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月8 日,公司公告投资建设年产7.22 万吨三氯氢硅扩建项目。我们认为目前下游多晶硅行业供需格局仍然紧张,硅烷偶联剂行业需求旺盛,三氯氢硅景气度高涨,公司扩建项目能够及时把握产品高景气窗口期,带来盈利能力提升。
我们上调公司2022-2024 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9.31/15.01/18.70 亿元(原预测为8.02/10.78/15.01 亿元),对应2022-2024 年EPS 预测分别为3.41/5.49/6.84元,当前股价对应14.0/8.7/7.0 倍PE。参考可比公司平均估值(宏柏新材、晨光新材2022 年Wind 一致预期18 倍PE),我们认为公司三氯氢硅产能进一步提升,成本优势扩大,龙头地位稳固,应给予相应估值溢价,合理市值约为200 亿元,调整目标价至75 元,对应2022 年估值为22 倍PE,维持“买入”评级。
7.22 万吨三氯氢硅项目扩建,盈利能力料将进一步增强。2022 年6 月8 日,公司公告《关于投资建设 7.22 万吨/年三氯氢硅扩建项目的公告》,扩建项目在5 万吨/年三氯氢硅项目基础上的实施,将进一步提升公司三氯氢硅生产水平,增强产品竞争能力。据公司公告,项目投资总额为7526.52 万元,税后静态回收期约为0.78 年,具备良好的盈利能力。我们认为,公司扩建产能投产将进一步提升盈利能力,扩大规模优势,提升市场竞争能力。
硅料集中投产期临近,三氯氢硅高景气维持,价格上行态势明确。三氯氢硅为硅料生产的重要原料,在硅料价格大幅上涨的背景下,需求提振景气度提升,市场货源仍呈现紧缺态势。据百川资讯统计,2022 年5 月,光伏级三氯氢硅的均价约2.7 万元/吨,相较年初价格提升约59%。受益于碳中和政策,预计2022年三四季度硅料集中投产,将极大地拉升三氯氢硅的采购需求,光伏级三氯氢硅景气度料将持续上行。
扩建产能项目进度快,复制性强,回报优异。公司新增7.22 万吨三氯氢硅,同时生产2.89 万吨四氯化硅。公司在已有的稳定生产的技术路线上进行扩建改造,技术工艺成熟,同时借助原有氯化氢管线及公用工程,复制性强。据公司扩建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披露,此项目建设期为半年,计划于2022 年11 月试车考核,2022 年底建设完毕,项目投产2 个月,负荷达50%,投产4 个月,负荷可达100%。我们预计项目将于2023 年实现稳定销售。在三氯氢硅价格持续上行的背景下,我们认为公司产能扩建能够及时把握高景气窗口期,投资回报优异,实现盈利能力快速增长。
硅烷偶联剂全面投产在即,有望成为新的业绩增长点。公司硅烷偶联剂项目一期1.5 万吨项目已实现产品部分销售,公司预计二期7.3 万吨项目于2022 年全面投产,产能释放后将成为新的业绩增长点,凭借自身氯硅烷产业链完备优势,项目具备显著成本优势。同时公司预计年产三氯氢硅5 万吨与四氯化硅2 万吨项目于2022 年三季度投产,7.22 万吨三氯氢硅扩建项目投产将进一步提升核心原材料三氯氢硅的供应能力,内部硅烷偶联剂等产品对原材料的需求保障度提升,将进一步巩固公司成本优势,提升抗风险能力。
公司电子气体产品已部分批量供应,实现芯片制造领域特种特气领域的突破。
公司电子级气体项目于2021 年10 月正式生产,电子级三氯氢硅已经实现下游硅外延及碳化硅行业的规模供应,并完成与部分客户的产品前期数据比对工作,将持续推进后续导入测试工作,打破国外企业对此类特种电子气体的垄断。随着芯片行业国产化替代进程的不断加速以及国内芯片企业的崛起,公司有望凭借稳定、优异的产品性能占据国内大量的市场份额,从而获得长足发展。
风险因素:产品价格大幅波动;已有在建项目进度低于预期;拟扩建项目进度低于预期;拟扩建项目盈利低于预期;三氯氢硅行业扩产超预期;电子级产品性能指标不满足下游需求;芯片国产化进程受挫。
投资建议:我们认为目前下游多晶硅行业供需格局仍然紧张,硅烷偶联剂行业需求旺盛,三氯氢硅景气度高涨,公司扩建项目能够及时把握产品高景气窗口期, 提升盈利能力。我们上调公司2022-2024 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9.31/15.01/18.70 亿元(原预测为8.02/10.78/15.01 亿元),对应2022-2024年EPS 预测分别为3.41/5.49/6.84 元,当前股价对应14.0/8.7/7.0 倍PE。公司为硅基产业链龙头,随着产品结构高端化和多元化,坚定看好公司长期发展。
参考可比公司平均估值(宏柏新材、晨光新材2022 年Wind 一致预期18 倍PE),我们认为公司三氯氢硅产能进一步提升,成本优势扩大,龙头地位稳固,应给予相应估值溢价,合理市值约为200 亿元,调整目标价为75 元,对应2022 年估值为22 倍PE,维持“买入”评级。
6 月8 日,公司公告投資建設年產7.22 萬噸三氯氫硅擴建項目。我們認為目前下游多晶硅行業供需格局仍然緊張,硅烷偶聯劑行業需求旺盛,三氯氫硅景氣度高漲,公司擴建項目能夠及時把握產品高景氣窗口期,帶來盈利能力提升。
我們上調公司2022-2024 年歸母淨利潤預測至9.31/15.01/18.70 億元(原預測為8.02/10.78/15.01 億元),對應2022-2024 年EPS 預測分別為3.41/5.49/6.84元,當前股價對應14.0/8.7/7.0 倍PE。參考可比公司平均估值(宏柏新材、晨光新材2022 年Wind 一致預期18 倍PE),我們認為公司三氯氫硅產能進一步提升,成本優勢擴大,龍頭地位穩固,應給予相應估值溢價,合理市值約為200 億元,調整目標價至75 元,對應2022 年估值為22 倍PE,維持“買入”評級。
7.22 萬噸三氯氫硅項目擴建,盈利能力料將進一步增強。2022 年6 月8 日,公司公告《關於投資建設 7.22 萬噸/年三氯氫硅擴建項目的公告》,擴建項目在5 萬噸/年三氯氫硅項目基礎上的實施,將進一步提升公司三氯氫硅生產水平,增強產品競爭能力。據公司公告,項目投資總額為7526.52 萬元,税後靜態回收期約為0.78 年,具備良好的盈利能力。我們認為,公司擴建產能投產將進一步提升盈利能力,擴大規模優勢,提升市場競爭能力。
硅料集中投產期臨近,三氯氫硅高景氣維持,價格上行態勢明確。三氯氫硅為硅料生產的重要原料,在硅料價格大幅上漲的背景下,需求提振景氣度提升,市場貨源仍呈現緊缺態勢。據百川資訊統計,2022 年5 月,光伏級三氯氫硅的均價約2.7 萬元/噸,相較年初價格提升約59%。受益於碳中和政策,預計2022年三四季度硅料集中投產,將極大地拉昇三氯氫硅的採購需求,光伏級三氯氫硅景氣度料將持續上行。
擴建產能項目進度快,複製性強,回報優異。公司新增7.22 萬噸三氯氫硅,同時生產2.89 萬噸四氯化硅。公司在已有的穩定生產的技術路線上進行擴建改造,技術工藝成熟,同時藉助原有氯化氫管線及公用工程,複製性強。據公司擴建項目可行性分析報告披露,此項目建設期為半年,計劃於2022 年11 月試車考核,2022 年底建設完畢,項目投產2 個月,負荷達50%,投產4 個月,負荷可達100%。我們預計項目將於2023 年實現穩定銷售。在三氯氫硅價格持續上行的背景下,我們認為公司產能擴建能夠及時把握高景氣窗口期,投資回報優異,實現盈利能力快速增長。
硅烷偶聯劑全面投產在即,有望成為新的業績增長點。公司硅烷偶聯劑項目一期1.5 萬噸項目已實現產品部分銷售,公司預計二期7.3 萬噸項目於2022 年全面投產,產能釋放後將成為新的業績增長點,憑藉自身氯硅烷產業鏈完備優勢,項目具備顯著成本優勢。同時公司預計年產三氯氫硅5 萬噸與四氯化硅2 萬噸項目於2022 年三季度投產,7.22 萬噸三氯氫硅擴建項目投產將進一步提升核心原材料三氯氫硅的供應能力,內部硅烷偶聯劑等產品對原材料的需求保障度提升,將進一步鞏固公司成本優勢,提升抗風險能力。
公司電子氣體產品已部分批量供應,實現芯片製造領域特種特氣領域的突破。
公司電子級氣體項目於2021 年10 月正式生產,電子級三氯氫硅已經實現下游硅外延及碳化硅行業的規模供應,並完成與部分客户的產品前期數據比對工作,將持續推進後續導入測試工作,打破國外企業對此類特種電子氣體的壟斷。隨着芯片行業國產化替代進程的不斷加速以及國內芯片企業的崛起,公司有望憑藉穩定、優異的產品性能佔據國內大量的市場份額,從而獲得長足發展。
風險因素:產品價格大幅波動;已有在建項目進度低於預期;擬擴建項目進度低於預期;擬擴建項目盈利低於預期;三氯氫硅行業擴產超預期;電子級產品性能指標不滿足下游需求;芯片國產化進程受挫。
投資建議:我們認為目前下游多晶硅行業供需格局仍然緊張,硅烷偶聯劑行業需求旺盛,三氯氫硅景氣度高漲,公司擴建項目能夠及時把握產品高景氣窗口期, 提升盈利能力。我們上調公司2022-2024 年歸母淨利潤預測至9.31/15.01/18.70 億元(原預測為8.02/10.78/15.01 億元),對應2022-2024年EPS 預測分別為3.41/5.49/6.84 元,當前股價對應14.0/8.7/7.0 倍PE。公司為硅基產業鏈龍頭,隨着產品結構高端化和多元化,堅定看好公司長期發展。
參考可比公司平均估值(宏柏新材、晨光新材2022 年Wind 一致預期18 倍PE),我們認為公司三氯氫硅產能進一步提升,成本優勢擴大,龍頭地位穩固,應給予相應估值溢價,合理市值約為200 億元,調整目標價為75 元,對應2022 年估值為22 倍PE,維持“買入”評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