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各大央行加息压通胀要“翻车”?全球经济“有点慌”

各大央行加息壓通脹要“翻車”?全球經濟“有點慌”

智通財經 ·  2022/04/18 14:04

全球通脹火熱難纏,經濟面臨衰退風險。

疫情帶來的供應鏈中斷再加上超寬鬆的政策刺激帶來幾十年來最快的通脹,由此導致的各大央行紛紛激進加息,這也加劇了金融市場對全球經濟衰退的擔憂——俄烏戰爭的影響加劇了這種擔憂。

火熱通脹難纏

上週公佈的數據顯示,英國和美國3月CPI增速錄得1980年代初以來最高水平。其次,通脹已經燒到全球多個國家地區,通脹已經成為全球全球幾十年來最快的通脹已經開始讓許多消費者望而卻步,尤其那些受食品和燃料價格上漲困擾的消費者。彭博的哈里斯民意調查(Harris Poll)顯示,約84%的美國人因物價上漲而計劃削減開支。

而且,在未來幾年內,工資上升推動的螺旋式通脹很有可能會持續下去。家庭已經不再那麼抗拒支付更高的價格,企業也不再那麼抗拒提供更高的工資。  價格和工資將繼續螺旋上升,直到經通脹侵蝕收入導致經濟在衰退中崩潰。這就像搶椅子游戲:每個人都知道遊戲將會結束,但他們覺得有必要以越來越快的速度繞着圓圈跑,希望處於可能的最佳位置——消費者有意提前快速購買,以避免預期中的價格上漲。這種情況被稱為“通脹心理”。企業很容易將更高的成本轉嫁給消費者,包括他們預期的未來成本增加。

以美國為例,這就是從1965年開始到1982年結束的上一個通脹時代所發生的事情;通脹預期似乎正成為一個自我循環的故事。許多評論斷言,當前的形勢與1978-1980年所面臨的形勢完全不同。這是事實,但並不貼切。更恰當的比較應該是在該時期之前的5至10年,那時通脹還沒有達到危機水平。政府官員聲稱,他們擁有能夠輕鬆逆轉通脹的政策工具,就像他們現在所説的那樣。

image.png

然而,從約翰遜的附加税、到尼克松的工資和價格控制、再到福特的公關活動“立即控制通脹”,甚至到卡特呼籲減少物質慾望,這些歷屆美國總統控制通脹的政策都屢屢失敗。直到保羅·沃爾克被任命為美聯儲主席,並在1980年將聯邦基金利率提高到20%之後,通貨膨脹才開始下降。他大舉推高利率,僅在6個月內就將利率提高了10%;以此,美國通脹降低10%也讓失業率高達10%。

供應中斷據説是暫時的,通貨膨脹率很快就會下降。但是密歇根大學的調查證實,供應短缺是重要因素,而這些短缺在提高通脹預期方面僅僅發揮了最初的作用。在過去9個月裏,有一半的消費者提到了短缺因素;儘管如此,短缺現在不再與更高的通脹預期聯繫在一起。

消費者很快接受了通貨膨脹有多種原因的觀點,他們將美國聯邦政府支出的增長和美聯儲擴張性貨幣政策作為雙重驅動力。疫情期間轉移支付和救濟支付使家庭收入顯著增加。收入的增加意味着家庭預算可以輕鬆承受更高的價格。這些轉移對許多家庭來説意味着生存,有些家庭的資金很快就會耗盡。大多數工人仍有工作,並增加了支出。這些刺激資金中有很大一部分被納入了他們的儲蓄和儲備,這將構成對價格上漲更持久的因素。

密歇根大學消費者信心調查的其他幾個相關發現也與此相關。儘管消費者,尤其是在45歲以下的消費者,越來越多地預期通脹會上升,但他們也預計就業市場會強勁,工資也會上漲。未來一年,工資上漲將繼續減少物價上漲的阻力,企業輕鬆提高銷售價格的能力將繼續減少他們應對工資上漲的阻力。因此,一個自我延續的工資-價格螺旋式通脹的基本要素現在已經就位:伴隨着工資上漲的通脹不斷上升。

美聯儲面臨着平衡通脹和失業的艱鉅任務。當消費者最近被問及哪個是國家面臨的更重要的問題時,近九成的人認為是通貨膨脹。當消費者被要求用自己的語言描述最近他們的財務狀況如何變化時,最常見的抱怨是:通脹不斷上升導致生活水平下降。飆升的汽油、食品和住房價格迫使幾乎所有的家庭都要經歷一個痛苦的過程,來決定他們需要購買的哪些東西。

重要的是,今天的大多數消費者並沒有經歷20世紀70年代的加速通貨膨脹。大多數人個人只經歷過非常低的通脹,以及幾次短暫的油價飆升。這種經驗的缺乏放大了他們對目前普遍存在的高通脹率反應的缺點。早期通脹時代的另一個關鍵特徵是通脹經常出現短暫逆轉,隨後又出現新的峯值。預計未來幾個月也將出現同樣的模式。

大多數消費者希望政府採取政策措施抑制通貨膨脹。事實上,預期美聯儲加息的消費者比例達到了過去半個世紀以來的最高水平。鑑於聯邦基金利率在接近零的水平徘徊了很長一段時間,這並不是一個很難做出的決定。  或許更令人驚訝的是,美聯儲在3月份加息25個基點的幅度太小,不足以發出積極防範通脹飆升的信號。 相反,它暗示勞動力市場將繼續強勁,通貨膨脹率將繼續上升。

全球經濟面臨衰退風險

以美聯儲政策為風向,全球央行面臨一項艱鉅的挑戰——即在不導致經濟陷入衰退的情況下收緊貨幣政策,使通脹降温。加拿大央行和新西蘭聯儲則為美聯儲提供了例子——22年來首次加息50個基點;美聯儲下個月很可能自2000年5月以來首次將加息50個基點,並開始削減資產負債表。

美國銀行報告稱,基金經理對經濟增長前景的看法是有史以來最悲觀的,而摩根大通則增加了貸款損失準備金,以免受經濟惡化的影響。

image.png

與此同時,聯合國警告稱,隨着大宗商品價格飆升,發展中國家將面臨一場“完美風暴”,世界貿易組織(WTO)下調了對全球貿易增長的預測,谷歌上“衰退”一詞的搜索量也出現飆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已經表示,俄烏戰爭使其下調今年對143個經濟體的預測,這些經濟體佔全球GDP的86%。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Kristalina  Georgieva表示:“我們面臨着一場又一場的危機。”

彭博首席經濟學家Tom Orlik稱:  “對於全球經濟來説,戰爭和疫情的綜合影響將是經濟增長放緩、通脹上升和不確定性增加的一年。全球經濟要進入衰退,我們需要看到更多的衝擊。俄羅斯切斷歐洲的天然氣供應,這些都是可能的催化劑。”

但也有理由認為,至少對富裕國家來説是有彈性的。摩根大通上週發給客户的一份分析報告顯示,由於疫情時期的刺激措施,發達市場家庭的儲蓄仍佔收入的11%至14%。

家庭槓桿率處於幾十年來的低點,在勞動力市場趨緊的情況下,收入正以每年約7%的速度增長,這是今年下半年可能經濟出現反彈的催化劑。在美國,上週有關零售銷售和消費者信心的報告給人們帶來了希望;儘管價格受到衝擊,但消費者沒有縮減支出。

倫敦對衝基金和諮詢公司Eurizon SLJ Capital負責人Stephen  Jen稱;“我認為全球經濟放緩的理由比重新加速的理由更多。然而,它是否會陷入衰退是完全不同的事情,這只是因為世界各地防疫的減弱應該釋放出巨大的被壓抑的需求,幫助抵消很大一部分不利因素。”

不過,這種穩健性將受到考驗。

一個危險是,隨着經濟走弱,通脹被貨幣政策無法解決的供應鏈問題所驅動,政策制定者會從落後於通脹形勢轉向過度緊縮政策。美國銀行調查的基金經理認為,政策失誤的風險為83%。

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高級研究員Karen  Dynan表示:“我們預計經濟增長將大幅放緩的原因是,各大央行需要從目前非常寬鬆的狀態收緊政策,以應對金融環境將收緊,最終抑制需求。”

Dynan估計,今明兩年全球經濟增速將放緩至3.3%;2021年的增速為5.8%。她稱,大型發達經濟體今年將只會適度擴張,並在2023年進一步放緩。大型新興市場面臨着“截然不同”的前景,例如印度經濟前景正在改善。

今年全球環境的瞬變讓政策制定者措手不及。白宮首席經濟顧問Brian Deese上週表示,美國面臨很多不確定性。

此前,智通財經報道,高盛預計,美國未來兩年經濟收縮的可能性約為35%。美國經濟想實現所謂的“軟着陸”可能很困難,因為從歷史上看,美國工人與崗位之間的數量差距的大幅下降只發生在經濟衰退時期。Hatzius稱:"從表面上看,這些歷史模式表明美聯儲面臨着軟着陸的艱難道路。"

美銀調查並不認為經濟衰退可以治癒當前的通脹弊病;債券市場也在強調這一點。 短期利率期貨的曲率提供了最精確的商業週期指標之一。 人們的預期已轉向更為迅速的貨幣緊縮,同時明年下半年將降息——即債券市場人士認為,美國經濟衰退將在明年年中開始;但這並未緩解市場通脹預期,相反,通脹預期已悄然升至週期高點。

image.png

各大央行更激進的反通脹政策舉措可能會引發一些爭議;儘管如此,他們是需要的。亞當•斯密的傳奇之作《看不見的手》描述了個人如何為自身利益行事,從而為整個社會創造意想不到的好處。  不幸的是,全球現在面臨的潛在通脹之手,可能會把利己的決定變成整個經濟的損失。

編輯/Viola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