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重罚!平安证券投行业务被暂停,辉煌不在?

重罰!平安證券投行業務被暫停,輝煌不在?

新浪財經綜合 ·  2022/06/24 19:25

 來源: 券業行家

在因萬福生科案被頂格處罰多年後,平安證券又因爲擔任樂視網保薦券商,收到了監管重罰。這家曾經拿下行業第一的券商,本次將如何度過難關?

言簡意賅的罰單

正值週五,深圳證監局剛剛發佈了(2022)97號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宣告對平安證券樂視網案罰單落地。

深圳證監局指出,平安證券在保薦樂視網信息技術(北京)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樂視網)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創業板上市的執業過程中,盡職調查未勤勉盡責、內控機制執行不到位,出具的發行保薦書中發行人財務數據與實際情況不符,違反了《證券發行上市保薦業務管理辦法》(證監會令第58號)第四條第一款、第二十四條、第二十九條第一款、第三十條、第三十八條的規定。

根據《證券發行上市保薦業務管理辦法》第六十七條的規定,深圳證監局對平安證券採取暫停保薦機構資格3個月的監管措施,暫停期間自2022年6月23日至9月22日。

深圳局同時要求平安證券對上述有關問題深入整改,切實提升投資銀行業務質量,並在暫停期間屆滿前向深圳局提交書面整改報告。

似曾相識的往事

暫停三個月,多麼熟悉的處罰。

當年的萬福生科欺詐發行案中,平安證券就曾積極賠償投資者損失。而最終罰單依然創下了記錄:

沒收業務收入2,555萬元,並處以雙倍罰款,暫停保薦業務許可三個月。

保薦代表人吳文浩、何濤,給予警告,分別處以30萬元罰款,撤銷保薦代表人資格,撤銷證券從業資格,採取終身證券市場禁入措施。

時任總經理、保薦業務負責人、內核負責人薛榮年,時任總經理助理、保薦業務負責人、內核負責人曾年生,時任投行事業部上海業務負責人、保薦業務部門負責人崔嶺,給予警告,分別別處以30萬元罰款,撤銷證券從業資格;

保薦項目協辦人湯德智給予警告,並處以10萬元罰款,撤銷證券從業資格。

經此一案,平安證券元氣大傷,其後多年,未能重返行業前列。而當年跟隨薛榮年出走華林證券的投行團隊,也隨之四散。

簽字保代的近況

而樂視網2010年上市,也就是說,這一違規事項,比萬福生科案更早。而當年的項目組成員,幾乎都已經“各奔東西”。

在此之前,行家就曾查看過當年的項目組成員近況。公開信息顯示,兩名簽字保代早已離開平安證券,目前未見相關處罰。(戳這裏>>)

汪家勝,碩士學歷。自2005年3月起,任職於平安證券,爲樂視網IPO項目簽字保薦代表人。2012年11月加入華林證券,2014年3月離職;同年6月入職中信建投,任保薦代表人至今。

欒培強,博士學歷,早年曾在西北證券任職。2007年6月至2012年3月,他任職於平安證券,爲樂視網IPO項目簽字保薦代表人。其後在華林證券執業。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任職於華信證券,2017年8月起任職於中信證券,擔任保薦代表人至今。

自樂視網造假大案爆出已有數年,後續影響仍未消停。平安證券作爲保薦機構,也未見主動賠償投資者損失的報道。

如果監管“一視同仁”,在當年的IPO文件上簽字的人員,是否會被追加處罰?

行業頭部的沒落

說起投行業務,尤其是股票承銷,平安證券曾經有過輝煌。

中證協歷史數據顯示,2010年,平安證券股票承銷家數48家,超過國信證券,排名行業第一;股票主承銷金額接近500萬元,排名行業第五。

2011年,平安證券股票主承銷家數爲42家,力壓中信證券,排名行業第一;股票主承銷金額超過338萬元,僅次於中信證券和國信證券,排名行業第三。

時過境遷,平安證券的股票承銷業務,不僅未能成爲加分項,反而影響了整體排名。

中證協2021年券商數據顯示,平安證券營業收入排名第13位,淨利潤排名第16位;而其投資銀行業務收入排名第18位,其中股票承銷業務排名第26位,遠非行業頭部。

或已出現人才流失

另一項變動來自保代人員。

今年3月,行家就曾收到消息稱,平安證券因保薦樂視網,收到監管下發的預先通知書。彼時,平安證券的保代人數尚有104名。

僅僅過了三個月,目前平安證券的保代數量已經減少至88名,其中8名還是在今年年內新增。

那麼,平安證券流失的二十餘名保代,究竟去了哪裏?是否意味着一波新的人才和項目流失?目前行家沒有得到更多信息。

而近期網傳平安系校招毀約,社招凍結的情況,是否也與此有關?

免責聲明:本文僅供信息分享,不構成對任何人的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