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司2021 年收入7.7 亿元,同比+25.8%;归母净利润1.8 亿元,同比+11.1%;扣非归母净利润1.6 亿元,同比+10.1%。业绩符合预期。(2)公司1Q22 收入0.83 亿元,同比-25.9%;归母净利润135.9 万元,同比-91.8%;扣非归母净利润-0.17 亿元,同比-110.7%。由于受到疫情的影响,1Q22 业绩低于预期。展望2022 年,公司受益于从省内到省外、从巡检到操作、从电网到轨交的发展趋势,我们看好公司成长前景。维持“买入”评级。
4Q21 业绩高增长,1Q22 业绩受到疫情影响。(1)4Q21:由于疫情等因素的干扰,公司2021 年的新接订单和项目结算主要集中在四季度。前三季度,公司收入同比-12.3%,归母净利润同比-59.8%。4Q21,公司收入4.5 亿元(+83.9%),归母净利润1.5 亿元(+91.6%),从全年的角度看,四季度的业绩增长弥补了前三季度的下滑,全年依然实现业绩正增长。(2)1Q22:由于受到华东疫情的影响,公司收入出现明显下滑。而公司费用支出较刚性,因此归母净利润下降更加明显。从电力机器人行业过往经验来看,下游电网客户有严格的年度订单招标和执行计划。公司在1Q22 推后执行的业务有望在疫情缓和后追赶进度。
机器人业务和监测设备业务平衡发展。公司为电网客户提供机器人和监测设备两大类智能化产品。2021 年,机器人业务/监测设备业务分别实现收入2.6 亿/5.0亿元,同比-27.0%/+107.1%。机器人业务出现下滑,主要是2021 年行业从巡检机器人向巡检&操作一体化机器人切换,导致巡检机器人业务出现下滑。2022年,我们预计机器人业务将重回增长趋势。
轨交机器人业务1Q22 实现订单突破。公司推出轨交线路巡检机器人和车底检测机器人。公司轨交线路巡检机器人具有功能“六合一”的优势,在市场竞争中处领先位置。根据我们测算,轨交机器人市场空间约200 亿元。2022 年2 月,公司收获轨交机器人的第一台订单。同时,公司多个潜在订单也在有序推进中。
我们预计今年将有小批量的轨交机器人订单落地,明年开始将逐步实现订单规模化落地。
风险因素:1.电力机器人渗透率提升速度放缓的风险;2.行业竞争加剧导致产品价格下降的风险;3.轨交机器人业务推进速度低于预期的风险。
投资建议:结合2021 年年报和1Q22 季报数据,我们下调公司2022/23 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2.3/3.0 亿元(原预测为2.5/3.4 亿元),新增2024 年归母净利润预测3.8 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 为15/11/9 倍。机器人行业历史平均估值水平约30 倍,预计未来三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为25%~30%。考虑行业历史估值水平,以及公司业绩成长性,给予公司2022 年30 倍PE 估值,对应目标价50 元(原预测为55 元),维持“买入”评级。
(1)公司2021 年收入7.7 億元,同比+25.8%;歸母凈利潤1.8 億元,同比+11.1%;扣非歸母凈利潤1.6 億元,同比+10.1%。業績符合預期。(2)公司1Q22 收入0.83 億元,同比-25.9%;歸母凈利潤135.9 萬元,同比-91.8%;扣非歸母凈利潤-0.17 億元,同比-110.7%。由於受到疫情的影響,1Q22 業績低於預期。展望2022 年,公司受益於從省內到省外、從巡檢到操作、從電網到軌交的發展趨勢,我們看好公司成長前景。維持「買入」評級。
4Q21 業績高增長,1Q22 業績受到疫情影響。(1)4Q21:由於疫情等因素的干擾,公司2021 年的新接訂單和項目結算主要集中在四季度。前三季度,公司收入同比-12.3%,歸母凈利潤同比-59.8%。4Q21,公司收入4.5 億元(+83.9%),歸母凈利潤1.5 億元(+91.6%),從全年的角度看,四季度的業績增長彌補了前三季度的下滑,全年依然實現業績正增長。(2)1Q22:由於受到華東疫情的影響,公司收入出現明顯下滑。而公司費用支出較剛性,因此歸母凈利潤下降更加明顯。從電力機器人行業過往經驗來看,下游電網客戶有嚴格的年度訂單招標和執行計劃。公司在1Q22 推後執行的業務有望在疫情緩和後追趕進度。
機器人業務和監測設備業務平衡發展。公司爲電網客戶提供機器人和監測設備兩大類智能化產品。2021 年,機器人業務/監測設備業務分別實現收入2.6 億/5.0億元,同比-27.0%/+107.1%。機器人業務出現下滑,主要是2021 年行業從巡檢機器人向巡檢&操作一體化機器人切換,導致巡檢機器人業務出現下滑。2022年,我們預計機器人業務將重回增長趨勢。
軌交機器人業務1Q22 實現訂單突破。公司推出軌交線路巡檢機器人和車底檢測機器人。公司軌交線路巡檢機器人具有功能「六合一」的優勢,在市場競爭中處領先位置。根據我們測算,軌交機器人市場空間約200 億元。2022 年2 月,公司收穫軌交機器人的第一臺訂單。同時,公司多個潛在訂單也在有序推進中。
我們預計今年將有小批量的軌交機器人訂單落地,明年開始將逐步實現訂單規模化落地。
風險因素:1.電力機器人滲透率提升速度放緩的風險;2.行業競爭加劇導致產品價格下降的風險;3.軌交機器人業務推進速度低於預期的風險。
投資建議:結合2021 年年報和1Q22 季報數據,我們下調公司2022/23 年歸母凈利潤預測至2.3/3.0 億元(原預測爲2.5/3.4 億元),新增2024 年歸母凈利潤預測3.8 億元,當前股價對應PE 爲15/11/9 倍。機器人行業歷史平均估值水平約30 倍,預計未來三年公司歸母凈利潤複合增速爲25%~30%。考慮行業歷史估值水平,以及公司業績成長性,給予公司2022 年30 倍PE 估值,對應目標價50 元(原預測爲55 元),維持「買入」評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