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数字化慢病管理的”中国样本”今日招股,智云健康(9955.HK)如何引领黄金赛道新征程?

數字化慢病管理的”中國樣本”今日招股,智雲健康(9955.HK)如何引領黃金賽道新徵程?

格隆匯 ·  2022/06/23 10:59

人口老齡化,已成為中國新人口格局下不容小覷的社會問題。

根據Frost&Sullivan數據顯示,中國65歲以上人口比例將由2020年的13.5%上升至2030年的21.9%。人口結構轉變下,慢病管理需求極具增加。以常見的高血壓為例,2020年中國高血壓患者達到3.244億人,與408.6萬名醫師相比,醫患比例缺口非常大。如何高效保障慢病患者日常治療需求,已然成為難題。

今日,智雲健康(9955.HK)開始招股,招股價30.5港元,擬全球發售股份數1900萬股,另有15%超額配股權,招股期為6月23日至28日,7月6日正式敲鐘港交所,摩根士丹利和摩根大通為其聯席保薦機構。這家全國最大的數字化慢病管理解決方案提供商,又是如何解決難題的?此番上市有何看點?

政策暖風頻吹,千億黃金賽道開啟

實際上,政策上已經開始重視慢病管理問題。

例如,在最新國務院發佈的《“十四五”國民健康規劃》中,多次提及慢病管理問題,包括“圍繞健康促進、慢病管理、養老服務等需求,重點發展健康管理、智能康復輔助器具、科學健身、中醫藥養生保健等新型健康產品。”

在頂層設計的關注下,將慢病管理數字化有望為行業發展趨勢。相較於傳統方式,數字化慢病管理能夠長期追蹤患者健康狀況與記錄,可實現經常性診斷與治療,採用電子儲存方式,更好保存醫療就診記錄,並可通過互聯網就診方式開局處方藥,為患者帶來便捷。

當前,中國數字化慢病管理市場正在迎來高速發展的黃金時期。在中國數字化慢病管理市場中,主要包括慢病管理服務以及相關產品銷售收入。根據Frost&Sullivan數據顯示,中國數字化慢病管理市場規模將由2016年的578億元人民幣高速增長至2030年18085億元人民幣,2020年至2025年複合增速高達35.4%。

圖表一:中國數字化慢病管理市場規模

如何看待智雲健康?

在千億黃金賽道中,如今已經出現了頭部玩家,那就是在中國最大數字化慢病管理解決方案提供商智雲健康。

為何是智雲健康能夠做到中國最大,筆者認為,可以從商業模式,財務狀況,管理團隊三個維度來進行探討。

首先,從商業模式上來看,智雲健康為政策監管友好型,戰略佈局極具前瞻性。

近期,國家藥監局發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實施條例(修訂草案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意見稿”)中,新增提出“第三方平臺提供者應當向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備案,未經備案不得提供藥品網絡銷售相關服務。”根據券商機構分析表示,倘若意見稿通過,意味着國家將進一步明確了自營和第三方平臺界限,明確相關的管理義務。受監管影響範圍主要覆蓋以賣藥品為重心的互聯網醫療平臺,未來該類企業可能將在自營與第三方業務兩種商業模式中做抉擇。

值得注意的是,智雲健康的業務以醫院和藥店為戰略重心,並沒有第三方平臺藥品銷售業務,2C端以醫療服務和慢病耗材為主,並不在此次意見稿提出的監管影響範圍內,屬於政策監管友好型,無需過度擔心。

作為數字化慢病管理的“中國樣本”,截至2022年3月31日,智雲健康為全國2400多家醫院,超過17萬家線下藥店提供服務,並與一部分社區(超9.4萬註冊醫生以及2520萬註冊用户)連接。由此形成的服務網絡能夠發揮承上啟下的作用,在以管理週期長為顯著特點的慢病管理中,促進和優化協調聯動,提升上下級醫院至藥房的效率。

相較於其他互聯網醫療賽道上存在變現難的問題,智雲健康選擇的商業模式可以有效將醫院、藥店、醫生、患者四方連接,覆蓋院內外數字化慢病管理的全生命週期。得益於生態化的優勢,使得智雲健康通過藥廠付費的方式來盈利,有效解決目前互聯網醫療的痛點,成為公司業績增長的核心驅動力,也是成為行業龍頭的關鍵護城河。

具體來看,在院內市場,智雲健康主要通過“觸達、部署、商業化”模式(AIM模式),向醫院提供以SaaS和醫療物聯網為核心的”慢病解決方案”並通過醫療用品和服務變現(主要為慢病相關的醫療器械和耗材),向藥企提供數字營銷服務。作為國內首家將院內慢病管理流程數字化和標準化的產品,該套醫院SaaS解決方案,也成為醫院評級中智慧醫院重要加分項。智雲健康的醫院SaaS解決方案智雲醫滙一經推出廣受好評,部署醫院數量由2019年377家爆發式增長至2021年2369家,複合增速達到150.68%。

在院外市場,智雲健康由過往傳統為藥店銷售醫療用品,2019下半年新增推出藥店SaaS智雲問診服務,賦能藥店進行線上診斷,處方和配藥,有效加強藥店與用户黏性。根據Frost&Sullivan數據顯示,就藥店安裝數量而言,智雲健康已經成為中國最大的藥店SaaS產品提供商

此外,針對個人用户,智雲健康也通過APP、小程序以及微信公眾號等形式將醫生與患者有效連接,方便慢性患者實現院外檢測、問診以及處方開具。根據Frost&Sullivan數據顯示,作為一家立足於嚴肅醫療服務的企業,就處方量而言,智雲健康已經成為中國最大的線上醫療服務提供商,僅2021年就為終端用户開具出約1.53億張在線處方單。

圖表二:公司商業模式

其次,從財務狀況下來看,公司增速迅猛且造血能力強。

後疫情時代下,公司憑藉優秀的商業模式,營收仍能夠處於爆發式增長姿態。根據公司招股書顯示,公司自2019年至2021年營業收入分別為5.24億元、8.39億元以及17.57億元,年複合增長率為83%。我們注意到,即使是在2022年一季度,全國都經受Omicron”肆虐”的環境下,公司仍然實現了近80%的同比增長,在板塊中穩居第一。

其中,院內解決方案業務成為公司核心收入來源,隨着通過繼續實施“醫院為先”的戰略擴大醫院網絡,帶來收入增長顯著。2019年至2021年分別收入達到1.77億元、4.22億元以及12.73億元,同比增長分別為138.42%和201.66%

圖表三:公司營收情況

與此同時,公司毛利情況穩步提升。根據公司招股書顯示,公司2019年至2021年毛利分別為0.62億元,2.33億元以及5.7億元,毛利率率分別達到11.7%,27.7%以及32.4%。

值得注意的是,相較於同業還處於增收不增利狀態下,智雲健康盈利情況正在逐步優化,淨利潤虧損大幅收窄。根據公司招股書顯示,將因金融負債帶來的公允價值變動、以股份為基礎的薪酬開支、按公允價值計入損益的金融負債發行成本等非現金性質支出進行調整後,公司經調整淨虧損在2019年至2021年分別為1.50億元、6.36億元以及4.43億元,淨虧損率從-76%降至-25%,實際經營性盈利情況正在改善。如果將視線延伸至2022年,公司的一季度淨虧損已經縮減至-15%。按此速率估算,盈利可期。

圖表四:公司毛利率情況

最後,從管理團隊上來看,公司管理層經驗豐富,高瞻遠矚。創始人匡明先生曾就職於Intel和強生等科技和國際醫藥巨頭企業,在中國、美國和歐洲的醫療和科技行業擁有豐富的國際工作經驗;擔任醫院業務和發展副總裁的王靜旭先生在生命科學和製藥行業擁有30年行業經驗。公司多名高管曾在醫療和科技行業細分領域龍頭企業工作,充足的行業經驗以及豐富管理經驗有望帶領團隊再創佳績。

小結

作為“慢病管理第一股,智雲健康的出現,有望解決當前慢病治療過程中的繁瑣高頻等許多痛點。而這,也成為智雲健康未來長期發展的競爭壁壘。

相較於還在摸索盈利模式階段中的互聯網醫療企業,智雲健康商業模式已然成型。公司財務狀況不斷改善,收入正處於爆發式增長,疊加強大的管理團隊,這些因素也造就了智雲健康能夠成為慢病數字化管理賽道的佼佼者。

值得注意的是,在公司融資過程中,已經有多家知名機構現身,看好公司長期價值。根據公司招股書顯示,其中包括旗驥科技(招商銀行控股)、陽光人壽保險、SIG Global、IDG、周大福、泰格醫藥、經緯創達、中金、平安創投、和玉資本等多家PE/VC以及產業投資機構為公司股東。參考醫渡科技曾在IPO階段獲1600倍火爆超額認購,不知此番智雲健康上市可否再次掀起IPO熱浪?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