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事件
2022 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65 亿元,同比增长52.0%;归母净利润8254万元,同比增长174.66%;扣非归母净利润7859 万元,同比增长279.33%。其中第二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0.05 亿元,同比增长58.09%;归母净利润4723 万元,同比增长142.43%;扣非归母净利润4469 万元,同比增长246.62%。
投资要点
锂电材料收入占比大幅增长,中期业绩增长基础坚实2022 上半年公司锂电池材料收入7.2 亿元,同比增长489%;收入占比为41%,同比提升30 个百分点,已成为公司核心增长点;毛利率20.5%,同比增长14.5 个百分点,主要受益于锂电材料价格高位和产能规模提升。下半年汕头1 万吨磷酸铁锂回收产线即将投产,并正在珠海建设5 万吨磷酸铁锂回收线(对应5 万吨磷酸铁和1.15 万吨碳酸锂产能),回收产能将在近两年内迎来大幅度扩张,公司中期业绩增长具有坚实基础。
布局磷酸锰铁锂等正极材料,加快向新能源材料业务转型公司在2018 年便具有合成磷酸锰铁锂的技术储备,目前具有规模化生产能力,产品具有高安全性、较好耐低温性、高能量密度等优势。8 月25 日公司同步公告,拟投资2.47 亿元在汕头现有厂区建设年产3.6 万吨磷酸锰铁锂及磷酸铁正极材料,建设期12 个月,测算项目达成后年收入5.7 亿元,年利润总额7800 万元。
我们认为公司的正极材料生成和回收技术积累深厚,正加速向新能源锂电材料领域转型,逐步构建起磷酸系正极材料生产循环体系。
PCB 化学品和化学试剂加快布局高端领域,受益国产替代提速2022 上半年公司PCB 化学品业务收入7.5 亿元,同比下降3.4%,收入占比约42%,毛利率12.3%;公司的“PCB 制造技术整体解决方案”实力领先,正加快向IC 封装、5G 等高端领域转型升级,受益于国产替代推进。上半年化学试剂业务收入1.9 亿元,同比增长38.7%,毛利率29.4%;公司具有超净高纯试剂化学试剂为生产能力,高端化持续推进。
盈利预测与估值
公司锂电材料回收已成为核心业务,逐步构建磷酸系正极生产体系。我们维持公司盈利预测,预计22-24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2.42、4.59、7.12 亿元,对应EPS为0.61、1.17、1.81 元/股,当前股价对应的PE 分别为36、19、12 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新产品和新技术开发风险;回收行业竞争加剧;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投資事件
2022 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7.65 億元,同比增長52.0%;歸母淨利潤8254萬元,同比增長174.66%;扣非歸母淨利潤7859 萬元,同比增長279.33%。其中第二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0.05 億元,同比增長58.09%;歸母淨利潤4723 萬元,同比增長142.43%;扣非歸母淨利潤4469 萬元,同比增長246.62%。
投資要點
鋰電材料收入佔比大幅增長,中期業績增長基礎堅實2022 上半年公司鋰電池材料收入7.2 億元,同比增長489%;收入佔比爲41%,同比提升30 個百分點,已成爲公司核心增長點;毛利率20.5%,同比增長14.5 個百分點,主要受益於鋰電材料價格高位和產能規模提升。下半年汕頭1 萬噸磷酸鐵鋰回收產線即將投產,並正在珠海建設5 萬噸磷酸鐵鋰回收線(對應5 萬噸磷酸鐵和1.15 萬噸碳酸鋰產能),回收產能將在近兩年內迎來大幅度擴張,公司中期業績增長具有堅實基礎。
佈局磷酸錳鐵鋰等正極材料,加快向新能源材料業務轉型公司在2018 年便具有合成磷酸錳鐵鋰的技術儲備,目前具有規模化生產能力,產品具有高安全性、較好耐低溫性、高能量密度等優勢。8 月25 日公司同步公告,擬投資2.47 億元在汕頭現有廠區建設年產3.6 萬噸磷酸錳鐵鋰及磷酸鐵正極材料,建設期12 個月,測算項目達成後年收入5.7 億元,年利潤總額7800 萬元。
我們認爲公司的正極材料生成和回收技術積累深厚,正加速向新能源鋰電材料領域轉型,逐步構建起磷酸系正極材料生產循環體系。
PCB 化學品和化學試劑加快佈局高端領域,受益國產替代提速2022 上半年公司PCB 化學品業務收入7.5 億元,同比下降3.4%,收入佔比約42%,毛利率12.3%;公司的“PCB 製造技術整體解決方案”實力領先,正加快向IC 封裝、5G 等高端領域轉型升級,受益於國產替代推進。上半年化學試劑業務收入1.9 億元,同比增長38.7%,毛利率29.4%;公司具有超淨高純試劑化學試劑爲生產能力,高端化持續推進。
盈利預測與估值
公司鋰電材料回收已成爲核心業務,逐步構建磷酸系正極生產體系。我們維持公司盈利預測,預計22-24 年公司歸母淨利潤爲2.42、4.59、7.12 億元,對應EPS爲0.61、1.17、1.81 元/股,當前股價對應的PE 分別爲36、19、12 倍,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
新產品和新技術開發風險;回收行業競爭加劇;材料價格波動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