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公司发布《2022 年半年度报告》。
收入端创下历史新高,成本端受损导致盈利不及预期。2022 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5.58 亿元(同比+59.09%),实现归母净利润-0.07 亿元(同比-111.84%),单季度来看,二季度业绩改善明显,单二季度实现营收4.34亿元(同比+89.26%),环比增长250%,实现归母净利润0.25 亿元,环比扭亏为盈,但受到疫情反复、供应链不畅、原材料上涨等不利影响,导致公司盈利不及预期,但逐季来看已有明显修复。
各项业务如期开展,收入增速亮眼,预期下半年盈利端将有显著改善。从业务结构来看,上半年公司锂电设备确认收入4.36 亿元(同比+45.11%),增长主要由化成分容产线交付带动,而上半年因疫情影响客户产线建设节奏以及检测设备交付,预期下半年产线建设加速,相关设备交付将迎来增长;测试服务方面,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0.52 亿元(同比+55.95%),此外,公司已完成对星云检测40%少数股东权益的收购,实现100%控股,业务持续增长+持股比例提升,测试服务有望贡献显著业绩增量;其他业务主要由储能(PCS、充电桩、光储充检超充站)等业务构成,上半年实现收入0.67亿元(同比+299.74%),规模快速扩张,在储能+超充领域有望打造公司新成长极。当前公司各项业务发展态势良好,预期上半年各负面因素得到解决后,盈利能力有望迎来修复。
电池技术迭代带来充电网络格局重塑机遇,联合宁德时代推出“光储充检”
新一代超充站产品,共同优化用电后服务市场体验。当前充电站行业迎来以超充为下一代趋势的重要拐点:从总量来看,伴随电动车渗透率的快速提升,充电桩配套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带动行业需求高速增长;从结构来看,伴随电池全面转型800V 高电压平台,超充需求大幅提升,而当前充电站主流功率在75kw 以下,难以发挥高倍率电池的充电性能,超充站(充电功率200kw 以上)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高倍率电池+超充技术有望极大提升充电体验,超充技术的发展也将变革现有充电网络,而从2021 年开始公司即与宁德时代共同推动“光储充检”新一代超充站的建设,匹配星云大功率直流充电桩以及高精度储能变流器,近期该模式在国内各大主要城市加速落地,配合宁德用电服务战略,匹配储能大赛道,有望大规模推广。
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2-2024 实现归母净利润1.51/2.55/3.61 亿元,对应PE 为54.1/32.0/22.6 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能源车行业发展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
事件:公司發佈《2022 年半年度報告》。
收入端創下歷史新高,成本端受損導致盈利不及預期。2022 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收5.58 億元(同比+59.09%),實現歸母淨利潤-0.07 億元(同比-111.84%),單季度來看,二季度業績改善明顯,單二季度實現營收4.34億元(同比+89.26%),環比增長250%,實現歸母淨利潤0.25 億元,環比扭虧爲盈,但受到疫情反覆、供應鏈不暢、原材料上漲等不利影響,導致公司盈利不及預期,但逐季來看已有明顯修復。
各項業務如期開展,收入增速亮眼,預期下半年盈利端將有顯著改善。從業務結構來看,上半年公司鋰電設備確認收入4.36 億元(同比+45.11%),增長主要由化成分容產線交付帶動,而上半年因疫情影響客戶產線建設節奏以及檢測設備交付,預期下半年產線建設加速,相關設備交付將迎來增長;測試服務方面,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收0.52 億元(同比+55.95%),此外,公司已完成對星雲檢測40%少數股東權益的收購,實現100%控股,業務持續增長+持股比例提升,測試服務有望貢獻顯著業績增量;其他業務主要由儲能(PCS、充電樁、光儲充檢超充站)等業務構成,上半年實現收入0.67億元(同比+299.74%),規模快速擴張,在儲能+超充領域有望打造公司新成長極。當前公司各項業務發展態勢良好,預期上半年各負面因素得到解決後,盈利能力有望迎來修復。
電池技術迭代帶來充電網絡格局重塑機遇,聯合寧德時代推出“光儲充檢”
新一代超充站產品,共同優化用電後服務市場體驗。當前充電站行業迎來以超充爲下一代趨勢的重要拐點:從總量來看,伴隨電動車滲透率的快速提升,充電樁配套率仍有較大提升空間,帶動行業需求高速增長;從結構來看,伴隨電池全面轉型800V 高電壓平臺,超充需求大幅提升,而當前充電站主流功率在75kw 以下,難以發揮高倍率電池的充電性能,超充站(充電功率200kw 以上)迎來新一輪發展機遇,高倍率電池+超充技術有望極大提升充電體驗,超充技術的發展也將變革現有充電網絡,而從2021 年開始公司即與寧德時代共同推動“光儲充檢”新一代超充站的建設,匹配星雲大功率直流充電樁以及高精度儲能變流器,近期該模式在國內各大主要城市加速落地,配合寧德用電服務戰略,匹配儲能大賽道,有望大規模推廣。
盈利預測:預計公司2022-2024 實現歸母淨利潤1.51/2.55/3.61 億元,對應PE 爲54.1/32.0/22.6 倍,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新能源車行業發展不及預期;行業競爭加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