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年初的扎堆遞表到近幾個月陸續上市,SPAC(特殊目的收購公司)成為港股新股市場的一抹亮色。9月16日,由Primavera USLLC及農銀國際聯合發起的Interra Acquisition Corporation(以下簡稱「Interra」)登陸港交所,成為港股第四家SPAC。
此次Interra共發售約1.001億股A類股份及4004萬份上市認股權證,募集資金總額10.01億港元。發售獲少量超額認購,投資者總數為79名,其中46名為機構專業投資者。信銀(香港)投資有限公司承配A類股份數量最多,共1551萬股,佔Interra上市後A類股份總數15.49%。
作為SPAC,Interra的投資策略為聚焦大中華地區從事創新科技、消費及新零售、高端製造、醫療健康及氣候行動等領域的高增長型公司。Interra表示,公司對大中華地區可持續增長充滿信心,相信這一高增長將由消費升級、城市化、科技創新等積極的宏觀趨勢推動。
招股書顯示,Interra是一家新註冊成立的特殊目的收購公司,旨在進行特殊目的收購公司的併購交易。公司尚未選擇任何特定的併購標的,公司概無,亦無任何人代表公司就與公司進行特殊目的收購公司的併購交易與任何併購標的直接或間接展開或進行任何實質性討論。
Interra的發起人為Primavera US LLC及農銀國際資管。
Primavera US LLC由私募股權基金集團春華的合夥人成立。胡祖六為Primavera US LLC及春華的單一最大股東。Primavera US LLC由管理春華的個人直接管理。Primavera US LLC的主要管理權由其唯一管理層成員胡祖六及其執行管理人員陳桐承擔。
發起人之一Primavera US LLC為PCAC(春華的美國特殊目的收購公司)的發起人,於2021年1月,在紐交所完成其首次公開發售及上市。PAPC的投資聚焦於在中國有顯著業務或有優秀增長潛力的全球消費公司。
於2021年12月31日,Primavera US LLC實益擁有PCAC的20.49%。
春華已通過旗下多個美元及人民幣基金投資超過70家公司。截至2021年9月30日,在管資產超過170億美元,曾投資包括小鵬汽車(09868.HK)、百勝中國(09987.HK)、阿里巴巴(09988.HK)等在內的多家國內外知名企業。
農銀國際資管為農銀國際的資產管理部門,成立於2011年,在資產管理業務方面擁有豐富的經驗。
於2021年12月31日,農銀國際資管管理一項固定收益基金及六項私募基金(包括兩項固定收益基金(投資組合為公開交易債券)、一項股票基金(投資組合為公開交易股票)及三項私募股權基金)。
該三項固定收益基金及一項股票基金的投資目標為取得中至長期資本增值,其投資組合涵蓋大中華地區的公開交易債券及股票,涉及多個領域,包括科技、互聯網及高端製造。該三項固定收益基金表現的絕對值於2019年、2020年及2021年分別介乎約4.4%至8.2%、0.5%至2.8%及1.0%至3.4%。二零二一年成立的股票基金表現的絕對值約為負1.9%。
該三項私募股權基金的投資目標為透過主要投資於投資組合公司的股權取得資本增值。該三項私募股權基金的投資組合為位於大中華地區的多個領域的私人公司,包括科技、消費及新零售及醫療健康。
農銀國際資管亦為頂尖金融機構、企業、家族辦公室及高淨值客户提供委託管理專户。農銀國際資管亦獲得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及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的資格,該類資格允許境外投資者進入中國的境內資本市場。
於2019年、2020年及2021年,農銀國際資管在管資產的平均總值分別為約144億港元、154億港元及104億港元。
農銀國際資管(連同農銀國際的境內實體)擁有豐富的投資交易經驗,於最後可行日期,管理超過70個基金,基金的認繳總額逾人民幣1,000億元。該等基金的投資組合橫跨基礎建設、智慧農業、新能源及城市更新等領域,並時常獲得廣泛融資夥伴的資金支持,包括政府引導產業基金、國有企業及金融機構等。
根據招股書,Interra Acquisition的投資策略聚焦大中華地區從事創新科技、消費及新零售、高端製造、醫療健康及氣候行動等領域的高增長型公司。
公司於2022年1月11日(註冊成立日期)至2022年6月30日並無產生任何收益。公司於2022年1月11日(註冊成立日期)至2022年6月30日產生開支2.3百萬港元。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的負債淨值為2.0百萬港元。
港股市場上的SPAC上市時間都不長,暫未有相關併購交易消息傳出。因為在併購完成之前,港交所只允許專業投資者認購和買賣SPAC證券,所以港股上市的SPAC日常流動性都相對較低。
數據顯示,包括已經上市的企業,今年以來共有13家SPAC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不過其中有4家申請材料已經失效。這些SPAC發起人類別多樣,包括中資金融機構、私募基金實控人、知名企業家等等,並且多數重點關注亞太地區或中國內地的新消費、新能源等熱門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