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国内元宇宙第一股上市,只有5项发明专利

國內元宇宙第一股上市,只有5項發明專利

億歐網 ·  2022/10/21 20:55

中國第一個元宇宙IPO誕生了。

10月18日,國內AR/VR內容及服務供應商飛天雲動正式在港交所敲鐘。因爲其招股書中提及元宇宙多達300餘次,飛天雲動也喜提了“國內元宇宙第一股”的稱號。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隨着元宇宙在資本市場的退燒,飛天雲動上市之後也被一盆冷水直接澆醒,不但解鎖了上市即破發的體驗,並且連跌兩天,直到第三天才有所好轉。

截至10月21日收盤,飛天雲動報收2.34港元/股,較發行價微漲5.88%,市值爲42.35億港元(摺合人民幣38億元)。

這樣的結局並不意外。

因爲飛天雲動雖然在招股書中交出了漂亮的財務答卷,但一併躍然紙上的還有公司不平衡的收入結構、不及格的研發投入以及不確定的元宇宙暢想,由此換來投資人的謹慎對待不足爲奇。

元宇宙的盡頭是廣告?

和“全球元宇宙第一股”Roblox一樣,飛天雲動也是一家遊戲起家並跨界元宇宙的公司。

公開資料顯示,飛天雲動前身爲掌中飛天,公司成立於2008年,早期以手遊研發和發行業務爲主,直到2015年開啓了對AR/VR業務的探索。2017-2019年,公司在新三板掛牌,同時完成了業務轉型。

2019-2021年是飛天雲動的“騰飛期”,公司的財務數據蒸蒸日上。招股書顯示,飛天雲動在這三年的營收分別爲2.51億元、3.39億元和5.95億元,同期淨利潤分別爲4188萬元、6025萬元、7172萬元。

短短三年間,飛天雲動的市值也已經從350萬元變成超35億元,翻了百倍不止。

截至目前,飛天雲動已經形成了四大業務板塊,包括AR/VR營銷服務、AR/VR內容、AR/VR SaaS、IP。

其中,收入佔比最高的是AR/VR營銷服務。招股書顯示,2019-2021年,該業務的收入佔比從54.6%上升到了63.2%,2022年一季度更是高達72.3%。

從這個收入結構來看,飛天雲動的定位更加偏向是一家廣告服務公司。按照官方說法,飛天雲動的AR/VR營銷服務就是“我開發且幫你用”,主要是爲廣告客戶提供AR/VR營銷服務,產品大部分爲應用程式及網站,流程包括計劃、設計、分發以及管理等。

從廣告形式來說,傳統廣告形式的點擊轉化率爲0.3%-15%,而AR/VR廣告形式的點擊轉化率則可達25%,這也是飛天雲動能夠持續創收的深層邏輯。

不過,廣告不是一個高毛利的業務,和其他廣告公司一樣,飛天雲動最大的收入成本就落在了AR/VR營銷服務必不可少的流量獲取成本上,由此也導致該業務的毛利率始終保持在20%左右。

對比之下,AR/VR內容和AR/VR SaaS才是飛天雲動更具潛力的業務,它們的毛利率保持在40%-60%之間。

其中,AR/VR內容主要面向娛樂、教育、遊戲、文旅、汽車等行業的客戶提供定製化內容,爲終端用戶打造虛擬世界的多元化沉浸式體驗,比如VR直播、VR課件、VR店鋪等等。

而AR/VR SaaS則是面向開發者提供AR/VR內容的創作平台和工具,目前已經有超過1.4萬的用戶註冊了飛天雲動的SaaS平台,付費訂閱用戶超過2200名。

至於IP業務,則正在成爲過去時。招股書顯示,過去飛天雲動會將從第三方採購的IP授權給客戶並收取費用,不過未來飛天雲動將會轉移重心到AR/VR業務上,現有IP更多會作爲輔助資源。

如此決策無可厚非,畢竟AR/VR才是現在飛天雲動的看家本領,也是元宇宙時代的風口。

公開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AR/VR內容及服務的市場規模爲217億元,預計2026年將增加至1302億元。而中國AR/VR內容及服務市場目前呈現群龍無首的競爭格局,這個市場有超過5000名參與者,飛天雲動2021年的市場份額僅有2.6%,但其營收規模卻已排行第一。

這樣一片藍海自然是資本圍獵之地。

值得一提的是,飛天雲動的IPO引入了3名基石投資者護航,包括“國字號”資本浙江安吉國資、“AI第一股”商湯科技和證券服務商捷利交易寶。

紙上談兵的"飛天夢"

同樣都是“元宇宙第一股”,飛天雲動和Roblox的商業模式截然不同。

Roblox是一個支持多人同時在線創作的社區,其中的內容多數由開發者自建,然後讓用戶體驗,盈利模式也很簡單,收入主要來自付費用戶的分成。

在飛天雲動的招股書中,元宇宙的生態系統由平台層、設備層、場景應用層和底層技術層構成,飛天雲動所在的AR/VR內容和服務行業屬於場景應用層,而Roblox則屬於平台層。

事實上,相比Roblox,飛天雲動和另一家國外公司Unity更爲相似。

Unity是美國知名遊戲引擎公司,其同名產品是全球最受歡迎的兩大遊戲引擎之一,國內許多爆火的移動遊戲,包括《王者榮耀》《原神》等,都是基於該引擎創作,該產品的盈利模式類似飛天雲動的SaaS服務。

根據2022年Q2業績,在Unity的三大業務中,運營解決方案營收爲1.83億美元;而創作解決方和戰略合作及其他業務分別爲7240萬美元和1830萬美元。以營銷收入爲主,同時還提供內容和服務,這樣的營收結構和飛天雲動也有異曲同工之妙。

不過,飛天雲動的野心可不只是做“中國的Unity”,當個在元宇宙路邊叫賣的賣鏟人。

事實上,飛天雲動的招股書之所以含“元”量那麼高,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公司還想搭建一個名爲“飛天元宇宙”的平台,化身成爲國內的Roblox。只是和Roblox不同的是,飛天元宇宙注重的不是遊戲場景而是商業場景,將會打造成面向商戶和消費者的虛擬空間。

飛天雲動也在招股書中表示,遊戲開發商的背景、AR/VR內容創作者的身份,爲客戶提供AR/VR服務的經驗,以及自研AR/VR引擎和SaaS/aPaaS平台,都將成爲公司開發元宇宙平台的優勢。

在飛天雲動的暢想中,未來飛天元宇宙也會和現有業務形成互補。以AR/VR營銷服務爲例,如果將這種服務搬到飛天元宇宙中,就可以通過平台自身的流量來獲客,從而降低部分流量獲客成本,並減輕對媒體及代理平台的依賴。

當然,理想很豐富,現實很骨感。儘管飛天雲動當前蹭到了兩大科技巨頭的熱度,但在實力上還遠不能和兩者相提並論,由此也讓飛天元宇宙的未來充滿不確定性。

且不論技術底蘊,也不論收入和市值,單從研發投入來看,飛天雲動就和科技大廠有不小的差距。

招股書顯示,2019-2021年,飛天雲動的研發開支分別爲1142.5萬元、1504.6萬元、2170.3萬元,研發費用率分別僅爲4.6%、4.4%、3.6%。對比之下,Roblox的研發費用率已經接近30%,而Unity更是超過了60%。

此外,飛天雲動的人才儲備和技術成果也是相形見絀,公司團隊共有144人,其中研發團隊僅有67人,佔比不到一半;公司僅有5項發明專利、1項設計專利,以及在申請3項發明專利。

根據規劃,飛天雲動本次IPO將募集約6億港元,40%用於增強研發能力及改進服務及產品;約25%將用於提升銷售及營銷職能;約15%將用於選定合併、收購和戰略投資;約10%將用於開發飛天元宇宙平台;剩餘約10%將用於運營資金及一般公司用途。

由此來看,飛天雲動此次IPO的核心任務還是聚焦於現有業務,所謂的“飛天夢”,恐怕更多是作爲招股書的加分項。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