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必读策略 | 万亿美元环伺的A股,谁更有机会?

必讀策略 | 萬億美元環伺的A股,誰更有機會?

富途资讯 ·  2018/10/09 17:07

精編自興業證券:《外資進來買什麼?怎麼買?——日本、韓國、中國臺灣的經驗》

9月27日,富時羅素宣佈把A股納入其旗艦指數。據稱,摩根大通和彭博巴克萊指數,也可能在2019年考慮納入A股。而早前已納入A股的MSCI也於9月25日宣佈,考慮把A股的納入因子從目前的5%提高到20%。

「未來5–10年,以跟蹤指數形式進入中國市場的被動資金可達到2.5萬億美元的規模;全球大概有25萬億美元的被動資金追蹤富時羅素和MSCI兩大指數公司,相信未來中國市場能夠佔10%以上的權重。」富時羅素CEO在9月27日宣佈納入A股後對媒體説。

興業證券指出,從2017年外資在A股持股比例已大幅上升,然而考慮到中國資產在全球資金中的配置比例,外資整體流入仍未結束,未來外資的流入會有什麼變化?考察歷史上日本、韓國、中國臺灣資本開放過程中,其股市淨流入過程,發現,外資的行為可以劃分為兩個階段。在初期和後期,外資的行為以及與股市之間的關係是不同的。

1、外資向中國的趨勢配置尚未結束

興業證券認為,從流量上來看,2017年以來,外資已在快速流入。但直至2018年8月,G8基金在中國股票市場上的配置比例仍低於5%,而中國股票市場市值在全球佔比約7%。與中國的經濟體量和金融市場相比,中國金融資產仍然是被低配的。中長期來看,全球資金向中國配置的過程可能仍未結束。

20181000761713797278b8a79.png

2、外資流入階段一:穩定流入,「回撤」少

以韓國為例,在1998年之前,也就是外資在韓國的持股比例達到10.4%之前(如果以持股市值佔比計算,該比率會更高,1999年外資在韓國的持股市值佔比為18.5%),美國資金流入韓國股市的節奏是非常穩定的。在1992-1997年,6年的時間裏,以月為尺度來看,美國在韓國股票的交易,僅出現3個月的淨流出,且量均較小。1992、1993、1995年均是12個月全部為淨買入。

201810007617348135233c6c5.png

而在此期間,KOSPI指數實際上自1994年10月已見頂,而韓元自1995年開始緩慢貶值,以美元計的KOSPI指數自1994年的高點至1998年的低點,實際上下跌了84%,但這並沒有影響美國資金的流入節奏。甚至在1997年1月,韓寶鋼鐵破產。1997年10月,危機全面爆發,直至1998年2月,韓元貶值80%。而這一期間,美國資金僅在1997年10月出現淨流出。

3、外資流入階段二:波動放大,與股指相關性開始增強

在外資持股比例達到一定水平之後,外資流動的波動開始放大。從美國淨買入韓國股票的數據來看,2003年之後,美國資金淨流出的時間明顯增加,而且資金流入/流出的波動明顯放大。從個股來看,情況類似,如果考察外資持股市值前50大公司,以2000年以來的年度外資持股變化來看,其尾部波幅實際上並不小。

2018100076173745eb930cc9a.png

4、外資的口味:優勢行業、大市值、龍頭公司

如果考察外資在韓國的持股結構,從行業來看,可以發現外資持股佔比較高的有兩類:1)韓國的優勢產業:比較典型的如電子設備(如三星電子)、交運設備(如現代);2)高股息或「壟斷」行業:如煙草(KT&G)、通訊(SK電訊)、鋼鐵(POSCO),這些行業的競爭結構已非常穩定,且其龍頭公司往往具有近壟斷地位。

20181000761739267ca058f2c.png

從市值來看,外資明顯偏好大市值股票。如果我們將KOSPI指數的企業按照市值劃分不同的區間,可以發現在市值最大的5%分位數區間內,外資持股佔比達到45%,在5%~10%的分位數區間內,外資持股佔比降至27%,外資持股比率隨着市值下降逐步下降。

5、外資的選股邏輯

從財富增長的角度去理解,發達經濟體或者外資,其最終的目的是保持其資產回報率始終維持在全球平均回報率之上,而這就意味着其在全球「最賺錢」的企業上的配置要足夠多。

201810007617417f2e75dc934.png

以韓國為例,考察韓國「核心資產」——我們暫且定義為主營業務收入在全球所在GICS二級行業中的分位數在95%以上的企業,這對應着167家韓國企業。這些企業在韓國整體(KOSPI+KOSDAQ)市值佔比為56%,但外資在韓國的持股中71%配置在這些企業上。換言之,外資持股的頭部效應非常明顯。

這一特徵其實如果放在全球幾個主要的新興市場去看,也是如此。

201810007617422ab3c0bece2.png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