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材料成本上升及固危废处置市场竞争激烈导致公司2022H1 业绩低于预期。
公司采取自主收储、热电联供等多种方式应对成本和价格压力,固危废市场竞争情况预计在局部疫情影响减弱工业加速复工复产后有所改善。运营收入占比持续提升,正谋求布局碳中和新业务以引领转型和打造新增长点。我们下调2022~2024 年EPS 预测至0.34/0.41/0.47 港币,当前股价对应PE 分别为5/4/4倍,给予目标价2.04 港元,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1H2022 EPS 0.18 港元,低于预期。公司发布2022 年中报,1H2022 实现营业收入42.20 亿港元,同比略微下降2%;实现归母净利润3.72 亿港元,同比下降47%,折算基本每股收益0.18 港元。H1 业绩低于预期,主因为生物质原材料及燃料成本大幅上涨,固危废处置市场竞争激烈。
运营收入占比持续提升,成本上涨及竞争激烈导致业绩承压。项目陆续投运使得公司1H2022 生物质及生活垃圾处理量分别同比增长14%和3%至426.6 万吨和171.7 万吨,推动公司H1 的上网电量同比增长3%至29.9 亿千瓦时,供气量同比增长11%至117.2 万吨;公司H1 危废及固废处置量22.3 万吨,同比高增94%,处置规模增长推动公司H1 运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0%至33.2 亿港元。
H1 公司建造业务由去年同期12 个减少至5 个,建造收入同比下滑36%至7.1亿港元。上半年公司运营服务收入占比同比提高9 个pcts 至79%,收入质量持续改善。由于生物质原材料及燃料成本大幅上升,固危废市场价格竞争激烈,公司H1 毛利率同比下降7.5pcts 至23.1%。期间费用方面,公司管理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分别略微提升0.6/0.4 个pct 至6.2%/8.7%。截至1H2022,公司资产负债率为65.0%,较上年末下降0.1 个pct,财务状况保持健康。
自主收储实现降本增效,围绕双碳加速业务转型布局新增长极。面对生物质原材料价格大幅上行的压力,公司建立自主收储运体系,完善区域调度机制,不仅从源头保障原材料供应,并且实现控价增效目的。公司持续推进生物质综合利用业务向综合能源转型,大力拓展冷热电三联供,供气市场不断拓宽。光伏、储能、氢能等新兴减碳及新能源业务也在积极研究推进中。在双碳背景下,公司将盘活存量碳资产,未来在碳市场参与放开后而创造新收入来源。危废及固废处置业务正由无害化向资源化转型,今年上半年公司成功落地黄石10 万吨、徐州10 万吨废旧轮胎资源化产能。
风险因素:补贴政策超预期调整;燃料收集成本大幅上升;工业废物量/价下滑。
投资建议:考虑到生物质能及燃料成本高企,固危废处置市场竞争激烈,我们下调2022~2024 年EPS 预测至0.34/0.41/0.47 港币(原预测0.65/0.71/0.76 港币),当前股价对应P/E 分别为5/4/4 倍。参考公司历史估值,给予2023 年5倍目标PE,对应目标价为2.04 港元,维持“买入”评级。
原材料成本上升及固危廢處置市場競爭激烈導致公司2022H1 業績低於預期。
公司採取自主收儲、熱電聯供等多種方式應對成本和價格壓力,固危廢市場競爭情況預計在局部疫情影響減弱工業加速復工復產後有所改善。運營收入佔比持續提升,正謀求佈局碳中和新業務以引領轉型和打造新增長點。我們下調2022~2024 年EPS 預測至0.34/0.41/0.47 港幣,當前股價對應PE 分別爲5/4/4倍,給予目標價2.04 港元,維持公司“買入”評級。
1H2022 EPS 0.18 港元,低於預期。公司發佈2022 年中報,1H2022 實現營業收入42.20 億港元,同比略微下降2%;實現歸母淨利潤3.72 億港元,同比下降47%,折算基本每股收益0.18 港元。H1 業績低於預期,主因爲生物質原材料及燃料成本大幅上漲,固危廢處置市場競爭激烈。
運營收入佔比持續提升,成本上漲及競爭激烈導致業績承壓。項目陸續投運使得公司1H2022 生物質及生活垃圾處理量分別同比增長14%和3%至426.6 萬噸和171.7 萬噸,推動公司H1 的上網電量同比增長3%至29.9 億千瓦時,供氣量同比增長11%至117.2 萬噸;公司H1 危廢及固廢處置量22.3 萬噸,同比高增94%,處置規模增長推動公司H1 運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10%至33.2 億港元。
H1 公司建造業務由去年同期12 個減少至5 個,建造收入同比下滑36%至7.1億港元。上半年公司運營服務收入佔比同比提高9 個pcts 至79%,收入質量持續改善。由於生物質原材料及燃料成本大幅上升,固危廢市場價格競爭激烈,公司H1 毛利率同比下降7.5pcts 至23.1%。期間費用方面,公司管理費用率/財務費用率分別略微提升0.6/0.4 個pct 至6.2%/8.7%。截至1H2022,公司資產負債率爲65.0%,較上年末下降0.1 個pct,財務狀況保持健康。
自主收儲實現降本增效,圍繞雙碳加速業務轉型佈局新增長極。面對生物質原材料價格大幅上行的壓力,公司建立自主收儲運體系,完善區域調度機制,不僅從源頭保障原材料供應,並且實現控價增效目的。公司持續推進生物質綜合利用業務向綜合能源轉型,大力拓展冷熱電三聯供,供氣市場不斷拓寬。光伏、儲能、氫能等新興減碳及新能源業務也在積極研究推進中。在雙碳背景下,公司將盤活存量碳資產,未來在碳市場參與放開後而創造新收入來源。危廢及固廢處置業務正由無害化向資源化轉型,今年上半年公司成功落地黃石10 萬噸、徐州10 萬噸廢舊輪胎資源化產能。
風險因素:補貼政策超預期調整;燃料收集成本大幅上升;工業廢物量/價下滑。
投資建議:考慮到生物質能及燃料成本高企,固危廢處置市場競爭激烈,我們下調2022~2024 年EPS 預測至0.34/0.41/0.47 港幣(原預測0.65/0.71/0.76 港幣),當前股價對應P/E 分別爲5/4/4 倍。參考公司歷史估值,給予2023 年5倍目標PE,對應目標價爲2.04 港元,維持“買入”評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