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近期发布2021 年业绩预告,全年共实现归母净利润11.9~13.2 亿元,同比增长40%~55%;每股收益1.46~1.62 元,业绩略超预期。2022 年国内汽车销量持续回暖,公司业绩有望稳步增长。公司近日发布《2022 年员工持股计划(草案)》,有望完善激励机制,促进业绩稳健增长,利好公司长期健康发展。公司积极响应新能源及智能化等行业趋势,2021 年新能源订单占比接近20%,其中特斯拉单车价值量最高预计超过5000 元;通过收购等多种方式拓展智能座舱等新产品,未来前景可期。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3 年每股收益分别为1.53 元、1.86 元和2.21 元,维持买入评级。
支撑评级的要点
2021 年业绩略超预期,2022 年有望稳步增长。公司预计2021 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1.9~13.2 亿元,同比增长40%~55%,预计国内业务持续向好,加上海外减亏所致。2014 年起公司欧洲业务持续大额亏损,对公司业绩形成严重拖累。2020 年10 月公司发布关于实施“欧洲业务重组方案” 的公告,制定了欧洲重组方案,措施包括德国 HSB 工厂关闭、德国 HIB 工厂裁员、英国业务分步转移等,2021 年已全部实施完毕,有望持续改善公司业绩。2022 年芯片短缺有望逐步缓解,国内汽车销量持续回暖,公司业绩有望稳步增长。
发布员工持股计划,利好公司长期健康发展。公司近日发布《2022 年员工持股计划(草案)》, 2025 年考核目标包括营业收入不低于300 亿元、净利润不低于21 亿元、净利润率不低于7.0%。本次员工持股计划覆盖主要中高层管理人员及业务骨干51 人,有望完善激励机制,促进业绩稳健增长,利好公司长期健康发展。
新能源业务占比快速提升。近年来国内外新能源汽车销量高速增长,公司积极开拓相关业务,2021 年获取订单新能源占比近20%,主要客户包括特斯拉、大众、蔚来、理想、小鹏等,其中配套特斯拉单车价值量预计最高超过5000 元,将持续受益于其销量高增长。在新能源产品方面,公司在电池注塑件、饰条、热成型等领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并计划大力开拓电池盒等业务,有望助力业绩快速增长。
布局智能化前景可期。公司2021 年收购上海翼锐75%股权,有望提高智能座舱等偏软件偏电子类新产品的研发能力。公司原有产品涵盖智能座舱多个环节,加上大股东部分体外资产,未来通过上海翼锐等进行有效串联,可以形成智能座舱等集成化产品,单车价值量有望突破万元,且符合智能化发展趋势,未来前景可期。
估值
考虑海外重组等影响,我们调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 2021-2023 年每股收益分别为 1.53 元、1.86 元和2.21 元,估值处于较低水平,维持买入评级。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1)汽车销量不及预期; 2)海外扭亏不及预期;3)原材料大幅涨价。
公司近期發佈2021 年業績預告,全年共實現歸母淨利潤11.9~13.2 億元,同比增長40%~55%;每股收益1.46~1.62 元,業績略超預期。2022 年國內汽車銷量持續回暖,公司業績有望穩步增長。公司近日發佈《2022 年員工持股計劃(草案)》,有望完善激勵機制,促進業績穩健增長,利好公司長期健康發展。公司積極響應新能源及智能化等行業趨勢,2021 年新能源訂單佔比接近20%,其中特斯拉單車價值量最高預計超過5000 元;通過收購等多種方式拓展智能座艙等新產品,未來前景可期。我們預計公司2021-2023 年每股收益分別爲1.53 元、1.86 元和2.21 元,維持買入評級。
支撐評級的要點
2021 年業績略超預期,2022 年有望穩步增長。公司預計2021 年實現歸母淨利潤11.9~13.2 億元,同比增長40%~55%,預計國內業務持續向好,加上海外減虧所致。2014 年起公司歐洲業務持續大額虧損,對公司業績形成嚴重拖累。2020 年10 月公司發佈關於實施「歐洲業務重組方案」 的公告,制定了歐洲重組方案,措施包括德國 HSB 工廠關閉、德國 HIB 工廠裁員、英國業務分步轉移等,2021 年已全部實施完畢,有望持續改善公司業績。2022 年芯片短缺有望逐步緩解,國內汽車銷量持續回暖,公司業績有望穩步增長。
發佈員工持股計劃,利好公司長期健康發展。公司近日發佈《2022 年員工持股計劃(草案)》, 2025 年考覈目標包括營業收入不低於300 億元、淨利潤不低於21 億元、淨利潤率不低於7.0%。本次員工持股計劃覆蓋主要中高層管理人員及業務骨幹51 人,有望完善激勵機制,促進業績穩健增長,利好公司長期健康發展。
新能源業務佔比快速提升。近年來國內外新能源汽車銷量高速增長,公司積極開拓相關業務,2021 年獲取訂單新能源佔比近20%,主要客戶包括特斯拉、大衆、蔚來、理想、小鵬等,其中配套特斯拉單車價值量預計最高超過5000 元,將持續受益於其銷量高增長。在新能源產品方面,公司在電池注塑件、飾條、熱成型等領域具有較強的競爭力,並計劃大力開拓電池盒等業務,有望助力業績快速增長。
佈局智能化前景可期。公司2021 年收購上海翼銳75%股權,有望提高智能座艙等偏軟件偏電子類新產品的研發能力。公司原有產品涵蓋智能座艙多個環節,加上大股東部分體外資產,未來通過上海翼銳等進行有效串聯,可以形成智能座艙等集成化產品,單車價值量有望突破萬元,且符合智能化發展趨勢,未來前景可期。
估值
考慮海外重組等影響,我們調整盈利預測,預計公司 2021-2023 年每股收益分別爲 1.53 元、1.86 元和2.21 元,估值處於較低水平,維持買入評級。
評級面臨的主要風險
1)汽車銷量不及預期; 2)海外扭虧不及預期;3)原材料大幅漲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