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国改再添一例!“三年行动”收官,后续还有哪些新预期?

國改再添一例!“三年行動”收官,後續還有哪些新預期?

華爾街見聞 ·  2022/12/27 14:19

臨近年末,國改再添一新案例。

近期軍工股中直股份公告,擬發行股份向中航科工購買昌飛集團100%股權和哈飛集團100%股權並募集配套資金,交易構成重大資產重組。

若重組完成,公司將成為國內最大的軍、民直升機零部件製造及總裝平臺,資產規模將大幅擴大,進一步夯實公司國內規模最大、產值最高、產品系列最全的直升機產業製造基地地位。

三年行動進入收尾期

事實上,中直股份此次重組也是國改大動作之一,今年是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收官之年,國資委副主任翁傑明此前表示,中央企業和各地改革三年行動工作臺賬完成率均超過98%。

中信建投表示,目前軍工國改持續兑現,資產整合有望持續加速推進,主要形式為股權劃轉、吸收合併和資產注入及剝離。院所改制暫遇困難,國有資產證券化主要採取軍工央企旗下集團企業資產重組和軍工科研院所經營性資產注入。從目前的政策指引和現有案例來看,軍工央國企正在以吸收合併、剝離注入等多種形式進行資產的整合,以期打造一批旗艦型軍工央國企。

期預計未來軍工國改或將以現有上市公司為核心,通過資產注入和股權激勵,兩者相互結合以期打造旗艦型上市公司。

後續國改還有哪些看點?

財通證券表示,站在當前時點,未來國改的三大變化值得關注,即:戰略新興產業央企國企的地位有所提升、合理重估「中國優勢」、以及關注下一階段的國改政策催化。具體來看:

1、超半數央企集團處於戰略新興產業

根「十四五規劃」第九章中劃分出8個關鍵技術/工程相關的戰略性新興產業,98個央企集團中56家與其相關。其中,新材料、高端裝備的央企集團數量較為靠前。42個傳統行業的央企集團則主要集中在建築和交運領域。

財通證券表示,結合經濟發展主線,戰略性新興產業國企中,新材料、新制造、新軟件為代表的「三新」國企值得關注。

2、合理重估國企、央企估值

財通證券認為,儘管過去10年是民企上市公司的主戰場,但國企改革帶來的「質變」也在逐步發酵,一個顯著的特徵就是國企的股息率逐年提升。

其表示,供給側改革對於央企和國企降槓桿的效果較為顯著,在當前內需疲弱、民企寬

信用受阻的背景下,央企可能是當前加槓桿的主力。因此在本輪製造業寬信用背景下,部分大型國企相對免疫終端景氣,資本開支和景氣週期上行的確定性更強。

3、關注下一階段的國改政策催化

財通證券指出,明年還是本輪國企改革的「十年之期」,年不僅僅是對「三年行動」的總結,更是對本輪歷經了10年之久的國企改革中長期成果的驗收。

哪些央國企值得關注?

財通證券表示,以下五條線索值得關注:

線索一:央企專業化整合將成為國企改革的核心主線,關注戰略性新興產業中的「鏈長」企業。

線索二:關於低估值、高分紅國央企,從「分紅意願、分紅能力、估值水平」三個維度梳理出以下標的:

線索三:受益於股權激勵帶來業績改善的國有上市平臺,從「(1)激勵標的為第一類限制性股票;(2)授予時間為2021年;(3)比較Wind一致預期利潤,選取23年一致預期業績同比高於22年的公司,即盈利持續改善的公司」3個維度進行篩選。

線索四:「雙碳」轉型帶來產業佈局更新和估值提升,在國企改革將進一步朝「雙碳」目標推進的背景下,手握大量現金、資源的相關國有企業有望優先佈局新興產業,同時也將受益於轉型帶來的估值提升。

線索五:通過資產注入或重組進一步提高證券化率,括資產注入預期較強、資產重組可能性較高軍工、電力等行業:當前軍工集團的資產證券化率較低,有較大提升空間。

編輯/lydia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