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2022Q1 实现营收41.96 亿元,同比-3.2%;实现归母净利润1.97 亿元,同比-17.6%。2021 年实现营收175.88 亿元,同比+4.1%;实现归母净利润12.65亿元,同比+48.9%。其中,2021 年第四季度实现营收46.90 亿元,同比-14.5%;实现归母净利润3.22 亿元,同比+33.3%,位于此前预告范围内,符合市场预期。公司汽车内外饰及金属件产品竞争力全球领先,客户优质;轻量化、电子化产品不断开拓,全球布局持续完善,有望迎来估值重构。考虑到汽车行业缺芯及原材料价格仍处高位等负面因素,我们下调公司2022/23 年EPS 预测至1.64/1.98 元(原预测为1.76/2.13 元),新增2024 年EPS 预测2.38 元。给予公司2022 年15 倍PE,对应目标价25 元,维持“买入”评级。
业绩符合预期,经营保持稳健。4 月28 日,公司发布2021 年年报以及2022年一季报。公司2022Q1 实现营收41.96 亿元,同比-3.2%;实现归母净利润1.97 亿元,同比-17.6%。2021 年实现营收175.88 亿元,同比+4.1%;实现归母净利润12.65 亿元,同比+48.9%。其中,2021 年第四季度实现营收46.90亿元,同比-14.5%;实现归母净利润3.22 亿元,同比+33.3%,位于此前预告范围内,符合市场预期。公司经营稳健,主要系众多头部新能源车企配套的增长带动公司客户结构优化;以及欧洲重组工作完成,德国华翔对公司整体业绩影响显著减小。
受新冠疫情反复、原材料价格上涨等不利因素影响,公司毛利率出现波动。1Q22公司毛利率为16.5%,同比-2.2pcts,环比-4.4pcts,公司毛利率承压,主要系新冠疫情反复、原材料价格上涨等不利因素影响。费用率为9.7%,同比-0.6pct,环比-1.4pcts,其中销售费用率为1.6%,同比-1.2pcts;管理费用率为4.2%,同比-0.1pct;研发费用率为3.6%,同比+0.7pct;财务费用率为0.3%,同比持平。4Q21 公司毛利率为20.9%,同比+2.8pcts,环比+3.8pcts。费用率为11.1%,同比+3.3pcts,环比+1.1pcts,其中销售费用率为2.2%,同比+2.7pcts;管理费用率为4.4%,同比-1.0pct;研发费用率为4.3%,同比+1.7pcts;财务费用率为0.2%,同比持平。
积极开拓新能源汽车客户,布局轻量化、电子化产品。2021 年报告期内,公司维护并巩固大众、宝马、奔驰、奥迪、福特、通用、沃尔沃等优质客户,积极向其新能源车型渗透,现已配套奥迪e-tron、大众ID 系列、奔驰EQ 系列等新能源车型。同时,公司积极开拓造车新势力客户,现已成为特斯拉、RIVIAN、比亚迪、蔚来、小鹏和理想的产品供应商,从而不断优化客户结构。公司顺应汽车行业轻量化、电动化的发展趋势,贯彻“自身研发+外延并购”的发展战略,积极布局轻量化材料、新能源电池包等产品,并出资4,625 万元收购上海翼锐75%股权,以提高公司在“智能座仓”等偏软件、偏电子类方面的新产品研发能力。我们认为公司在汽车电子方面的布局有望在2022 年开始放量,翼锐作为上海多家主机厂的合作公司,将有力助推公司汽车电子业务配套拓展。
持续优化全球布局,建立长效激励机制。自2014 年起,德国华翔连续大额亏损;2020 年,公司开始对欧洲业务进行大力重组,关闭位于德国的主要工厂并进行裁员,相关工作于2021 年正式完成。2021 年,德国华翔实现净利润-1.40 亿元,较去年同期减亏57.5%,亏损大幅收窄。同时,公司将北美产能向墨西哥工厂转移,以缩减运营成本。至此,公司的全球布局进一步优化,德国华翔和北美华翔将努力打造成全球市场获单中心和创新研发总部,提升公司国际化能力。2022 年3 月,公司发布员工持股计划,拟参加认购的员工包括中高层管理人员及业务骨干共51 人,考核目标包括2025 年营收不低于300 亿元、净利润不低于21 亿元、净利润率不低于7.0%。此次持股计划有利于完善员工和股东的利益共享机制,改善公司治理,提高职工凝聚力,促进公司的持续健康发展。
风险因素:全球汽车销量不及预期;海外业务重组不及预期;特斯拉配套拓展不及预期;国内外疫情影响超预期。
投资建议:公司是全球汽车内外饰及金属件优质供应商,配套特斯拉、大众、奔驰、宝马等主流客户;轻量化、电子化产品不断开拓,全球布局持续优化,有望迎来估值重构。考虑到汽车行业缺芯及原材料价格仍处高位等负面因素,我们下调公司2022/23 年EPS 预测至1.64/1.98 元(原预测为1.76/2.13 元),新增2024 年EPS 预测2.38 元。公司下游配套结构优化,全球布局持续打开,2022-24 年业绩复合增速预测为21%,参考行业PEG=1 的平均水平,同时因缺芯及原材料价格处于高位等负面因素仍在,我们认为可给予一定折价,综合考虑给予公司2022 年15 倍PE,对应目标价25 元,维持“买入”评级。
公司2022Q1 實現營收41.96 億元,同比-3.2%;實現歸母淨利潤1.97 億元,同比-17.6%。2021 年實現營收175.88 億元,同比+4.1%;實現歸母淨利潤12.65億元,同比+48.9%。其中,2021 年第四季度實現營收46.90 億元,同比-14.5%;實現歸母淨利潤3.22 億元,同比+33.3%,位於此前預告範圍內,符合市場預期。公司汽車內外飾及金屬件產品競爭力全球領先,客户優質;輕量化、電子化產品不斷開拓,全球佈局持續完善,有望迎來估值重構。考慮到汽車行業缺芯及原材料價格仍處高位等負面因素,我們下調公司2022/23 年EPS 預測至1.64/1.98 元(原預測為1.76/2.13 元),新增2024 年EPS 預測2.38 元。給予公司2022 年15 倍PE,對應目標價25 元,維持“買入”評級。
業績符合預期,經營保持穩健。4 月28 日,公司發佈2021 年年報以及2022年一季報。公司2022Q1 實現營收41.96 億元,同比-3.2%;實現歸母淨利潤1.97 億元,同比-17.6%。2021 年實現營收175.88 億元,同比+4.1%;實現歸母淨利潤12.65 億元,同比+48.9%。其中,2021 年第四季度實現營收46.90億元,同比-14.5%;實現歸母淨利潤3.22 億元,同比+33.3%,位於此前預告範圍內,符合市場預期。公司經營穩健,主要系眾多頭部新能源車企配套的增長帶動公司客户結構優化;以及歐洲重組工作完成,德國華翔對公司整體業績影響顯著減小。
受新冠疫情反覆、原材料價格上漲等不利因素影響,公司毛利率出現波動。1Q22公司毛利率為16.5%,同比-2.2pcts,環比-4.4pcts,公司毛利率承壓,主要系新冠疫情反覆、原材料價格上漲等不利因素影響。費用率為9.7%,同比-0.6pct,環比-1.4pcts,其中銷售費用率為1.6%,同比-1.2pcts;管理費用率為4.2%,同比-0.1pct;研發費用率為3.6%,同比+0.7pct;財務費用率為0.3%,同比持平。4Q21 公司毛利率為20.9%,同比+2.8pcts,環比+3.8pcts。費用率為11.1%,同比+3.3pcts,環比+1.1pcts,其中銷售費用率為2.2%,同比+2.7pcts;管理費用率為4.4%,同比-1.0pct;研發費用率為4.3%,同比+1.7pcts;財務費用率為0.2%,同比持平。
積極開拓新能源汽車客户,佈局輕量化、電子化產品。2021 年報告期內,公司維護並鞏固大眾、寶馬、奔馳、奧迪、福特、通用、沃爾沃等優質客户,積極向其新能源車型滲透,現已配套奧迪e-tron、大眾ID 系列、奔馳EQ 系列等新能源車型。同時,公司積極開拓造車新勢力客户,現已成為特斯拉、RIVIAN、比亞迪、蔚來、小鵬和理想的產品供應商,從而不斷優化客户結構。公司順應汽車行業輕量化、電動化的發展趨勢,貫徹“自身研發+外延併購”的發展戰略,積極佈局輕量化材料、新能源電池包等產品,並出資4,625 萬元收購上海翼鋭75%股權,以提高公司在“智能座倉”等偏軟件、偏電子類方面的新產品研發能力。我們認為公司在汽車電子方面的佈局有望在2022 年開始放量,翼鋭作為上海多家主機廠的合作公司,將有力助推公司汽車電子業務配套拓展。
持續優化全球佈局,建立長效激勵機制。自2014 年起,德國華翔連續大額虧損;2020 年,公司開始對歐洲業務進行大力重組,關閉位於德國的主要工廠並進行裁員,相關工作於2021 年正式完成。2021 年,德國華翔實現淨利潤-1.40 億元,較去年同期減虧57.5%,虧損大幅收窄。同時,公司將北美產能向墨西哥工廠轉移,以縮減運營成本。至此,公司的全球佈局進一步優化,德國華翔和北美華翔將努力打造成全球市場獲單中心和創新研發總部,提升公司國際化能力。2022 年3 月,公司發佈員工持股計劃,擬參加認購的員工包括中高層管理人員及業務骨幹共51 人,考核目標包括2025 年營收不低於300 億元、淨利潤不低於21 億元、淨利潤率不低於7.0%。此次持股計劃有利於完善員工和股東的利益共享機制,改善公司治理,提高職工凝聚力,促進公司的持續健康發展。
風險因素:全球汽車銷量不及預期;海外業務重組不及預期;特斯拉配套拓展不及預期;國內外疫情影響超預期。
投資建議:公司是全球汽車內外飾及金屬件優質供應商,配套特斯拉、大眾、奔馳、寶馬等主流客户;輕量化、電子化產品不斷開拓,全球佈局持續優化,有望迎來估值重構。考慮到汽車行業缺芯及原材料價格仍處高位等負面因素,我們下調公司2022/23 年EPS 預測至1.64/1.98 元(原預測為1.76/2.13 元),新增2024 年EPS 預測2.38 元。公司下游配套結構優化,全球佈局持續打開,2022-24 年業績複合增速預測為21%,參考行業PEG=1 的平均水平,同時因缺芯及原材料價格處於高位等負面因素仍在,我們認為可給予一定折價,綜合考慮給予公司2022 年15 倍PE,對應目標價25 元,維持“買入”評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