手-W、美團-W、騰訊控股、晶澳科技、德業股份、錦浪科技、晶科能源、東方電纜、航天電器。和2022年四季度相比,十隻重倉股有7只在一季度出現調整。

具體看,李曉星在一季度買入快手-W、美團-W、騰訊控股,截至一季度分別位列第二至第四大重倉股;此外一季度加倉的重倉股還有晶澳科技、德業股份、錦浪科技、晶科能源、東方電纜和航天電器。和2022年四季度末相比,紫光國微、智飛生物、藥明生物、天齊鋰業、寧德時代、海大集團、貝泰妮在一季度末退出了前十重倉之列。

(銀華心佳兩年持有期一季度重倉情況,來源:一季報)
(銀華心佳兩年持有期一季度重倉情況,來源:一季報)

此外,李曉星管理的銀華心怡混合基金截至一季度規模接近87億元,股票倉位同樣高達92.25%。一季度該基金前十大重倉股和銀華心佳兩年持有一樣,比亞迪股份位居第一,新晉重倉股快手-W、美團-W、騰訊控股,同樣位列第二至第四大重倉股。從整個持倉來看,行業分佈涉及到新能源、港股互聯網、電子、國防軍工、食品飲料、醫藥等多個賽道。

經濟持續修復,配置以科技爲主

針對上述調倉和賽道佈局,李曉星在一季報中給予了詳細闡述。

“一季度,整體經濟恢復方向持續向上,但斜率不高,整體體現出穩健復甦態勢。”李曉星說到,在經濟恢復過程中,出行鏈、基建鏈和高端製造業恢復的確定性較高,地產消費、汽車消費等恢復程度相較於市場的樂觀預期要弱。其中3月以來,隨着政府人事換屆調整告一段落,新一輪的穩增長穩信心的組合拳在持續落地。他特別提到,高層持續提到堅持兩個毫不動搖,穩定民營經濟、穩定外商投資信心;商務部將2023 年定爲消費提振年,政府將通過多種手段盤活市場,促進消費需求釋放;產業政策持續落地,財政部進一步支持企業科技研發,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提高至100%,促進產業升級。

“我們對於今年國內的宏觀判斷依然是經濟整體穩健復甦、產業結構調整繼續升級、居民消費信心逐漸恢復;判斷由於國家自身實力的不斷增強,國際夥伴跟我們的利益共同點變多,國際形勢相對之前會趨暖,國際貿易會逐漸觸底回升。”李曉星說。

在這一大環境下,一季度李曉星綜合考慮產業變化趨勢、行業景氣度以及股價位置,一季度重點配置了電動車整車以及中游、光伏、儲能、海風、半導體設備以及設計、互聯網平臺、軍工、消費醫療、美容護理和食品飲料等。“報告期內市場整體震盪上行,但分化較大,AI主題帶動TMT板塊大幅上漲;消費表現居中;房地產、銀行表現靠後。我們保持高倉位,配置以科技爲主,兼顧消費,重點配置了新能源、港股互聯網、電子、國防軍工、食品飲料、醫藥等行業,精選高景氣行業中高增長的個股。”

半導體有望在下半年重啓上行週期

具體到板塊行情方面,李曉星在一季報中直言,新能源板塊一季度被市場拋棄較多,該板塊的交易佔比和估值已處於歷史偏低位置,只是市場對上漲的標的更多地關注利好,對下跌的板塊則更多關注利空。“我們總體認爲現在市場對新能源板塊的擔憂討論,更多是對一個下跌板塊的應激式反應。”李曉星說到,在2022年中報中他曾提到了新能源板塊的一些風險點,這些風險點經大半年消化後,從當前估值分位以及股價位置來看,新能源板塊的風險因素已充分釋放,目前這個時間段非常具有吸引力。因此他在一季度對電動車、光伏、儲能、海風等標的都有增加倉位。

此外,李曉星還坦言“互聯網平臺是港股科技方面最爲看好的方向”。他分析,從業績層面看,互聯網公司從2022年二季度開始持續超預期,用戶紅利末期疊加反壟斷的大背景下,降本增效是未來一個階段驅動業績增長的主旋律。估值層面,港股互聯網股價經歷了兩年的下跌後,估值處於歷史底部區域。業績加速上行疊 加AI等新技術的出現,有望打開估值上行空間。

半導體方面,李曉星表示維持看好國產替代方向,集中在半導體設備、材料、零部件環節。從中長期看,伴隨國產供應商積極驗證導入,國內晶圓產線建設將再度提速。在景氣復甦方向,他的看法會邊際轉向積極。“全球半導體下行週期接近尾聲,經歷了過去幾個季度的去庫存,有望在今年下半年重啓上行週期,向上彈性取決於下游需求恢復的力度,關注相關左側佈局機會。”

但對於一季度最火的人工智能板塊,李曉星認爲AI產業的發展不會一蹴而就,中間必然會有曲折,包括數據隱私、倫理等潛在風險,可能造成板塊後續波動。投資機會上,他表示,“賣水人”硬件先行的算力產業鏈,以及AI爲用戶賦能的垂直類應用場景值得關注。“目前TMT板塊的交易佔比已經超過了40%。當然市場中有不少聲音說這次不一樣,交易佔比創新高代表了主線行情的確立,但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過度的熱情在某個階段也總會消退。我們擅長的成長股投資是有估值約束的業績成長股,在市夢率投資時段並不是我們所擅長的,所以我們在一季度對TMT板塊有所減倉,現在的配置大概率少於市場平均水平。”

編輯/lambor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