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闷声大涨80%,教育板块为什么这么强?

悶聲大漲80%,教育板塊爲甚麼這麼強?

華爾街見聞 ·  2022/12/19 12:09

12月19日,教育股一度領漲港A兩市,昂立教育一度2連板,新高教集團、新東方、希望教育等紛紛走高。

值得一提的是,自4月份這波底部以來,教育ETF已經不知不覺累漲超80%。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擴大內需戰略規劃綱要(2022-2035年)》,提出要積極發展教育服務消費;另外,PCAOB近日宣佈完成本次中概股底稿審查,中概教育公司退市風險暫時解除。

擴內需戰略,提及積極發展教育服務消費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擴大內需戰略規劃綱要(2022-2035年)》,提出積極發展教育服務消費,鼓勵社會力量提供多樣化教育服務、支持和規範民辦教育發展、推進民辦教育分類管理改革、對教育領域擴大市場開放、通過職業教育增加勞動者收入。

華泰證券認為,綱要進一步明確了對民辦教育的支持態度,有利於緩解市場對教育去資本化、民辦高教板塊營利性登記難落地等問題的擔憂。

而除了直接提及教育外,「擴內需」對直播的推動也是行業助力器。綱要提到,支持社交電商、網絡直播等多樣化經營模式,鼓勵發展基於知識傳播、經驗分享的創新平臺。

雙減後,K12教培龍頭探索直播電商之路由新東方率先開啟,在子公司新東方在線下孵化抖音直播間「東方甄選」,得益於其獨有的雙語直播內容,2022年6月在抖音平臺一炮而紅,並不斷擴張直播間矩陣,截至11月東方甄選直播間數量已擴大至6個,粉絲總量達到3641萬人,日均GMV也在9月起穩定於3000萬以上。

事實上,在東方甄選的引領帶動下,K12教培龍頭已紛紛下場直播電商,開設帶貨業務,好未來申請註冊了包含「學思心選」、「曉思嚴選」、「學思優選」等在多個商標,並上線「學家優品」直播間。高途集團也在抖音上線了「高途好物」嘗試直播帶貨領域。

中概教育公司退市風險暫解

此外,美國公眾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PCAOB)於當地時間12月15日在官網發佈公告,宣佈歷史上首次完成對中概股底稿的全面檢查和調查,決定撤銷2021年對相關事務所作出的認定。

華泰證券認為,前期壓制中概股的退市風險已暫時解除,而頭部中概教育公司轉型路徑較為清晰,素養教育、智能硬件、內容解決方案等新業務正快速增長且具有較大發展潛力,預計板塊有望迎來價值重估。

哪些教育細分未來提振空間大?

除了上面提到的發力直播電商外,申萬宏源指出以下細分值得關注:

1、素質教育市場。

申萬宏源指出,由於雙減政策執行,部分學生培訓需求已遷移至素質教育領域,滲透率在2021年提升至18%,市場規模為3820億元。由於學科類培訓全面停辦,預計更多的學生將轉向素質類培訓,推動其滲透率進一步提升,預計2024年素質教育市場規模將提升至6268億元,3年複合增速18%。

2、成人教培及出國市場高景氣延續。

據申萬宏源研報,高校在校生持續提高,畢業生規模持續擴大,預計至2025年畢業生將到1190萬人,未來4年持續超過1000萬人。

而與此同時,據獵聘在2022年數據,有32%的企業表示會縮減校園招聘的編制,而選擇持平的佔比為18%,表示會增加校園編制的企業約27%,應屆生就業壓力陡增。

申萬宏源表示,就業壓力提振學歷提升需求,出國及成人教培市場高景氣延續。

3、職業培訓。

申萬宏源指出,疫情管控優化後,職業培訓板塊線下招生將伴隨校園管理放寬以及人員流動重啟而恢復,線下轉化率相較線上招生更高,將有效降低職業培訓機構營銷壓力,提振利潤率,2023年職業培訓業績反轉可期。

招商銀行報告也指出,社會發展與產業升級帶動需求增長,技術技能型人才供不應求,疊加職教紅利與政策扶持,職業教育發展迎來最強風口。

4、民辦高教。

申萬宏源指出,2023年關注民辦高教行業選營利性選非營利性結果落地,待各省選營選非政策逐步落地後,行業公司的估值可獲得極大的修復。同時新增高等教育需求由民辦教育承接的確定極高,需求的景氣將帶動民辦高校業績的持續高增。

相關公司方面,華西證券表示可以關注:

1)高教板塊中教控股、新高教集團;

2)K12學科培訓學大教育:公司是雙減前少有的順利完成定增的公司、在手現金充裕,高中一對一培訓部分不受政策影響,公司近期也轉型拓展至職業教育領域;

3)素質教育盛通股份:樂博有望在疫情後復甦,疊加行業預收款由年度改為季度、利好行業集中度提升;

4)職業培訓類傳智教育(今年受疫情影響明顯減小,三季度業績超預期)、行動教育(上半年受疫情影響消課,下半年迎來修復),關注中公教育的協議班退款進展,若順利完成有望迎來估值修復。

編輯/phoebe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