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中字头延续涨势!配置国资委央企正当时?

中字頭延續漲勢!配置國資委央企正當時?

中信證券研究 ·  2022/11/23 09:29

來源:中信證券研究

文:楊帆 於翔 劉春彤 遙遠 鄭辰

國資委央企在我國經濟地位舉足輕重,主要分佈在涉及國計民生的關鍵行業中,其既是當前市場化改革重點對象,也是未來我國一系列改革的排頭兵。歷史上國資委央企上市企業在熊市中較有韌性,但牛市中估值彈性較弱;業績穩定且有增長,但市場不願給高估值。總結來説即基本面優質但投資價值似乎相對有限,但是我們認為在當前市場環境羸弱和國企改革持續推進的背景下,上市央企將迎來配置時機。

今日“中字頭”個股延續昨日漲勢,截至發稿,$中國燃氣 (00384.HK)$漲近2%,$中國海洋石油 (00883.HK)$$中國石油化工股份 (00386.HK)$$中國平安 (02318.HK)$漲超1%。

國資委央企在我國經濟地位舉足輕重,其既是市場化的主要對象,也是一系列改革的排頭兵。

國資委央企主要涉及石油石化、電力、交運、鋼鐵、煤炭、通信、軍工、地產產業鏈等關係國際民生的重大戰略地位實體行業。改革開放以來,央企的市場化改革一直是重中之重,國家在2020年出臺了《國有企業改革三年行動》方案,1+N體系將持續指引助力央企市場化改革。此外央企還需要發揮社會責任,在總量政策上承擔穩增長職能,在結構性改革上則是排頭兵,長期均會受益。

歷史上傳統央企基本面優質但投資價值似乎相對有限: 

從行情走勢看,歷史上央企在熊市中較有韌性,牛市中估值彈性較弱。從國新央企綜指來觀測,新冠疫情發生後2020年上漲行情中央企上漲有限,但在今年行情中呈現抗跌韌性。雖拆解指數的行業分佈來看,行業分佈或是造成央企牛熊行情表現分化的原因,但即使分行業板塊考察,亦可以發現歷史上央企龍頭在熊市中較有韌性,牛市中估值彈性較弱。

從驅動因素看,央企業績穩定且有增長,但市場不願給高估值。上市央企近3-5年整體業績平均增長遠高於上市公司平均水平,同時央企100指數業績增長近1年跑贏滬深300指數。雖然央企資質與業績都很優質,但是市場給予央企的估值始終偏低。

國資委央企未來發展將擁抱雙碳和創新兩條主線或有優質行情。

仔細篩選央企內部具有高成長性的投資主線,我們認為主要在聚焦實體經濟的國資委下轄央企中,一條主線是碳中和、另一條主線是科技創新。雙碳轉型將帶來業務轉型和資產注入,國資委央企估值有望得到重塑。舉國體制下國資委央企料將聚焦科技創新,高估值行業有望誕生央企龍頭。

展望未來,市場環境疊加持續改革,央企或迎持續行情機會:

市場環境方面:央企好業績高分紅,不確定性下的良好確定性顯價值。從寬基指數角度看今年以來行情,年初以來紅利指數表現大幅優於其他指數,熊市行情中高分紅的股票顯著受到投資者的青睞。央企股息率較高且估值已處歷史最低水平,當前具備長期配置價值。經濟增速下行壓力下央企業績的良好確定性預計將助其獲得溢價。

持續改革方面:國企主業改革提效率,外延投資拓展新領域。歷史上央企難以得到合理的估值,我們認為主要原因分別是央企市場化較民企仍有距離、央企與資本市場溝通不足以及央企自身的行業因素。但我們認為當前上述三點都在逐步改善。首先7月政治局會議定調國企改革是長期改革,其中資本運作是關鍵。其次雙碳推動下已有超六成央企上市公司披露ESG專項報告,未來在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的指引下,央企料將會更加註重加強與投資者溝通。最後央企從「管經營」向「管資本」轉型後,料將會有更多外延投資從而帶來估值重塑。

風險因素:國企改革進度不及預期;疫情惡化風險持續超預期。

編輯/Viola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