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面对港股的极端行情,基金经理们是如何应对的?

面對港股的極端行情,基金經理們是如何應對的?

中國基金報 ·  2022/10/31 07:13

來源:中國基金報

作者:天心

受海外加息預期、疫情反覆以及國際局勢等不確定性因素的影響,今年三季度以來全球資本市場整體表現欠佳,港股更是處於單邊下跌的狀態。當前時點,更需要冷靜思考。

面對港股這種極端行情,基金經理們是如何應對的?未來又將如何籌謀與佈局?結合剛剛披露的基金三季報,記者梳理了10位基金經理最新的港股投資思路。

基金經理們普遍認為,港股正處於歷史性底部區域,但短期仍會受到多重因素持續擾動,當前階段可以通過降低風險敞口、尋找高性價標的、以及平衡策略等靜待清晰信號。

港股配置權重創近三年新低,公募基金積極應對極端行情

據國信證券統計,公募基金三季度對港股的配置權重創近三年新低。截至三季度末,普通股票型基金和偏股混合型基金配置港股的數量分別為156只和809只,兩類配置港股的基金數量佔比為39.81%。從倉位來看,普通股票型基金港股倉位中位數為8.85%,偏股混合型基金港股倉位中位數為7.17%。

具體到單隻基金,配置港股的大部分主動權益基金港股倉位環比變化並不大, 但也有部分基金出現明顯的增減倉。

Wind統計顯示,截至三季度末,有7只主動權益基金港股加倉比例超過20個百分點。比如,西部利得策略優選上季度末並未配置港股資產,但到三季度末時港股市值佔基金資產淨值比例達到42.68%;今年二季度剛成立的富國滬港深優質資產、廣發價值領航一年持有二季度末也尚未配置港股資產,但到三季度末時港股比例也都超過40%。此外,中銀創新醫療、前海開源滬港深強國產業、嘉實互融精選、華泰柏瑞醫療健康單季度港股加倉比例均在20個百分點以上。

與此同時,有23只基金三季度港股減倉幅度超過20個百分點。

值得一提的是,面對港股市場的嚴峻挑戰,雖然大部分基金在倉位操作上沒有大開大合,但不少採取了積極的應對策略,並取得不錯的效果。

比如,大成港股精選(QDII)基金經理柏楊三季度主要做了以下應對:

一是及時調整投資風格。在宏觀研判到美國通脹持續、聯儲加息風險上行後,及時把投資組合風格更加向價值靠攏。行業方面側重於優質傳統能源、基礎食品飲料、有全球競爭力的金融龍頭公司等品種。對於估值不算特別便宜,盈利下行風險不能忽略的成長類股票,作了適當減持乃至清倉;

二是控制總體倉位,當宏觀風險不斷升温時,改變了原有的擇機加倉計劃,而是控制股票倉位在二季度的基礎上只減不增;

三是做好選股,除了努力在港股通股票中尋找為數不多的“避風港”式股票,還利用QDII資質及額度的便利,在非港股通股票中努力挖掘新的投資機會。這些努力都為基金三季度控制回撤作出了貢獻。

在這樣特殊的市場環境中,易方達港股通紅利基金經理楊添琦等在倉位沒有大變動的前提下做了一些調整以應對:降低對宏觀環境依賴度高的行業及個股倉位,尋找具備獨立成長機會的行業及個股;從產業鏈角度出發,在對宏觀環境依賴度低的行業中尋找景氣度最高、產能最稀缺的環節進行佈局。

同時,仍然堅持在全中國範圍內尋找公司質量優、成長機會強、估值水平合理的投資機會,在市場下跌的過程中堅定持有,在市場發生恐慌性拋售過程中堅定加倉。在防範風險端,進一步優化組合持倉結構,持續不斷的提升組合質量。

招商港股通核心精選基金經理白海峯等主要採用防守反擊策略來構建投資組合,倉位上保持適度。在防守類資產配置上,選擇低估值、低波動、大市值、高股息的銀行、運營商股票以及受益於穩增長的基建類股票,在進攻類資產配置上,增加配置短期高景氣度和受益中長期經濟轉型發展的電力運營商、能源等板塊。港股新經濟龍頭在市場流動性衝擊後,股價回落明顯,長期配置價值突出,組合也適度增加了相關標的配置。 

港股處於歷史性低位區域,降低風險敞口靜待清晰信號

基金經理普遍認為,港股正處於歷史性底部區域,但短期仍會受到多重因素持續擾動,當前階段可以通過降低風險敞口、尋找性價比較高標的、以及平衡策略等靜待清晰信號。

廣發港股通成長精選李耀柱表示,近期美元流動性收緊、歐洲地緣政治局勢升級為市場平添了外部不確定性,當前階段會降低風險敞口以等待更為清晰的政策信號,短期內市場可能處於持續盤整中,未來市場出現反轉或將取決於美聯儲放緩加息步伐,以及有更明確證據顯示中國經濟正在企穩回升。據瞭解,期間李耀柱增加了半導體設備、養殖行業的配置,減持了新能源車行業,維持互聯網行業和消費行業的配置比例。

華泰柏瑞基金經理何琦表示,港股已經見底,最差的時候已經過去,後面大概率會震盪上行,四季度市場或許會迎來否極泰來的一個季度。在他看來,短期來看,美聯儲加息縮表、俄烏衝突、疫情頻發等因素將持續擾動港股市場的風險偏好。中期,港股受海外資金面、情緒面及中國基本面等多重影響,各種指標都已經顯示港股處於歷史性低位區域。

配置層面,在傳統行業中尋找性價比較高的配置價值,高股息、低估值可能是個不錯的選擇。同時,也可關注有望困境反轉,業績彈性較大的標的。不過,何琦在反思自己的操作時也坦言,堅決止損在港股投資特別重要。在他看來,一個沒有漲跌停板的市場,技術圖形的走勢或許比市場的消息更為準確。

浦銀安盛港股通量化優選基金經理羅雯認為,港股市場作為一個離岸市場,因為受到美元資金面和國內基本面的雙重擠壓,短期承壓比較明顯。“恆指已經跌破一系列重要的支撐位,估值處於歷史極低的區間,相當多公司已展現很好的投資價值。港股市場在資金面上正處於比較難熬的極端時刻,待美聯儲收水預期最強的時刻過去,港股有望迎來轉機。”

在羅雯看來,當前國內外的經濟週期不一致,整體來看,越來越多的經濟體出現衰退跡象,國內則處於緩慢復甦的階段,雖然面臨種種困難,但政策週期向上的方向很明確,因此,看好港股市場的底部投資邏輯,但短期還需要抱以更多的耐心,投資細分行業裏的優質公司有助於平穩渡過艱難時刻。

弘毅遠方港股通智選領航許智程認為,四季度很可能將會是港股中長期的一個堅實底部,並且將成為重要的跨年度佈局窗口。港股有望柳暗花明,估值中樞逐步抬高。站在目前時間點向前展望,應秉持平衡策略,防範地緣政治、海外政策失誤等尾部風險,但也應緊密跟蹤市場,重視逢低佈局的機會。在整體框架下,重點關注能源、科技成長股、消費行業;以及彈性較大的大金融、生物醫藥等領域。

德邦港股通成長精選郭成東認為,市場底部的時間難以確定,但市場已呈現出一些底部特徵,對基本面悲觀預期的過度反映會有所糾偏,在一個有效市場中價值最終會迴歸。配置上,依舊堅持兩個思路,其一是底部蒐集具備成長性公司的低價籌碼,主要集中在科技、醫藥、消費等板塊;其二,估值具有絕對優勢,基本面有韌性甚至開始出現拐點的個股機會。

博時港股通領先趨勢趙憲成認為,估值在十多年間最低點的港股市場值得長期投資。基金佈局的個股與產業仍以成長的龍頭白馬為主,代表中國新經濟的互聯網、中國供應鏈完整的新能源車、不受中美衝突影響的國產替代戰略版塊、擁有國際競爭力的CXO、以及疫後復甦的品牌溢價龍頭都是看好的佈局方向,消費、光伏、運動服飾、軍工、潔淨能源等行業也均衡配置。雖三季度各類股都受到經濟衰退恐慌而齊跌,但均衡配置成長白馬仍是追求淨值上漲,也可有效控制回撤的最好投資策略。

華寶港股互聯網ETF基金經理豐晨成認為,決定港股互聯網板塊中長期走勢的是業績及基本面,而非短期資金面。從絕對估值來看,港股已經低於極低水平,HKC互聯網指數的估值分位點也處於歷史最低,疊加國內寬鬆貨幣政策下南向資金的持續流入,如果內外部環境有所改善,港股市場及港股互聯網行業未來反彈力度有望更大。

編輯/Corrine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