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既然无法预测,为什么投资大师可以连续数十年跑赢市场?

既然無法預測,爲甚麼投資大師可以連續數十年跑贏市場?

期樂會 ·  2022/06/29 23:51

來源:期樂會

為什麼經濟學家和證券分析師都難以預測經濟或者股價的走勢?為什麼卻有極少數投資大師能夠幾十年持續複利?這兩個問題按理説應該是相互矛盾的,既然無法預測,為何又能產生確定性的賺錢結果呢?

有人提出是因為倖存者偏差,然而,三十年以上連續決策取勝恐怕就不能僅僅依靠倖存者偏差解釋了。探索問題,從來都是剝去層層迷霧,追求最深層次的原因。

問題的表象——經濟模型的失靈

曾經有人用「在過去的5次經濟危機中,經濟學家預測到了15次」這樣一個段子嘲笑經濟學家在經濟危機預測方面的無力,不僅如此,經濟學家在預測平常的經濟事務也常常出錯,而經濟學家和媒體人常使用經濟模型失靈來解釋這一問題。

的確,用經濟模型失靈解釋這一問題看起來是比較恰當的,因為本身經濟運行連接着許多要素,而這些要素相互作用產生的結果很難用經濟模型去解釋和預測,但是,如果將其作為根本原因恐怕有些站不住腳。

特別的,很多人也可以通過與數理科學的比較,將經濟學列為偽科學,從本質否定經濟模型的作用。 

同時,迴歸開頭第二個問題,既然如此,怎麼還是會有持續跑贏市場的人存在呢?

另類的解釋——行為心理與反身性

醫學和心理學實驗中都有一個要規避的效應——安慰劑效應。

安慰劑效應指病人雖然獲得的是假治療,但卻因為相信其治療有效,而讓病患獲得了有用的治療效果。安慰劑效應是一種典型的心理暗示,它的存在説明心理暗示有一種比較強大的力量。同時,這種力量也經常影響經濟學家、分析師、甚至整個證券市場。 

經濟學家和分析師常因為掌握的相關知識超出普通人而過度自信,而曾有統計數據表明,越是自信的經濟學家,越有可能預測經濟現象,犯錯的機率也要比普通人高很多。同時,心理暗示經常性的將人引入某種單一的線索,更容易遵從情感而非理智。

一些分析師常會因為對某篇研報付出了相對較大的努力而對其賦予更強烈的意義;而那些熱門股票隨着調研機構數量增多,也會增強股民甚至分析師對它的信心,導致人們更容易忽略一些常識性的經營風險。

索羅斯曾用反身性理論來解釋一些經濟現象的發生。他認為,當一件事情有人蔘與時,參與者對世界的看法始終是片面的、歪曲的,這是易錯性原則。

另一個命題則是,這些歪曲的觀點能反過來影響到的與該觀點有聯繫的事情,因為錯誤的觀點會導致不適當的行動,從而影響事件本身。這就是反身性原則。

例如,把吸毒成癮者看成是罪犯導致他們真的產生犯罪行為。因為誤解了問題並幹擾了對吸毒者適當的治療。

筆者認為,從這個角度可以稍微解釋一下後面這個問題,首先,有經驗的投資者往往已經掌握了怎樣規避情緒對其投資行為的困擾。其次,他們要麼順應或者利用這種反身性,要麼本身就成為反身性形成的參與者。

第一條既可以對應一些技術分析派別,又可以對應價值投資派別。而後者,才是他們真正幾十年持續複利的重要原因。即他們本身成為了反身性出現的促成者。

有趣的類比——蝴蝶效應與量子物理

「一隻蝴蝶在巴西扇動翅膀,有可能會在美國的德克薩斯引起一場龍捲風。」蝴蝶效應指的是事物發展的結果,對初始條件具有極為敏感的依賴性,初始條件的極小偏差,都將可能會引起結果的極大差異。

這個效應可以用來解釋一些天氣預報不準的現象,同時,大概也可以解釋經濟模型出現誤差的部分現象。一般來講,經濟模型都是多因子的,隨着建立的因子增多,出現誤差的可能性也就越大。用比較直觀的詞語解釋就是非線性。

可以結合企業多因素研究理解,支持一個企業的要素是一個複雜的網絡結構,任何一個節點的變化都會引起其它節點的連鎖反應,不能簡單用原來我們認為的簡單線性因果來解釋。

除此以外,還有我們預測不到的不同維度的因素,也在影響着事物的變化。與此同時,雖然經典物理建立了確定的物理法則,被我們認知為科學,很多人也拿它與經濟學的科學性做類比區分,然而,在量子物理層面,有一些值得關注的有趣類比。 

第一個就是海森堡不確定原理,用通俗的話語解釋就是粒子根本就不可能同時擁有確定的動量和確定的位置,同時,也有人認為粒子本身就是一種概率分佈。

第二個則是弦論引發的多維空間的猜想。根據這一理論,粒子是時空中振動的微小的弦。為了使這一理論與量子力學相容,這個理論要求時空是十維的。

第一個問題可以引出這樣一種思考,既然這個世界不可再分的物質都是一種概率分佈,或者説是概率,那麼複雜的社會經濟活動是否本身也是一種概率形態呢?

第二個問題則比較現實,技術圖表可以説是通過量價關係來反映現實股價波動的一種升維,那麼用這種升維的方式解釋或者交易的話,它的誤差和應用的範圍具體在哪裏?同樣的技術圖形會不會來自不同的動因從而影響結果呢?

雖然,以上都只是一些尚未定論的猜想,然而,保持對事物本源的開放性探索似乎也是很多投資大師推崇的一點。

問題的迴歸——概率與確定性

任何一個交易經驗豐富的投資者都會發現概率的重要性,不管是基金經理還是專業的個人投資者,都致力於找尋高勝率和低賠率的機會。

然而,為什麼這個人羣之中也只有少數人能做到持續多年複利呢?答案也許就藏在從非線性到確定性的跳躍之中。

首先,遵循概率是第一位,雖然僅僅只有兩個字,但瞭解勝率的背後要掌握豐富的知識,從金融到企業再到科技和人性,每一塊拼圖都是概率評估的一部分,假如某些部分有缺陷,即便具有短期業績,長期來看也會受到時間和風格變化的考驗。

其次,是具備幹預或者促成確定性的能力。當資本達到一定程度,就如同大草原上的獅子,一舉一動都有豺狼和禿鷲盯着,更加難以實現複利。這時候恐怕就需要傳遞理念、資本運作、創造價值了,這也就是企業家和投資者最後殊途同歸的地方。

上述每一步都對人的精力和興趣有着極大地考驗,不管是自我的認知還是外在的認知,對每個人來説都是一道很難通過的門檻。所以同任何行業一樣,投資也處處充斥着二八法則,不僅如此,即便是經營優秀的企業,也常有其週期存在的,紅火幾年蕭條幾年都是常有的事。

結語

很多人長久以來並沒有形成非線性思維,原因在於我們通過科技的進步和全社會的努力構築起了一個相對穩定有安全感的社會,絕大多數人從求學到成家再到老去,都有所差異但是差異不大,但那些不確定性的部分已經由科學家、政治家、企業家、醫療從業者、軍警等社會角色共同承擔了下來,而回歸人類最初危險的生存環境,不確定性才是本來面貌。

所以,投資與其它行業沒什麼不同,一方面是為了資本尋求確定性的安全存放地,另一方面,也是在通過支持企業將無數不確定性變為確定性。這樣的雲譎波詭,才是投資世界的常態吧。

編輯/lydia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