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20人管理基金规模超万亿!明星基金经理重仓股有哪些?

20人管理基金規模超萬億!明星基金經理重倉股有哪些?

中國基金報 ·  2022/07/24 14:36

來源:中國基金報

記者:張燕北 方麗

原標題:重磅來了!20人,超10000億!

公募基金江湖中,管理規模居前的主動權益類基金經理一直受到市場較多關注。

剛剛披露完畢的二季報顯示,伴隨着市場的反彈,管理規模領先的20位主動權益基金經理管理總規模於二季度出現回升,合計接近1.1萬億,環比增加近12%。管理規模在200億級別以上的基金經理合計管理規模佔比近4成,顯示出知名基金經理在市場上的影響力。

備受關注的「500億天團」也呈現出一些新變化。千億基金經理重現江湖的同時,兩位基金經理管理規模重回500億以上。9位「500億天團」成員單季度管理規模均出現上升,「回血」明顯。

業內認為,明星基金經理光環背後,是更加沉重的責任。儘管基金經理管理規模集中度提升或是行業發展趨勢,公募需將重心放在長期回報和持有人體驗方面,做好投研能力的積累與傳承,扭轉過度依賴「明星基金經理」的發展模式。

20人管理近1.1萬億主動權益基金

目前公募基金經理總數量已超過3000人,但管理規模分化明顯。手握重金的頭部主動權益基金經理表現好壞,對基金整體體驗影響較大,在市場上的關注度也較高。

按照Wind資訊數據統計,從最新規模數據看,截至2022年二季度末,在管基金總規模排名領先的20位權益類基金經理(含擅長混合型和股票型基金兩類,混合型不含偏債混合型,股票型不含指數型)管理基金總規模合計超過1萬億元。

圖片

整體來看,與今年一季度末相比,伴隨着市場的反彈,這些管理規模領先的主動權益基金經理受託總規模於二季度實現上漲。一季度末,在管基金總規模排名領先的20位權益類基金經理管理總規模合計9574.1億元。到二季度末,這一數據上升為10849.54億元,環比增加了1275.44億元,增幅為11.76%。

「頭部」主動權益基金經理管理規模的上升,一方面得益於市場回暖背景下權益基金總規模的回升,另一方面則是由於這些基金經理的知名度和受認可度本身比較高,管理的基金規模基數也比較大,因此在市場反彈中「吸金」效應也會更明顯。

另據Wind統計顯示,就主動權益基金而言,目前管理規模超200億的基金經理71位。其中22位管理規模超300億,除上述表格所列TOP20基金經理外,還包括鄭澄然和蔡嵩鬆兩位,合計管理規模11478.76億元。另外49位管理規模在200億-300億之間,合計管理規模12040.12億元。

在這一梯隊中,不少基金經理一度管理超300億甚至400億的基金規模,在近一年多以來的市場震盪中縮水。不過截至二季度末,大成基金韓創、中庚基金丘棟榮、興證全球基金董理、滙添富基金勞傑男、楊瑨和中歐劉偉偉等知名主動權益基金經理管理的資產總規模距離300億僅一步之遙。

據計算,這71位基金經理合計管理規模已經超過2.35萬億。相較今年二季度末主動權益基金6.25 萬億的總規模,佔比37.6%。這也意味着,這些基金經理在市場上具有不小的影響力。

儘管短期有一些調整變化,中長期來看基金經理尤其權益基金經理管理規模趨向集中的大趨勢延續。按照Wind數據統計,在2019年底管理百億級資金的權益類基金經理(含擅長混合型和股票型基金兩類,股票型含指數型),當時達到113位,而2020年6月底這一數據達到159位。到今年二季度末,擅長混合型和股票型兩類的基金經理中,有高達255位進入「百億俱樂部」。兩年間,百億權益基金經理數據快速攀升。

從基金公司來看,這些「百億」基金經理主要分佈在廣發、南方、滙添富、交銀、中歐、富國、興證全球、易方達等基金公司。

而在另一面,在納入統計的1849位權益型基金經理中,超過一半的基金經理管理規模在20億元以下,和「百億俱樂部」形成鮮明對比。

兩位基金經理迴歸「500億天團」

管理規模超過500億元的主動權益基金經理無疑是最受關注的一批公募舵手,其一舉一動都會成為行業內外的話題。今年二季度,「500」億天團也呈現出一些新變化。

首先,千億基金經理再現江湖。二季度末,葛蘭依然穩坐「公募一姐」的位置,主動權益基金管理規模蟬聯第一。目前,葛蘭擔任中歐基金權益投決會委員、投資總監,截至二季度末管理着5只公募基金。其中,中歐研究精選是和盧純青共同管理的。從業績表現上看,二季度5只基金的業績均跑贏基準。

二季度末,葛蘭管理規模較上季度末增加56.02億元,達到1017.51億元, 環比增幅為5.83%。儘管增量與增幅都不大,但其管理規模重回千億以上,成為最新報告期末唯一千億級別公募基金經理。而在今年一季度末,伴隨着市場及基金淨值下跌,葛蘭管理的總資產規模從1103.39億元縮水至961.49億元,一度告別千億隊伍。隨着行情的好轉以及基民的申購,其管理規模在二季度期間出現回升。

第二,500億級別基金經理擴容。整體而言,有9位主動權益類基金經理的管理規模超過500億,人數較去年底增加兩位。這兩位新進入「500億天團」的基金經理是銀華李曉星和易方達蕭楠。事實上,這兩位基金經理去年四季度末就在500億天團中,一季度末掉出,因此此次堪稱「迴歸」。

具體而言,二季度末李曉星在管基金規模不僅單季度增長82.39億元,更是創出歷史新高,達550.91億元。從漲幅來看,這一數據較一季度末的481.17億元上漲14.5%,較去年末的546.38億元略微增加。另一位知名基金經理蕭楠,其管理規模環比也提升百億元。截至二季度末,蕭楠管理着5只基金產品,在管規模達529.55億元,而一季度末的規模為429.45億元。

第三,「500億天團」基金經理管理規模均出現上升。除葛蘭、李曉星、蕭楠外,其餘6位基金經理在管基金總規模均出現不同程度增加。

具體而言,「公募一哥」張坤緊隨葛蘭之後,以971.37億元的管理規模位列二季度主動權益基金管理規模第二,再度逼近千億關口。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二季度末,張坤的管理的4只基金產品規模均有不同幅度增長,總規模較上季度末增長122.1億,增量比較可觀。 

作為公募基金行業首位在管基金規模超過千億元的主動權益基金經理,今年一季度,由於市場回調、基金嚴格限售等原因,張坤在管基金規模一度回落至850億元以下。

劉彥春、謝治宇的管理規模雙雙從一季度末的700+增加至800+。劉彥春是市場上偏愛白酒類個股的知名基金經理之一。截至二季度末,其管理規模達到約870億元,而一季度末,其管理規模約為748億元。謝治宇的管理規模則增至805.2億元,環比增加40多億。值得一提的是,隨着管理規模的變化,劉彥春、謝治宇的管理規模名次於二季度末進行了調換,他們也是二季度「唯二」出現名次變化的500億天團成員。

老將周蔚文的管理規模則從600+回升至700億以上,二季度末管理着729.5億元資金。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劉格菘管理規模回升至684.72億元。2020年,廣發基金劉格菘的管理規模一度突破800億元,到2021年,規模降至700億元級別,至2022年一季度末又降到616.31億元。

二季度末,胡昕煒管理規模也出現近百億的增量,達到616.65億元,環比上升18.07%。距離回到其去年四季度末693.76億元的管理規模,差距明顯縮小。

另據數據顯示,二季度,這些業內前九大主動權益基金經理的受託規模平均增加了12.65%,其中蕭楠、胡昕煒、劉彥春的管理規模單季度漲幅均超15%。

圖片

「500億天團」重倉股曝光

頭部基金經理的一舉一動備受市場關注。記者通過統計這些明星舵手旗下基金綜合持倉,分別列出了其前十大重倉股,供大家參考。

1、葛蘭加倉創新藥產業鏈股票

從其重倉股來看,截至二季度末,葛蘭旗下基金綜合持倉排名前十為:愛爾眼科、藥明康德、康龍化成、泰格醫、邁瑞醫療、凱萊英、通策醫療、片仔癀、九洲藥業、同仁堂。

最新的二季報顯示,葛蘭依舊選擇緊緊擁抱藥明康德、愛爾眼科、邁瑞醫療等細分行業龍頭及頭部平臺型公司。

二季度末,中歐醫療健康的規模達710.81億元,為葛蘭管理規模最大的基金。就這隻基金的操作來看,二季度期間,葛蘭對多隻創新藥產業鏈股票進行了加倉。

其中,九洲藥業新進入前十大重倉股名單,康龍化成獲加倉近50%股份,愛爾眼科、藥明康德、邁瑞醫療等也獲小幅加倉。中藥股也受其關注,同仁堂新進入前十大重倉股名單,片仔癀獲小幅加倉。

展望未來,葛蘭表示,創新相關的市場還遠未觸及國內市場的天花板,海外市場也在逐步蓄力中。具體到公司層面,企業轉型創新的趨勢仍在延續,創新藥臨牀申請數量逐年創出新高。創新質量方面,近幾年整體研發管線佈局更加理性,資源向差異化方向傾斜,甚至有全球競爭力的創新品種誕生。

圖片

2、張坤依然鍾愛互聯網龍頭

面對第二季度動盪的市場,張坤如此採取行動?張坤錶示,二季度股票倉位基本穩定,結構有所調整,增加醫藥等行業配置,減少科技、金融等行業配置。

縱觀張坤四隻基金的配置,最大的變化是,二季度集體減持白酒和大金融、加倉互聯網,新進醫療。從持股數來看,4只重倉的白酒股雖然都做了減持,但整體減持幅度不大。對於金融股也做了減持,比如招商銀行(A股)和港交所。互聯網增持幅度較大,最明顯的就是阿里巴巴。目前騰訊仍然是第一大重倉港股,二季度末持有市值83.8億,較一季度略增1.81億。

張坤所管規模最大的基金易方達藍籌精選在二季度末規模達627.79億元,報告期內基金份額淨值增長率為13.20%,同期業績比較基準收益率為4.83%。

從持倉變動來看,二季度易方達藍籌精選加倉騰訊控股50萬股。但是,對重倉的四隻白酒股進行了不同程度的減持,分別減持洋河股份230萬股、瀘州老窖182萬股、五浪液146萬股、貴州茅臺13.3萬股。

回顧二季度,張坤直言,一季度末,估計沒幾個投資者能準確判斷預期的漲跌。站在三季度初,再次正確預測中美經濟和股市的表現,可能是一件相當困難的事情。

圖片

3、劉彥春減持白酒加買醫藥

景順長城新興成長是劉彥春管理的規模最大的基金,二季度末規模達452.14億元,該基金由劉彥春和楊鵬共同管理。而景順長城鼎益混合是劉彥春獨自管理的規模最大的基金,達195.68億元。

二季度末,景順長城鼎益混合保持高倉位運作,股票倉位達92.95%。報告期內,該基金份額淨值增長率為18.15%,業績比較基準收益率為5.06%。

從持倉變動來看,二季度景順長城鼎益對白酒股進行了不同程度的減持,分別減倉瀘州老窖、五糧液和貴州茅臺10.75萬股、7.9萬股、3.76萬股。

反而是愛爾眼科,新進入十大重倉股中。之前跟進的邁瑞醫療、藥明康德等醫藥醫療領域的龍頭,也依然持有,而且持股佔比較高。

圖片

4、謝治宇大幅買入新能源

謝治宇也手握巨資,在管基金規模超過800億元。截至二季度末,謝治宇旗下基金綜合持倉排名前十為:海爾智家、芒果超媒、快手-W、三安光電、晶晨股份、錦江酒店、保利發展、聞泰科技、梅花生物、健友股份。

二季度中,他的投資動作格外不尋常。在減倉13億元普洛藥業、聞泰科技後,他把眼光再次轉向港股市場。先是斥資8.4億持倉華潤啤酒,又以近7億增倉舜宇科技。他的港股倉位超過30%,已然是出任基金經理後的最高水平。

以其管理的興全合潤為例,通威股份和顧家家居成為基金新晉前十大重倉股。此外,二季度謝治宇加倉三安光電、聞泰科技、芒果超媒、晶晨股份、健友股份、梅花生物等。對此前愛股海爾智家、錦江酒店則採取減持操作。

謝治宇重倉通威股份引起了市場關注,2018年,謝治宇曾重倉光伏板塊另一隻個股隆基股份。如今再度加碼光伏板塊,意味着謝治宇或對光伏板塊的態度發生了變化。

興全趨勢投資持倉總體變化不大,但二季度重倉買入了「大熱」的新能源賽道股票。二季報顯示,基金新增通威股份、顧家家居。

圖片

除以上四位外,其餘幾位頭部基金經理的綜合重倉股分別如下。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明星基金經理光環減弱業績才是硬道理

儘管二季度主動權益基金管理規模出現回升,對比去年末的亮眼數據仍然顯得比較暗淡。某種程度上也可以説,明星基金經理的光環有所減弱。

今年上半年,知名的主動權益基金經理在管規模多數出現了縮水,300億元以上的基金經理名單從46位減少到22位,腰部基金經理數量下滑同樣明顯。一方面,在上半年市場行情震盪之下,基金收益普遍出現了下跌,明星基金經理「受傷」嚴重,其光環有所減弱。

另一方面,在市場行情不好的時候,下跌超出了預期,不少基民會選擇贖回。此外,市場疲軟,明星基金經理的光環不能帶來漂亮的銷售數據。

「這説明,明星基金經理並非‘神’,神化基金經理不可取。2019年開始的賺錢效應,讓公募基金在2020年進入發行大年。2020年,公募基金新發規模明星基金經理更是憑藉自身的金字招牌大力吸金。然而2021年以來隨着市場波動加劇,這些紅極一時的爆款基金,如今大多‘金身難保’,規模縮水,業績下滑。」滬上一位公募人士表示。

在社交媒體極度發達的當下,基金公司出於吸引流量的考慮,有很強烈的衝動將基金經理包裝成明星。但無論市場如何演繹,能夠為投資者賺到長期又持續的錢才是硬道理,產品業績可以折射出基金公司的投研實力。

不少人士認為,目前主動權益基金髮展上「大基金」正成為趨勢。毋庸置疑,在互聯網時代,很容易形成贏家通吃的局面,資金迅速向業績亮眼的基金經理及頭部公司集中。但規模的王冠,需要業績的長期優異才能支撐。但在資本市場,這偏偏是一個難以解決的矛盾。歷史數據顯示,當規模膨脹到某一量級,超出了基金經理當下管理能力的邊界時,業績下滑就在所難免。

「對於基金經理個人而言,需要在投資策略與基金規模之間找到更適合平衡點,避免規模過大增加調倉難度和衝擊成本。」深圳一位公募人士表示,對於基金公司而言,更應該重視的是團隊的力量。相對於過度依賴部分基金經理,構建團隊化、平臺化、一體化的投研體系,完善投研人員梯隊培養計劃,無疑更加重要。目前,已有不少基金公司意識到了這些問題,通過均衡宣發資源,安排聯合管理等方式推動業務健康發展。

編輯/lambor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