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瞄准人才与技术,这些收购案成就特斯拉万亿美金市值之路

瞄準人才與技術,這些收購案成就特斯拉萬億美金市值之路

汽車之心 ·  2022/04/17 09:16

從汽車製造、自動駕駛到電池生產等關鍵領域,特斯拉每一次收購都是奔着解決實際問題、獲取技術人才並最終實現內部化生產降本增效去的。

汽車科技領域最不缺的就是投資,動輒數千萬甚至上億美元的投資併購,實屬家常便飯。

事實上,智能電動汽車的領頭羊特斯拉,在從稚嫩走向強大的過程中,也經歷過買買買的過程。

特斯拉與蘋果的併購策略比較相似,專注收購中小型技術公司,通過全資收購的方式獲取技術和人才。

與此同時,特斯拉又有着內部化生產降本增效的宏大圖景——在汽車製造、自動駕駛以及電池生產等關鍵領域一步步提高壁壘,不斷加固自己的護城河。

特斯拉併購策略 通過整體買進獲取人才和技術

蘋果作為智能手機時代的王者,一直走在技術和時尚的前沿。

特斯拉在電動汽車行業的領頭羊地位也是有目共睹,人們也經常將特斯拉比作「汽車中的蘋果」。

特斯拉與蘋果不僅是各自領域內的佼佼者,就連在併購策略上,二者也非常相似。

蘋果 CEO 庫克曾説過,「我們主要對能夠補充蘋果產品的技術類小型創新公司感興趣」。

特斯拉也有類似偏好。

細數下來,特斯拉已經收購了 10 多家公司:從 2015 年的衝壓件製造商 Riviera Tool,到 2021 年的電池負極材料技術初創公司 Sillion,以及為獲得電池陰極技術收購加拿大公司 Springpower International。

圖片

有趣的是,與蘋果一樣,特斯拉並不經常對外宣告這些併購行為。

蘋果在併購方面採用小額交易策略,這種策略可用一個詞精準概括:Acq-hire,簡而言之,就是以收購人才為目的的併購。

特斯拉收購的公司也多為初創小公司,對於收購金額、過程都非常保密。

在多數情況下,特斯拉從不大大方方宣告這些收購消息,總是悄悄的完成收購,見諸報端的也多是已經完成收購的推測。

圖片

特斯拉在 2016 年宣佈以 26 億美元收購太陽能電池板公司 SolarCity 是一個例外。這起收購案還因為特斯拉與股東們的利益糾葛鬧上了法庭,馬斯克甚至為這起收購案出庭辯護。

像這樣人盡皆知的收購終究是少數,而多數情況下特斯拉還是私下進行,外界對於收購過程、金額甚至是否完成收購都要靠各種消息推測。

另一個特點是,特斯拉大部分收購標的都是中小公司,看中的就是人才和技術。

説白了,利用收購這個手段合法佔有人才和技術,迅速壯大自身實力。

特斯拉併購三階段

在併購對象上,特斯拉基本遵循汽車製造、自動駕駛、電池生產製造這一路線。

在那些對於業務發展非常重要但一時之間難以有所突破的領域,特斯拉通過併購逐步獲取相應人才和技術,夯實基礎。

這也正是特斯拉收購之路的三個主要階段:前期是汽車製造相關的技術,繼而是自動駕駛和人工智能,再延續到電池生產製造。這也暗合了電動汽車發展的階段性特點。

(1)2015—2017 年:重點在於確保獲取汽車生產製造技術

2015 年,特斯拉首先收購了衝壓件製造商維埃拉模具公司 Riviera Tool,以提升電動車產能。
這是特斯拉自 2003 年成立以來的首次收購,特斯拉業務也擴展到了密歇根州。

當時,特斯拉正處於擴大產品產能提銷量的當口,這一年特斯拉在售的只有 Model S 車型,Model X 則計劃在當年第三季度開始出貨,Model 3 則計劃在 2017 年推出。

Riviera Tool 是一家生產用於衝壓金屬零件的工具和模具的公司,可為特斯拉在加州佛裏蒙特工廠供應衝壓件,拉昇特斯拉產能。

特斯拉也確認了這一收購,並將維埃拉模具公司 Riviera Tool 重新命名為特斯拉工具與模具工廠(Tesla Tool and Die Factory),但特斯拉並未透露交易價格。

收購前,Riviera Tool 不僅是特斯拉的零部件供應商,其客户還包括底特律的通用、福特、克萊斯勒以及寶馬、日產和戴姆勒等車企。

收購完成後,裏維埃拉完成與其他客户的訂單之後,就開始專注服務特斯拉。

為了提升 Model 3 產能,特斯拉在 2016 年收購了德國自動化生產公司Grohmann Engineering

被特斯拉收購後,Grohmann 更名為特斯拉 Grohmann Automation,Grohmann Engineering 創始人克勞斯·格羅曼(Klaus Grohmann)也隨之加入特斯拉,擔任新成立部門「特斯拉德國先進自動化」的主管。

當時,Grohmann Engineering 已有 700 名員工。

時任特斯拉 CTO JB·施特勞貝爾(JB Straubel)也表示,德國的工程人才儲備龐大,也是特斯拉決定在德國展開投資的重要因素,此次收購完成後會擴大 Grohman 的團隊至 1000 人。

圖片

馬斯克對於這次「特斯拉歷史上首筆重大交易」很是看重。他表示,「自動化是特斯拉未來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

通過收購「用於生產機器的機器」,特斯拉再次將業務擴展到了汽車製造之鄉德國。

特斯拉認為,時值 Model 3 發售前提高汽車產量之際,自動化顯著提升生產速度和質量。

此外,馬斯克還表示,「企業的關鍵在於人,我們十分榮幸能夠留下格羅曼」,稱「他在公司是位舉足輕重的人物。」

新聞報道中稱特斯拉這筆收購價格高達 1.5 億美元。

提產能提效率也是特斯拉汽車量產的重點。

2017年11月,特斯拉收購了為工廠生產自動化設備的公司 Perbix

圖片

收購之前,Perbix 已與特斯拉合作了三年之久,負責為特斯拉生產各種自動化工具,包括生產特斯拉汽車中驅動轉子的自動化工具。

通過這次收購,特斯拉能夠在自家工廠中生產更多汽車零部件,利用高度自動化技術降低汽車生產成本。

這與 2016 年收購德國自動化生產公司 Grohmann Engineering 是一脈相成的邏輯。
特斯拉遭遇 Model 3 產能困境,馬斯克還曾在推特上指出過產能問題。有報道稱產能不足的一個原因是很多零部件需要人工加工,而收購 Perbix 能切實解決這一問題。

特斯拉為解決問題豪擲千金,雖然並未披露交易價格,但 Perbix 的所有者 James S. Dudley 收到了 34772 股特斯拉股票,當時價值超過 1000 萬美元。

特斯拉在發展早期專注汽車生產製造和量產方面的技術,不斷通過收購來保證量產規模,正如馬斯克曾説,高度自動化才能降低汽車生產成本。

這也是特斯拉的商業邏輯,如今在美國加州&德州、中國上海和德國柏林的超級工廠也是如此。

(2)2019年:開始專注自動駕駛和人工智能

量產車規模上來以後,特斯拉着重關注起智能化問題,Autopilot 成為特斯拉發展的重中之重。

2019 年,人工智能公司開始出現在特斯拉併購名單上。
第一家被特斯拉看上的就是自動駕駛感知創業公司 DeepScale

Deep Scale是一家擁有使用低功耗工藝實現高精度計算機視覺技術的初創公司,其 CEO Forrest Iandola認為 Deep Scale的優勢就在於感知前融合,「我們所做的是利用原始數據的前融合,做目標檢測前就進行融合」。

利用原始數據而非目標數據做感知融合,這也是 Deep Scale 最具差異化的競爭優勢。

通過這次收購,特斯拉也將 Deep Scale CEO 納入麾下,後者作為高級機器學習科學家供職特斯拉。

同時,特斯拉在技術層面與 Deep Scale 實現了前融合感知、完全自主研發感知等方面的強耦合。

在自動駕駛道路上走純視覺路線的特斯拉,收購 DeepScale 獲取技術加人才的策略真是既精確又有遠見。

目前,特斯拉 FSD 已經從美國擴展到了加拿大,馬斯克還表示年內就可以實現全自動駕駛。
從國外車主對於特斯拉 FSD 的測試來看,雖總有小問題,但測試結果屢屢讓人驚歎,特斯拉正致力於讓軟件表現得像人類司機一樣自然。

(3)2019-2021 年:專注電池生產
在 2020 年 9 月電池日上,馬斯克展示了特斯拉在電池方面的雄心,開啟了電池內部化生產的序幕。

圖片

特斯拉不僅發佈了能量密度更強、能耗更低的第三代 4680 電芯,還推出了電池物理層面的架構創新成果——CTC 技術,這項技術可以取消 Pack 設計直接將電芯或模組安裝在車身上。就在電池日前後,特斯拉還發起了五次與電池相關的併購。

頻繁的電池領域併購説明特斯拉新一步重點是電池技術創新。

2019 年初,特斯拉宣佈與美國電池技術公司 Maxwell Technologies 達成收購協議,以 4.75 美元每股價格收購後者,總價格高達2.18 億美元。

圖片收購完成後,Maxwell Technologies 將與特斯拉的一家子公司合併,成為特斯拉的全資子公司。

Maxwell Technologies 的亮點在於研發出了一種乾電極技術,並申請了專利。

Maxwell 的乾電極工藝提供了製造鋰離子電池的新方法,通過將混入活躍的負極或正極材料顆粒的 PTFE(Teflon)原纖維化,形成負極或正極材料的自支撐膜。

最為關鍵的是,這項技術將使電池的負極和正極不使用溶劑。傳統的鋰電池製造需使用有粘合劑材料的溶劑,常見溶劑 NMP 有毒性須小心回收,進行純化和再利用,而且還需要巨大、昂貴且複雜的電極塗覆機。

這種技術可以顯著改善電池性能,擁有更大的電池功率,未來還能進一步降低生產成本。

為獲取電池製造方面的技術,2019 年 10 月,特斯拉又收購電池生產製造商 Hibar Systems,且 Hibar Systems 生產的泵將用於為新式 4680 電芯推出的快速電池組裝流程中。

圖片

通過上述兩次收購,特斯拉不僅獲取了乾電極工藝,還擁有了電池製造技術,為電池生產內部化進一步助力。

但特斯拉並沒有止步於此,又把觸角伸向了電池材料領域。

2021 年,特斯拉又瞄準了擁有環保負極材料生產技術的Springpower International和擁有硅負極材料生產技術的初創公司SiILion

通過收購 Springpower International,特斯拉獲得一項專利,能在製造電池陰極時的用水量以及與此過程相關的成本上獲得顯著收益。

圖片

特斯拉的工程主管 Drew Baglino 曾通俗地描述過這一問題:製造陰極時,需要金屬硫酸鹽加入化學品,並注入水,發生一系列反應之後,最後得到的是少量陰極,但更多的是廢水和副產品,效益不高。

Springpower International 通過為特斯拉提供所需技術,解決實際問題,這對特斯拉生產 4680 電池量產有非常重大的推動意義。

特斯拉看上的 SiILion,研究的是一種基於「高負載硅陽極」的新型高能量密度電池化學物質,以及被稱為「包含硅顆粒的大型電池陽極」的專利。

圖片特斯拉看中 SiILion 其實也早有伏筆。2020 年九月份電池日上,特斯拉就表示新的 4680 電池會採用硅基電池陽極供電,SiILion 正好能滿足特斯拉所需。

不難看出,這幾筆電池領域收購都在為特斯拉自產 4680 電池鋪路。

目前,特斯拉已在德州安裝好 4680 電池生產線,預計於 4 月上旬開始生產。同時,特斯拉也計劃在柏林超級工廠建造一座 4680 電池工廠。

今年 3 月 22 日,馬斯克預估:2023 年電動車電池生產將面臨挑戰,電池將在未來 2-3 年內成為阻礙特斯拉發展的「限制因素」。

但隨着電池生產規模化,成本進一步降低,4680 電池將成為特斯拉新的銷量殺手。

這些收購案成就特斯拉萬億美金市值之路

從關注汽車生產製造技術到專注智能化再延伸到新能源車的心臟——動力電池領域,特斯拉每一次收購都是奔着解決實際問題、獲取技術人才並最終實現內部化生產降本增效去的。

特斯拉在成為電動汽車領頭羊的征程中一往無前,在資本市場更是如此。

圖片

去年10月25日,美國老牌汽車租賃巨頭Hertz宣佈一次性購買十萬輛特斯拉汽車,採購金額高達42 億美元,特斯拉股價當日即大幅飆升,一躍邁進萬億美金市值俱樂部。

至此全球萬億美元俱樂部成員增加至 6 名,而股價「殺瘋了」的特斯拉排名還超過了沙特阿美,位於蘋果、亞馬遜、微軟和谷歌科技公司之後。

特斯拉在資本市場創造的成績令人驚歎,同時其自動駕駛技術和生產製造能力也同樣為業界津津樂道。

新勢力車企們以及面臨轉型考驗的傳統車企,明裏暗裏都在模仿甚至複製特斯拉模式。特斯拉已經活成了智能電動汽車領域的蘋果。

專注中小型技術公司,通過收購獲取前沿技術和人才,不斷解決發展中的實際問題。

特斯拉一步步將電動汽車領域的重要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並通過規模化量產不斷放大這種技術和人才優勢,內部化生產帶來的成本效益,讓特斯拉在去年連續兩個季度成為毛利率超過 30% 的車企,在眾多車企中一騎絕塵。

隨着電池原材料價格上漲以及原材料未來有短缺可能,行業的目光再次落到動力電池領域,而馬斯克表示要在特斯拉柏林工廠建造世界上最大的電池生產廠。

當德州的電池產線和柏林共產的電池工廠開動起來時,特斯拉新的殺手鐗已經就位。

編輯/irisz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