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植不植?大麦植发5.2亿做营销,480万搞研发,四大供应商都是广告公司

植不植?大麥植髮5.2億做營銷,480萬搞研發,四大供應商都是廣告公司

時代週報 ·  2022/07/01 13:25

本文來源:時代週報 作者:韓利明

大麥植髮或將成為“港股植髮第二股”。

6月29日晚間,港交所官網披露大麥植髮醫療(深圳)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大麥植髮”)的上市申請。此前,植髮行業龍頭雍禾醫療(02279.HK)於2021年12月登陸港股市場。

弗若斯特沙利文的研究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的毛髮醫療服務市場為184億元,預計以複合年增長率22.3%的速度增長,到2030年將達1381億元。其中,植髮醫療市場在2020年的規模約為134億元,預計將以18.9%的複合年增長率發展,到2030年將達到756億元。

目前,植髮市場供應端較為分散。平安證券研報表示,隨着連鎖機構的崛起,頭部企業專注於品牌營銷廣告以提高品牌知名度,行業集中度將提升,頭部企業率先受益。

有業內人士向時代週報記者介紹,當前植髮機構同質化嚴重。高密度的廣告投放和循序漸進式的消費誘導,是植髮機構通用的營銷手段,也導致虛假宣傳、機構不專業等問題頻出。

毛利率超七成,去年營銷費用超5億

席捲年輕人的脱髮焦慮正帶動植髮市場迅速增長。

據灼識諮詢報告,我國脱髮患者人數由2016年的1.95億人快速增長至2021年的2.67億人,預計於2026年進一步達到3.43億人。脱髮低齡化趨勢明顯,60%的人在25歲出現脱髮跡象,30歲前脱髮人口比例達84%。

大麥植髮成立於2015年,前身可追溯到公司創始人李興東在2010年收購的杭州美之源醫療科技有限公司(2012年更名為杭州科發源醫療技術有限公司,下稱“科發源”)。2019年,科發源品牌升級為大麥。

此次赴港上市募資用途中,擴展運營網絡、升級服務機構排在首位。此外大麥植髮還將募集資金用於研發、推進醫療服務的數字化轉型、物色戰略性投資和收購、用於營運資金和一般公司用途。

據招股書數據,歷年來,大麥植髮營銷費用均遠超研發費用。2019年至2021年,營銷及分銷開支分別為5億元、3.99億元、5.2億元,同期研發費用為650萬元、460萬元及480萬元。營銷費用分別是研發費用的77倍、87倍和108倍。

時代週報記者注意到,2020年,大麥植髮前五大供應商均為廣告公司,採購金額合計高達2.16億元。2021年,廣告公司仍為大麥植髮前四大供應商,採購金額合計達2.33億元。

大麥植髮主營業務包括手術植髮、非手術固發及養髮、產品、服務。2019年至2021年,公司總收入分別為7.47億元、7.64億元、10.21億元,淨利潤分別錄得-1501萬元、6956萬元和6612萬元。2021年呈現增收不增利局面。

對於2019年淨虧損,大麥植髮在招股書中直言主要為銷售及分銷開支達5.007億元,佔2019年總收入的67%。該部分支出主要用於2019年將科發源品牌升級為大麥後,推廣服務及提高品牌知名度。

2019年至2021年間,大麥植髮毛利率出現下滑,從79.8%降至70.9%。針對數據下滑,大麥植髮解釋主要為2020年6月開始經營養護中心所致,養護中心提供的固發及養髮服務的毛利率通常低於植髮服務,但該服務顯示出作為經常性收入來源的巨大潛力。

目前,手術植髮仍是大麥植髮營收的主要來源。2019年和2020年收入佔比均在90%以上,2021年下降至79%。非手術固發及養髮收入佔比從2019年的4.3%上漲至2021年佔比21%,服務佔比在2021年增加到14.4%。

大麥植髮所涉業務主要依託線下機構。招股書披露,大麥植髮經營33家醫療機構,服務範圍遍及中國21個城市,另有4家服務機構正在建設中。2022年1月,公司獲得首家毛髮診療服務互聯網醫院的許可證,正籌備開業。

賽道競爭激烈

目前,脱髮最常用的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法、醫美法和植髮。植髮作為改善脱髮的重要方法之一,手術安全性好,毛囊成活率高,種植後的毛髮可正常生長,近年來市場對其關注度不斷提升。

截至2021年底,中國有超過100家毛髮診療服務供應商。主要由獨立的民營植髮機構、連鎖植髮機構、美容機構的植髮部門和公立醫院植髮科組成。據平安證券研報數據,目前獨立的民營植髮機構市佔率最高,達45.6%,其次是連鎖植髮機構,市佔率為23.9%。

“目前植髮市場參與者眾多,但高質量供給屈指可數。”興業證券商業分析師金秋曾向時代週報記者解釋:“國內醫療資源供給長期偏緊,公立醫院大量開展植髮手術的意願較低。同時,隨着市場教育的推進、消費者對於手術試錯成本認知的提升,市場將逐漸向頭部植髮機構靠攏。”

截至2021年底,雍禾醫療在全國53個城市擁有54家醫療機構。據其登陸港股市場後的首份年報數據,報告期內,雍禾醫療實現營收21.69億元,同比增長32.37%;經調整淨利潤為人民幣1.81億元,同比增長32.8%。

碧蓮盛集團旗下碧蓮盛植髮醫院成立於2005年。公開資料顯示,碧蓮盛採用“一城一店”的直營模式,已在全國38個城市開設直營機構。2022年3月底,碧蓮盛執行總裁師曉炯曾表示公司上市融資計劃穩步推進中。

“隨着機構的同質化越來越嚴重,爭奪顧客和市場佔有率將更加激烈。”一植髮企業董事長告訴時代週報記者。高密度的廣告投放和循序漸進式的消費誘導仍是植髮機構通用的營銷手段,這也導致虛假宣傳、植髮機構不專業等問題頻出。

時代週報記者以“植髮”為關鍵詞,在黑貓投訴平臺搜索到超90條投訴信息,投訴原因各異,但大多圍繞“欺騙”、“誇大虛假宣傳”、“手術效果不及預期”等問題。2022年4月,大麥植髮等植髮機構也被媒體“點名”,直指植髮廣告“坑人”。

2021年11月2日,市場監管總局發佈《醫療美容廣告執法指南》,明確醫療美容廣告監管重點,嚴厲打擊各類醫療美容虛假違法廣告,規範醫療美容廣告市場。

大麥植髮在招股書中明確指出,不保證相關部門不會針對毛髮診療服務的提供實施更嚴格的法律、規則、法規或行業標準。即使能夠遵守該等新法律、規則、法規或行業標準並就此定期進行審閲,運營成本可能因為大幅上升。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