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蒙牛乳业(2319.HK)首次覆盖:中国乳制品龙头 未来五年再创辉煌

蒙牛乳業(2319.HK)首次覆蓋:中國乳製品龍頭 未來五年再創輝煌

海通證券 ·  2022/05/29 14:26  · 研報

全球乳業十強,未來五年再創一個新蒙牛。公司是中國領先的乳製品供應商,2017 年首次挺進“全球乳業十強”,2020 年在荷蘭合作銀行的“全球乳業20 強”排行榜中躍升至第八位。2021 年公司啟動“再創一個新蒙牛”五年戰略。

公司於1999 年在內蒙古自治區成立,2005 年公司營收破百億。過去16 年期間公司持續保持穩健成長, 並於2021 年實現營收884.56 億元(YOY15.93%,且05-21 年CAGR=14.03%)。此外2021 年公司實現歸母淨利潤50.26 億元(YOY42.58%,05-21 年CAGR= 16.17%),歸母淨利潤率為5.68%,ROE(攤薄)為13.6%。

公司形成了包括液態奶、冰淇淋、奶粉、奶酪等品類在內的豐富產品矩陣;擁有特侖蘇、純甄、冠益乳、優益C、每日鮮語、蒂蘭聖雪、瑞哺恩、貝拉米、妙可藍多、愛氏晨曦等明星品牌。在高端純牛奶、低温酸奶、高端鮮奶、奶酪等領域,市場份額處於領先地位。2020 年公司實現突破90%的城市家庭滲透率,成為整個行業滲透率增速第一名。除中國內地外,公司產品還進入了東南亞、大洋洲、北美等區域的十餘個國家和地區市場。

乳製品賽道長坡厚雪,發展空間較大。根據前瞻經濟學人援引歐睿諮詢數據,2020 年我國乳製品銷售規模6385 億元,近14 年CAGR 為10%左右,預計2025 年將達到8100 億元(CAGR=4.87%)。此外乳製品均價從2013 年的1.15 萬元/噸增長至2019 年的1.54 萬元/噸(期間CAGR=5%),價格帶持續提升。細分子行業來看:

(1)液體奶方面:我國液體奶主要包含常温奶(UHT 奶)和巴氏奶,常温奶仍佔據液體奶主要份額,而巴氏奶市場消費佔比逐年上升。2019 年我國液體奶零售額達1285 億元(14-19 年CAGR= 4.7%),其中常温奶銷售額942 億元(CAGR=3.3%),巴氏奶銷售額343 億元(CAGR=9.2%)。此外常温奶中高端白奶市場佔比逐步提升(13-18 年銷售額CAGR=15.4%)。

(2)酸奶方面:根據智研諮詢數據,2019 年我國酸奶市場規模841.6 億元(14-19 年CAGR=24.33%),其中低温酸奶市場規模為422 億元(14-19年CAGR=15.88%)。

(3)奶粉方面:2020 年我國嬰幼兒奶粉市場總規模為1885 億元(13-20 年CAGR=9.20%),雖然出生率降低造成新生兒數量下降、行業增速放緩,但受益於消費者對國產嬰配粉偏好的增加和高端嬰配粉細分市場的增長,中國嬰幼兒配方奶粉市場銷售額預計保持平穩。此外,由於三胎政策的支持措施(2025 年新生兒將會恢復至2021 年的相同水平),消費需求存在進一步增長的空間。

(4)奶酪方面:中國奶酪市場從2006 的4.76 億元增長至2020 年88.43 億元(06-20 年CAGR=23.21%),國內人均奶酪消費支出佔乳製品總支出的比例已從 2015 年的1.00%提高到2020 年的 2.13%。同時,2019 年我國人均奶酪消費量為0.51 千克/人(對比日本/韓國分別為2.56/3.14 千克/人),表明我國人均奶酪消費量仍然處於較低水平,有較大增長空間。

我們認為,根據前瞻經濟學人援引國家統計局數據和《中國奶業年鑑》,一方面我國奶類人均消費量整體維持在12-12.5千克/人/年左右,與世界平均水平相差較大,另一方面中小型城市的液態奶滲透率在50%左右,農村地區的滲透率僅為20%(對比一線城市>90%),因此我國乳製品市場依然存在較大發展空間。

液態奶業務:常温“特侖蘇”超級大單品,低温“每日鮮語”銷量領先。公司液態奶包括常温業務、低温業務和鮮奶業務。常温業務涵蓋常温白奶(UHT 奶)、常温酸奶和常温乳飲料,低温業務涵蓋低温酸奶及低温乳飲料。經過多年發展,公司已成為我國液態奶領域龍頭。公司液態奶業務收入從2005 年的93.15 億元增長至2021 年的765.14 億元,期間CAGR=14.07%,在總營收中貢獻超過80%。

1)常温業務方面。根據公司微信公眾號,2020 年公司常温液態奶銷售額連續五年保持雙位數增長,增速和市場份額實現雙提升,2021 年常温液奶實現近五年最快增速。此外據公司2020 年年報,公司常温高端品牌市場份額持續提升,居行業第一位;另據公司2021 年中報,2021 年上半年公司常温業務表現領先行業,市場份額提高0.7 個百分點至28.8%,旗下各業務分部均實現增長,在消費升級的趨勢下,產品組合向中高端邁進。

常温白奶:特侖蘇高端白奶開創者,引領成長。公司常温白奶(UHT 奶)包括母品牌蒙牛純牛奶、蒙牛早餐奶,及子品牌特侖蘇、未來星、學生奶、新養道、真穀粒、精選牧場及奶特。

其中公司高端白奶特侖蘇市場領先,銷售額連續六年保持雙位數增長。2005 年特侖蘇問世,成為國內高端白奶的開創者和引領者,此後公司不斷對特侖蘇進行創新升級。公司陸續推出了有機奶(2008 年)、夢幻蓋(2018 年)、沙漠有機(2021年)等產品。從2016 年特侖蘇突破百億銷售額開始,其發展就進入快車道,2021 年特侖蘇全平臺銷量近300 億,保持超過30%的高速增長,創下歷史新高。

我們認為,受益於高端白奶良好景氣度,以及產品矩陣不斷創新升級,公司特侖蘇有望持續保持較快成長。此外隨着乳製品消費持續提升,蒙牛純牛奶系列產品需求亦持續保持穩定增長。

常温酸奶&常温乳飲料:純甄&真果粒持續創新。公司常温酸產品主要包含常温酸奶純甄,常温乳飲料真果粒、酸酸乳及go 暢。其中常温酸奶方面,公司於2013 年推出高端常温酸牛奶純甄,2019 年其營收增長超過20%。2021 年推出戰略新品饞酸奶,從形式、口味、包裝上創新,開拓“酸奶零食”新賽道。常温乳飲料方面,公司主打產品真果粒於2006年推出,近幾年保持着兩位數的高增長。另據公司微信公眾號,2020 年公司真果粒系列產品銷售額實現12%的增長。

2)低温業務方面。2021 年上半年公司低温業務實現7%的逆勢增長。根據2021 年年報,公司低温業務連續17 年保持市場份額第一。

低温酸奶&低温乳飲料:冠益乳&優益C 表現良好。公司低温酸產品主要包含低温酸奶蒙牛酸奶、冠益乳以及低温乳飲料優益C。低温酸奶方面。公司低温主打產品為酸奶冠益乳,冠益乳小藍帽“健字號”系列產品是國內唯一一款獲得國家保健食品認證的酸奶。根據公司微信公眾號,2021 年上半年在低温行業整體增速放慢的情況下,主打產品冠益乳收入增長達到20%。低温乳飲料方面,公司打造活性乳酸菌功能飲料引領品牌“優益C”,2018 年優益C 印尼工廠正式投產。2020年優益C 連續4 年榮獲中國乳酸菌飲料行業品牌力第一名。

3)鮮奶業務方面。每日鮮語高端鮮奶新標杆,快速成長。公司低温鮮奶產品主要包含每日鮮語和現代牧場。公司於2017 年年底開設鮮奶事業部,鮮奶業務持續聚焦每日鮮語和現代牧場兩大品牌。根據公司微信公眾號,公司鮮奶產品增速高於行業近3 倍,市場份額不斷攀升,2020 年在鮮奶市場的份額擴張了1.7 倍達到11%。每日鮮語定位高端,聚焦品類創新,打造高端鮮奶新標杆。根據公司官網,鮮奶業務從華東市場突破,2018 年零售渠道份額從全國第十躍居第三,2019 年每日鮮語銷售額同比增長近500%,成為國內高端鮮奶第一品牌。根據公司2021 年中報援引京東數據,公司鮮奶2021 年在618 京東直播低温乳製品類銷量排名第一,銷售額佔京東鮮奶產品類別70%。

我們認為,在低温鮮奶整體行業快速增長背景下,看好公司每日鮮語產品快速放量,早日成為公司又一大單品。

奶粉業務:雅士利+貝拉米雙品牌驅動。公司旗下奶粉業務包括雅士利(2013 年收購,目前持股51%)和貝拉米(2019年收購100%股份)兩個子品牌。國產奶粉平臺雅士利聚焦瑞哺恩嬰配奶粉品牌及悠瑞成人粉品牌,貝拉米包括澳洲版和中文版產品,其聚焦“真實有機”品牌定位,深耕細分市場,拓寬銷售渠道。公司奶粉產品從2013 年的21.77 億元增長至2021 年的49.49 億元,對應期間CAGR=10.81%。我們認為,在雙品牌驅動下,公司奶粉業務將持續穩定成長。

冷飲業務:傳統產品持續升級,外延併購拓展海外市場。公司聚焦隨變、蒂蘭聖雪、綠色心情等品牌,推進產品創新升級。同時,公司收購了東南亞領先冰淇淋品牌艾雪,不斷加強大洋洲優質奶源與領先產能協同,進一步加強全球資源配置能力。公司冷飲產品從2005 年的12.96 億元增長至2021 年的42.40 億元(YOY61%),對應期間CAGR=7.69%。

奶酪業務:戰略板塊,控股妙可藍多繼續強化發力。公司把握奶酪行業增長機遇,2018 年成立奶酪事業部,強化快速增長的乳製品細分品類佈局。除了與Arla Foods 共同成立奶酪品牌愛氏晨曦外,公司還通過戰略投資控股了妙可藍多開拓奶酪市場(2022 年Q1 公司持股30%)。(1)愛氏晨曦方面,產品涵蓋兒童奶酪、休閒奶酪、佐餐奶酪及高端奶酪,覆蓋消費者全天候食用場景。(2)妙可藍多方面,2021 年妙可藍多以27.7%穩居中國奶酪市場佔有率第一名,實現營收44.78 億元(YOY57%,02-21 年CAGR=12.91%),實現歸母淨利潤1.54 億元(YOY161%,02-21 年CAGR=21.18%)。2020 年公司零售奶酪業績增長130%,餐飲奶酪增長30%;2021 年以奶酪業務為主的其他收入同比增長126.3%。

我們認為,當前奶酪行業正處於滲透率快速提升階段,隨着妙可藍多的控股,公司奶酪業務作為戰略板塊,將迎來快速發展期。

渠道持續精耕,看好下沉市場紅利持續釋放。公司於2015 年內啟動並加快推進RTM(通路精耕)項目,推進“縱向扁平、橫向整合、完善職能、做實大區”的變革方向。2018 年公司各事業部深化RTM 策略,加大三、四線城市銷售渠道投入,拓展鄉鎮市場及校園渠道,並着力開拓電商渠道和建設新零售渠道。同時公司依靠“智網行動”和“鎮村通”等項目深化通路精耕改革,截止2021 年12 月底,“村鎮通”項目直控村鎮網點超過60 萬家。此外公司在拓展傳統渠道的同時深化B2B 新零售模式,與阿里巴巴“零售通”建立深入的戰略合作,打造“天鮮配”智能零售平臺。

我們認為,隨着公司渠道精耕的推進,下沉市場需求紅利將得到持續釋放,促進公司業績繼續保持良好增長。

上游奶源佈局完善,全球產能佈局。自有奶源方面,公司着力整合優質資源,截止2021 年12 月31 日公司持有中國現代牧業56.36%和中國聖牧29.99%股權。其中現代牧業和聖牧高科分別以212 萬噸/60.1 萬噸的年產量位居全國第二/第六,兩家合計年產奶量達到中國TOP10 牧場產量的32%。合作奶源方面,目前在國內擁有合作牧場1000 餘家,日均收奶超1.8 萬噸,生鮮乳100%來自規模化、集約化牧場。

同時公司積極佈局海外高品質奶源,在澳大利亞擁有原料乳加工商Burra Foods、有機嬰幼兒食品商貝拉米。截止2021年12 月31 日公司擁有全球工廠68 座(於全國共設有生產基地41 個,於印度尼西亞設有生產基地2 個,於澳洲設有生產基地2 個,新西蘭生產基地一個),年產能合共為1166 萬噸(YOY17.78%,10-21 年CAGR=5.46%)。

激勵機制健全,綁定員工利益。公司自上市以來,已經建立起完善的激勵機制,並將高管/員工/經銷商的利益與企業經營發展實現綁定。2013 年公司推出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向董事、高管、僱員和集團經銷商授予限制性股票,限售期為兩年。截至目前已實行10 期,累計授予8313.23 萬股。同時公司於2016 年採納新購股權計劃,與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並行,目前已實行5 期,累計授予9057.22 萬股。此外,2021 年1 月24 日公司發佈不超過40 億元人民幣的5 年定息可換股債券,該計劃實施有利於保證公司人才團隊穩定性,助力公司實現“再創一個新蒙牛”的2025 年戰略目標。

盈利預測與投資建議。

(1)液體奶產品方面。2017-2021 年期間營收CAGR=9.61%。考慮到液體奶行業的穩定成長,以及公司份額的持續提升,我們給予本塊業務2022-2024 年12.00%/11.50%/11.00%的營收增長預測。

(2)奶粉產品方面。2017-2021 年期間營收CAGR=5.19%。考慮到國產奶粉玩家份額持續提升,我們給予本塊業務2022-2024 年8.00%/8.00%/8.00%的營收增長預測。

(3)冰淇淋產品方面。2017-2021 年期間營收CAGR=13.97%。考慮到公司相關產品持續創新升級,我們給予本塊業務2022-2024 年12.00%/11.00%/10.00%的營收增長預測。

(3)其他產品方面。2017-2021 年期間營收CAGR=42.85%。考慮到奶酪行業的較高景氣度以及公司相關產品佈局發力,我們給予本塊業務2022-2024 年40.00%/35.00%/30.00%的營收增長預測(4)主營業務毛利率方面。2017-2021 年期間平均毛利率為36.91%,考慮到規模效應和產品結構升級,我們給予公司2022-2024 年36.50%/37.00%/37.50%的毛利率預測。

( 5 ) 其他營業收入方面。2017-2021 年期間營收CAGR=21.35% 。我們給予本塊業務2022-2024 年20.00%/20.00%/20.00%的營收增長預測。

我們預計2022-2024 年公司營業總收入分別為995.80/1116.55/1246.28 億元,主營業務收入為992.03/1112.03/1240.84億元,歸母淨利潤分別為61.29/73.82/88.20 億元,對應EPS 分別為1.55/1.87/2.23 元/股。參照可比公司PE 估值,我們給予公司25-30 倍的PE(2022E)估值區間,對應每股價值區間為38.75—46.50 元/股,按照港元兑人民幣0.80 匯率計算,對應合理價值區間48.44—58.13 港元/股,首次覆蓋並給予“優於大市”評級。

風險提示。(1)食品安全風險,(2)市場競爭加劇,(3)新產品、新渠道、新市場拓展不及預期,(4)上游原材料成本大幅波動。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