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同仁堂科技(1666.HK):疫情影响子公司业绩 基本面经营逐步向好

中信建投证券 ·  2022/08/26 15:51  · 研报

  事件

  公司发布2022 年半年度业绩报告

  8 月24 日晚,公司发布2022 年半年度业绩报告,2022 年H1 实现收入30.15 亿元,同比增长8.99%,实现净利润4.52 亿元,同比下降4.54%;实现归母净利润3.18 亿元,同比增长0.91%,业绩符合预期。

  简评

  集团现代剂型中药制造平台,疫情影响子公司业绩公司成立于2000 年3 月,是由同仁堂股份分拆部分优良资产组建成立,同年10 月底在香港联交所创业板挂牌上市,2010年转为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公司。作为同仁堂集团现代剂型中药制造平台,公司专注于颗粒剂、水蜜丸剂、片剂及软胶囊剂的生产,涉及20 多个剂型,200 多个品种,主要产品包括六味地黄丸、感冒清热颗粒、感冒软胶囊以及牛黄解毒片等。

  整体来看,2022 年H1 公司实现收入同比增长8.99%,在疫情反复的影响下仍实现了相对稳健的增长,其中母公司及境内子公司表现良好,分别实现9.71%、38.96%的同比增长;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0.91%,利润端增长放缓主要由于公司合并报表受到子公司同仁堂国药并表影响,拖累当期业绩;子公司同仁堂国药H1 经营主要受港澳地区疫情影响。

  分季度来,2022 年Q2 公司实现收入15.67 亿元,同比增长10.97%,归母净利润1.57 亿元,同比增长8.65%,收入及利润两端的增速环比Q1 均实现了提升,公司基本面经营持续向好,主要受益于公司积极应对疫情影响,及时根据疫情发展态势调整生产计划,采取闭环生产等方式,同时积极推进大品种发展战略,根据销售合理安排生产资源,全力保障生产供应,推动公司Q2 生产经营逐步恢复。

  短期疫情影响可控,基本面经营逐步向好

  整体来看疫情对公司造成的影响整体可控,上半年除感冒清热品类受到疫情限售影响、西黄丸系列退出北京市医保,短期内销售收入有所下滑,其余大品种基本保持良好增长,六味地黄丸系列、加味逍遥丸系列、生脉饮系列、阿胶系列分别实现同比增长17%、66%、26%、30%;除此之外,在大品种发展战略的带动下,公司的牛黄降压丸系列、知柏地黄丸系列、杞菊地黄丸系列等产品均实现了双位数的同比增长。我们认为,随着上海、北京疫情发展趋于缓和,疫情封控逐步解除,公司已经逐步恢复正常生产经营,随着第九版疫情防控方案进一步强调科学精准防控,线下药店管控逐步放缓,感冒药限售逐步松绑,预计下半年公司基本面经营有望持续向好。

  持续推进大品种战略,“焕彩行动”深耕渠道

  2022 年H1,公司销售过亿的品种达到5 个,销售过千万的品种达到34 个,通过结合不同病种与消费者的健康管理需求,公司积极聚焦重点疾病领域,对品种进行梳理分类,筛选出临床疗效价值高的品种,持续推进“肾病、心脑、补益、养肺、抗癌、儿药”等大品种战略,推动核心产品的稳健增长;与此同时,公司也不断挖掘品种市场潜力,推进营销模式向着更快捷、更灵活、更高效的目标转型,在2021 年3 月发起成立终端战略联盟,进一步整合各终端连锁的渠道优势与同仁堂的品牌优势,并于同年9 月召开的终端战略联盟高端峰会上发布三年行动规划,同时推出“焕彩行动”的首批产品,包括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西黄丸、感冒清热颗粒等核心品种。公司通过销售模式转型、包装升级等方式,重塑产品渠道形象、深耕渠道,并采取“一品一策”

  “一品三规”的差异化策略,打造焕然一新的效果,有望进一步提高公司核心产品的市场地位及份额。

  毛利率受成本上涨影响略有下降,各项费用率基本保持正常2022 年H1,公司综合毛利率为42.90%,同比下降2.25pp,主要由于中药材成本上涨所致;销售费用率达到16.47%,同比上升0.23pp,管理费用率达到7.51%,同比下降0.13pp,基本保持稳定。应收账款周转率从2021年末的6.88 下降至2022 年H1 的6.61,存货周转率从2021 年末的1.94 上升至2022 年H1 的2.06,应收账款及存货周转水平基本保持稳定;其余财务指标基本正常。

  盈利预测及投资评级

  我们认为,公司背靠同仁堂百年品牌,品种资源丰富,经营壁垒深厚,随着公司大品种战略以及营销改革的持续推进,能够保证公司长期稳健增长;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 年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59.32 亿元、66.75亿元和75.28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57 亿元、6.25 亿元和7.02 亿元,折合EPS(摊薄)分别为0.43 元/股、0.49 元/股和0.55 元/股,同比增长分别为9.8%、12.1%、12.3%,对应PE 分别为12.3、10.9 及9.7,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疫情反复;营销改革不达预期;药品集采风险;药品降价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以上内容仅用作资讯或教育之目的,不构成与富途相关的任何投资建议。富途竭力但不能保证上述全部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