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Download
Download by
Scanning QR Code
  • Download app

    Download app

+
Congratulations
You've successfully got advanced quotes worth 5000 HKD
Download APP >>

1月IPO总结:最靓新股中一签最高赚超3万!港股加快发行节奏

January IPO summary: Among the most beautiful IPOs, the highest profit of one signing was over 30,000! Accelerate the pace of issuance of Hong Kong stocks

Gelonghui Finance ·  01/31 16:59

春节假期结束还没缓过神来,2023年已经过完一个月了!今天小编就带大家来看看1月份的IPO市场情况吧~

01

A股市场:新股均未破发

截至2023年1月31日,今年以来A股共有10家新股上市,其中,创业板1家(鑫磊股份)、科创板3家(百利天恒、英方软件、九州一轨)、北交所4家(乐创技术、迅安科技、欧福蛋业、天宏锂电)、沪市主板2家(福斯达、江瀚新材),募资总额约68.71亿元

进入2023年,A股整体市场情绪恢复了不少,新股的表现也比去年12月亮眼。就上市首日表现来看,10家新股均未破发,英方软件更是大涨176.77%,中一签最高可赚30625元;累计涨跌幅方面,生物制药公司百利天恒-U、锂电池模组公司天宏锂电表现较好,截至1月31日收盘均涨超100%。

6ba63-51f7e1ce-9fd2-495c-87b3-eda07e7e5be6.png

此外,北交所的4家新股也有不错的涨幅,其中欧福蛋业首日上涨近70%,是北交所近一年来为数不多的首日涨超50%的新股。

666ea-0bfa7d18-aa3b-426b-9cc4-7928422c236a.png

不过北交所在成交量方面略显惨淡。近期,多只股票日成交量仅有1000股左右,更有甚者全天成交金额仅2200元,换手率不足0.001%,可见北交所仍面临较大的流动性问题

事实上,北交所在经历了12月份的破发潮后,近期过会的企业纷纷下调发行价,甚至出现新股发行价调至每股净资产附近的情况,以此来增大新股发行询价的空间,让市场化博弈更加充分,从而完善北交所市场新股的估值定价机制。

相关人士表示,“发行底价不等于最终发行价,北交所拟上市企业在实际发行中,也不会以每股净资产水平来定价发行,企业将根据公开发行时自身业绩实际情况和一、二级市场情绪,通过询价发行来确定合理发行价。”

从监管层来看,北交所在IPO受理和新股上市速度方面并未放缓,今年的基调仍然是保持新股常态化发行,实现助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目标。

从企业的角度看,在破发潮和融资之间,企业的发行定价如何找到一个平衡点,是一个较大的考验。不过对于这些企业来说,最重要的是成功发行,在估值方面没有太多议价权,只能交给市场决定。

值得一提的是,1月的最后一个交易日,北交所股票出现全线爆发的情况北证50指数大涨超5%,天宏锂电、凯华材料、乐创技术、欧福蛋业30CM涨停,慧为智能、德瑞锂电、长虹能源涨超20%,近20股涨超10%,166只个股中仅1股下跌。

739d4-2a93522e-0bb3-4b55-931e-bec3ff730511.png

来源:Choice

此前,北交所官网发布了北交所股票做市交易业务细则、做市交易业务指引文件,随着相关细则的发布,备受市场关注的北交所做市交易即将上线,由此将给做市商带来更多业务增量,推动证券行业高质量发展。

通常情况下,A股在1月份会出现“节前效应”,资金较为谨慎,拟上市企业也趋向观望态度。不过,今年1月份新股发行数量虽然较少,但冲刺A股的企业热情依然不减。据统计,今年以来共有超百家企业新进入辅导备案阶段,约69家企业申报,34家企业提交注册。

1月份A股共安排了34家企业首发上会,其中26家企业过会、3家被否、2家暂缓审议、1家上会前撤单、2家取消审核,本月最后一周仅一家北交所企业上会,并遭到了否决。

值得注意的是,本月撤单的企业较多,共有24家,其中创业板成为重灾区,共10家企业撤回IPO申请。

事实上,在2022年12月30日,深交所发布了《创业板企业发行上市申报及推荐暂行规定(2022年修订)》,禁止产能过剩行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中的淘汰类行业,以及从事学前教育、学科类培训、类金融业务的企业在创业板发行上市

深交所表示,此次修订旨在将创业板定位中的原则性要求尽可能具体化,提升审核工作透明度,增强创业板定位把握的可操作性,增强市场对创业板定位把握的可预期性。

随着注册制的加速落地,发行审核机制不断完善,A股的资源配置效率将进一步提升

02

港股市场:再融资回暖

2023年1月,港交所共有10家新股上市,募资总额约37.17亿港元。据公开数据统计,这10家新股的平均发行市值为48.72亿港元,平均发行PE为18.72倍,平均申购人数为6978人,平均认购倍数为14.97倍,平均基石占比为38.2%。

其中,亿华通以10.58亿港元的募资额拔得头筹,成为国内首家实现A+H上市的氢燃料电池公司;美丽田园医疗健康、乐华娱乐在首日涨幅方面表现亮眼,分别上涨53.47%、47.79%,而建筑材料商淮北绿金股份则跌超40%。

4607a-cc824e01-57ed-4743-927e-6719e99c36d0.png

此外,1月份有9家企业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包括美中嘉和、德生堂、普乐师、KK集团、珍酒李渡、精锋医疗、SML Group、迈越科技、陆道培医疗。

可以发现,自去年四季度以来,港股的发行速度明显加快,港股整体市场情绪也有所恢复,近三个月恒生指数涨幅已超40%。

e106c-e3369fda-2d28-49e4-ab31-79860809dd63.png

来源:富途牛牛

据悉,在香港交易所举行的新春开市仪式上,港交所行政总裁欧冠升表示,新股市场已见复苏迹象,目前有约100只新股等待发行,相信随着市场情势转趋乐观,今年市况亦会好转。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港股再融资市场有所回暖。公开数据显示,截至1月18日,已有包括Apollo出行、中教控股、微盟集团、哔哩哔哩、华住集团等27家港股上市公司公布拟配股再融资,募资总额约164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约148%,侧面也说明了整体市场行情回暖,相关板块估值有望回升。

c6ee5-1156b8e5-d45b-465b-a487-abff45cbf92a.jpg

来源:公开数据统计

03

美国市场:中概股冲刺

根据Choice数据,2023年1月美股共有19家(包括4家SPAC,1家中概股)新股上市,募资总额约6.67亿美元

众所周知,2022年美股经历了一段至暗时刻,IPO市场情绪急剧下降,曾经一度火热的SPAC也出现了退市潮,目前仍有大量的SPAC存在清盘风险。

正因如此,华尔街大行来自并购和IPO承销的收入大幅下降,今年初始,华尔街的降薪“噩耗”不断,连高盛、摩根士丹利也开启了大规模的裁员计划。

据纳斯达克市场母公司Nasdaq公布的最新业绩,四季度业绩低于市场预期,主要是基于全球经济前景不明,股市交投与上市活动放缓所致。

相关人士表示,经济前景未明,将继续影响今年业务表现,目前约200家公司等待合适时机上市,其中有25%左右或来自中概股

其中,1月25日上市的量子之歌成为今年率先登陆美股的中国企业,其募资金额为4062.5万美元,最新总市值约6.90亿美元。

事实上,自2021年7月以来,赴美国上市的中国企业屈指可数,尤其是互联网或教育相关的企业几乎没有,行业亟需破冰者

近日已有不少企业递表美股,包括迦里仕人才、新瑞鹏宠物医疗、天成金汇、禾赛科技、博智顾问、理臣中国、分蛋科技、禧图集团等。

其中,新瑞鹏宠物医疗是中国领先的一站式宠物护理平台,年入超47亿元;禾赛科技则是一家自动驾驶产业链的激光雷达公司,一定程度上也是中国硬科技技术领域的代表。

可以看到,中国的明星独角兽正在加速赴美上市,在此作用下,或能进一步提振中概股回暖的信心

Risk disclosure: The above content only represents the opinion of the authors or guests, and does not represent any positions of Futu or constitute any investment advice on the part of Futu. Before making any investment decision, investors should consider the risk factors related to investment products based on their own circumstances and consult professional investment advisers where necessary. Futu makes every effort to verify the authenticity, accuracy, and originality of the above content, but does not make any guarantees or promises.

    Write first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