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牵动超4400亿元资金流向,恒指季检结果揭晓,几家欢喜几家愁?

牽動超4400億元資金流向,恒指季檢結果揭曉,幾家歡喜幾家愁?

中金策略 ·  2023/02/27 14:05

來源:中金策略

2月24日盤後,恒生指數公司公佈了2022年第四季度恒指系列檢討結果,調整範圍包括恒生、國企、恒生科技等港股主要旗艦指數,以及與港股通可投資範圍直接相關的恒生綜合指數,所有調整將於3月13日起生效。

爲何恒指季檢結果備受市場和投資者關注?主要是因爲恒指系列指數的成份股變動將涉及大規模資金的流入流出。目前市場上有不同類型的指數基金追蹤恒生系列指數的表現,以追蹤恒生指數的基金爲例,投資者通過投資該等基金,間接投資恒生指數50只來自不同產業的成份股。一般而言,基金表現會跟隨恒生指數漲跌,投資者獲得回報或損失跟恒生指數的表現大致相當。

截至1月31日,被動式追蹤恒生指數系列產品的資產管理總值約645億美元(約人民幣4445億元),即恒生季檢結果將會牽動超4400億元的資金流向。

針對本次恒生系列指數與港股通調整帶來的影響,中金策略的研究分析如下:

指數調整及影響:恒指無變化;小鵬汽車-W與微博-SW分別納入恒生國企與恒生科技

  • 成分股變化:恒指成分本次沒有調整;小鵬汽車被納入恒生國企,微博被納入恒生科技

1)恒生指數:此次無納入剔除,數目維持76支不變。

2)恒生國企:此次調整納入小鵬汽車-W,納入權重爲0.59%,同時剔除中國飛鶴,剔除前權重爲0.39%。成分股數量維持50支不變。

3)恒生科技:此次調整納入微博-SW,納入權重爲0.04%,同時剔除明源雲,剔除前權重爲0.35%。成分股數量維持30支不變。

上述納入名單與中金此前預覽結果有一定出入,原因如在報告中所說,主要是由於恒生系列指數調整結果並非完全基於已公佈的量化標準,還會取決於指數調整委員會的決策,因此加大了單純依照量化標準預測的難度。

此外,恒指系統性優化後新調整標準的變化也會帶來一定影響,例如按原計劃2022年中恒生指數成分股要達到80支,但依然沒有達成,進展速度明顯慢於預期。

  • 潛在被動資金流向:關注對中國宏橋、理想汽車-W、小鵬汽車-W與微博-SW等的正面影響;對匯豐控股、中國飛鶴和明源雲等的負面影響。

基於Bloomberg彙總,追蹤恒生指數的ETF資金規模約爲248.9億美元,追蹤國企和恒生科技的ETF規模分別約爲61.9億美元和126.8億美元。結合上述成分和股權重變化,中金測算潛在被動資金流向。進一步結合個股過去3個月日均成交額,可測算被動資金變化可能帶來的影響:

1)恒生指數:該機構預計被動資金流入所需時間最多的中國宏橋和中信股份預計需要0.5天左右。相反,由於匯豐控股超過8%的重上限而被重置(當前權重9.38%),預計將帶來2.6天左右的被動資金流出。同時,中海油和騰訊控股也存在因權重下調的被動資金流出,不過大概需要0.4天以內。

2)恒生國企:由於根據2022年12月9日公佈的對雙重主要上市公司的新指數處理方法[2]在本次開始實施,對於通過投資類指數換手率測試的公司根據公司股本而不是香港股本計算其流通調整股份數目,因此通過換手率測試的理想汽車-W權重從此前的0.64%上升至1.56%,預計將帶來5700萬美元的被動資金流入,所需時間最長,預計爲0.55天左右。

此外,本次新納入的小鵬汽車-W預計也將獲得3650萬美元的資金流入,流入時間約爲0.4天。資金流出中,中國飛鶴由於被剔除,現有0.39%權重將帶來2415萬美元被動資金流出,預計需要1.1天左右。

3)恒生科技:在前文中提到,由於新指數處理方法開始實施,理想汽車-W在恒生科技指數中的納入權重從2.94%提升至6.26%,預計將帶來4.2億美元被動資金流入,所需時間爲4.1天左右。本次新納入的微博-SW也預計將需要約3.9天。資金流出中,明源雲由於被剔除,現有0.35%權重將帶來4440萬美元被動資金流出,預計需要2.9天左右。

調整後指數特徵:恒指維持76支,消費板塊佔比提升;國企新經濟佔比63%

  • 成分調整:恒生指數成分數量保持不變。本次恒生指數並未進行任何成分層面的調整,仍然維持76支。然而,恒指公司在2021年3月發佈的諮詢結果中提到,恒生指數成分股將在2022年中前增加至80支,最終固定在100支。但目前擴容步伐明顯慢於計劃。

  • 行業分佈:恒指大消費板塊市值佔比有所提升。參照恒指公司對行業分類(即7個行業分類),此次恒指調整雖然不涉及成分變動,但經過權重調整後,非必需性和必需性消費權重佔比從13.1%提升至13.7%,增幅較爲明顯。然而,諮詢科技和金融業權重佔比下降較快,均下降6個百分點。

  • 新經濟佔比:恒指與恒生國企新經濟佔比均小幅抬升。此次調整後,恒指新經濟市值佔比達到47.2%,相較當下47.05%小幅上升0.15個百分點。國企指數新經濟佔比達到63.2%,較調整前62.5%繼續提升。

港股通調整:30家公司有望納入港股通,20家可能被移除

此次也適逢恒生綜合指數半年度指數審議(一年調整兩次,分別以6月和12月底爲截止日期),這又將成爲滬深交易所決定港股通可投資範圍的主要依據。中金根據調整情況結合港股通納入要求,分析港股通標的可能的調整如下,但最終標的變動應以上海交易所和深圳交易所發佈信息爲準。

  • 30支股票可能符合納入港股通條件:

1)新納入恒生綜指公司。如渣打集團、太古B、華晨汽車、鉅子生物、兗煤澳大利亞、洪九果品、星空華文、名創優品、衛龍、思派健康、京東方精電、思路迪醫藥、山高新能源、高偉電子、新特能源、上美股份、微創腦科學、心泰醫療、知乎-W、高視醫療、龍光集團、金山雲、飛天雲動、艾美疫苗、業聚醫療、博安生物-B、檸萌影視、健世科技-B和叮噹健康。

2)轉爲雙重主要上市公司。嗶哩嗶哩2022年10月3日在港交所轉換爲主要上市正式生效,同樣可納入港股通股票考察範圍,我們認爲此次有較大概率。

此外,2022年12月19日,中國證監會和香港證監會發布聯合公告,進一步深化兩地市場交易互聯互通機制,在港主要上市外國公司股票也可獲得納入,中金梳理出包括普拉達、俄鋁、歐舒丹、新秀麗與金界控股在內的港股上市外國公司可能符合資格。但截至目前還未明文正式生效,如果在調整之前不能生效的話,可能此次調整就無法納入這些公司。

  • 20支股票可能被移出港股通範圍:

包括澳優、正榮地產、雲音樂、天譽置業、新鴻基公司、周生生、嘉華國際、信德集團、大家樂集團、IGG、時代中國控股、中國光大綠色環保、寶新金融、禹洲集團、新高教集團、快狗打車、祥生控股集團、融信中國、永泰生物-B和德琪醫藥-B。

此外,港交所在今年1月19日也公佈了一則擴大互聯互通合資格股票範圍的更新資訊,其中表示爲了減少合資格股票的變動,在指數定期考察日前12個月平均月末市值低於40億港元(而非50億港元)時成爲只供賣出的港股通標的,但具體生效時間暫時還未公佈。如果在調整之前還是沒有正式生效,部分重新劃分爲小型股且市值小於50億港幣的標的也可能在本次被調出深股通。

調整時間表:3月13日正式生效

上述指數調整結果將於3月13日(星期一)正式生效。在此期間,部分主動型資金仍不排除會根據調整公佈結果採取一定的套利操作,但被動資金爲了最大程度減少追蹤誤差將選擇在生效前一個交易日(即3月10日)調倉。預計屆時相關股票成交或將會出現遠大於平時的“異常放量”情形,特別是在尾盤。

編輯/Corrine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