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调研纪要| 如何看待中央收储冻肉以及对猪周期影响

調研紀要| 如何看待中央收儲凍肉以及對豬週期影響

富途資訊 ·  2022/03/03 22:47

1、啟動收儲的背景:

最近豬價比較低迷,年後豬價跌到12.5元/公斤的水平,且維持該價位維持了半個月。而且豬價的下跌速度也超預期的快,從2月初的14元/公斤跌到12.5元/公斤,半個月的時間下跌了2元/公斤。其結果是豬糧比價跌至4.98。

按照發改委數據,最新豬糧比價跌破5,為4.98(生豬價格是按照生豬出場價,市場上實際價格更低一點),所以目前生豬養殖虧損狀態可能比發改委估計更為嚴重。

此外,飼料原料價格的上漲也加深了虧損幅度。按照個人判斷,飼料原料中的豆粕價格上漲導致生豬養殖成本提升0.4元/公斤;飼料原料中的玉米價格上漲帶動生豬養殖成本上漲1.5-2元/公斤;因此整體飼料原料價格上漲帶動飼養成本上漲2-3元/公斤(與非瘟以前對標)。

因此,生豬養殖面臨豬價下跌,原材料上漲的雙面擠壓,現在12.5元/公斤的豬價對於很多養殖主體來説已經進入深度虧損狀態且持續了很久。雖然一些養殖主體出現了抗價的情緒,但效果並不好。

2、關於本次收儲的評價:

收儲更多在情緒面上起到作用,實際上不改變供需關係。發改委明確發佈3月3日和3月4日累計收儲4萬噸凍肉。但按照全國全年5500萬噸的豬肉消費量(每月約460萬噸豬肉消費),收儲4萬噸只佔一個月消費量的0.87%,並不能明顯改善供需關係,更多的是起到一個信號、情緒上的作用,影響市場預期。

3、歷史收儲政策梳理:

2009年第一次出臺收儲政策,截至目前已經經歷了4次大變化,盈虧平衡點的豬糧比價也在不停調整,但最終的都是通過收儲、放儲,影響市場心理預期,穩定價格、穩定產能。

1、因為2006-2007年豬價暴漲,產能迅速漲至過剩,導致2009-2010年豬價跌到虧損狀態。於是,2009年農業部等6個部門發佈《防止生豬價格過度下跌調控預案》,主要關注生豬價格過度的下跌。

2、2012年修改為《緩解生豬市場價格週期性波動調控預案》,不僅防止過度下跌也防止過度上漲,當時豬糧比價的盈虧平衡點定為6:1。

3、2015年重新進行修訂,《緩解生豬市場價格週期性波動調控預案(修訂版)》,調整了豬糧比價,盈虧平衡點的豬糧比價調整為5.5-5.8,且加入了能繁母豬存欄量的指標。

4、2021年新出台《完善政府豬肉儲備調節機制 做好豬肉市場保供穩價工作預案》,對不同區間設置了更為明確的預警級別,調控精準性更強,比如現在豬糧比低於6:1時發佈三級預警,連續三週豬糧比在5-6:1發佈二級預警(視情況啟動收儲),豬糧比低於5:1,發佈一級預警,直接啟動收儲。

4、收儲政策與豬價關係

通過對過往的收儲情況梳理,每當達到指標預警後都會嚴格的啟動收儲,但每次收儲量級都不大,通常一次收儲在5萬噸以下,所以第一批的4萬噸收儲屬於較高的量級。每次收儲,豬價都會發生短期(政策啟動後1-2周)回調,但無法改變供需關係,之後的價格走勢仍然會由供需關係來決定。

5、豬價行情判斷

供應峯值還未到來,上半年價格可能依然維持低位。因為2021年5、6月是產能峯值,所以2022年上半年供應峯值還沒有到來(按照10個月的滯後期),供應峯值應該會在今年4、5月來臨。

能繁去化幅度已有,下半年價格趨勢性向上,週期拐點或將來臨。2021年7月產能開始調減,截至目前已經超過6個月了,產能調減的幅度已經達到5%-6%,所以今年下半年就能看到供應調減的效果了。

情緒或將導致產能調減有變弱風險,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今年飼料原材料上漲、發改委收儲等事件對養殖主體心理預期的影響,是比較大的不確定性因素,大家對於豬價預期已經比較樂觀了,能會削弱主動去產能動力,影響產能去化程度,從而影響新一輪週期開啟的時間點,所以最近需要重點關注的是大家的情緒、預期,這將是影響豬價行情的關鍵。

【QA環節】

Q:收儲的盤子有多大?中央和地方分別有多少庫存力來支撐收儲?若這一波收儲後,豬糧比價仍然比較高,會不會繼續持續收儲?

A:總的盤子目前沒有任何官方數據發佈出來,但從歷史上這些豬週期收儲的量級可以判斷,預計中央級儲備的總量級在20-30萬噸,地方的總量級可能高一些,但是不會超過50萬噸。地方因財政壓力,不會把儲備庫全部填滿,所以可能也只收儲20多萬噸左右。

如果豬價繼續維持低迷態勢,國家一定會繼續維持收儲,下次收儲的時間有可能在4月份、5月份前後,因為根據市場供需關係判斷,4月份可能是壓力最大的時間點。而且現在才收儲了4萬噸,從儲備能力來看還有很大的收儲空間。

Q:除了收儲之外,還有其他政策,提振豬價嗎?歷史上有沒有比較成功提振豬價的案例?

A:歷史上有能繁母豬補貼政策來提振豬價。當時的政策文件是隻要養一頭母豬補貼100元,但這個政策在當時存在很多爭議。爭議的點主要在:1)對於小養殖户要確定能繁母豬的真實數量比較難;2)一頭能繁母豬補貼100元額度偏小,對信心的提振作用較弱。後來在2013、2014年前後能繁母豬補貼政策也取消了。其他提升養殖户信心的政策基本沒有,因為最終價位還是由市場真實的供需關係決定。

Q:因為非洲豬瘟帶來很多剛性成本的提升,所以豬糧比價理論上要比之前週期要更低,您認為現在仍然以5:1-6:1為預警區間,這個界限是否合理?未來隨着糧價的上漲,會不會越發不合理?

A:按照現在的生豬養殖成本來看,我認為盈虧平衡點的豬糧比價是偏低的,因為現在的豆粕和玉米的價格上漲較快導致養豬成本提升很多。

Q:收儲的凍肉,有沒有明確的利好企業,收儲來源主要是哪些?

A:存儲的企業一般是找一些地方屠宰企業,國儲方面國家在一些地方有國家儲備庫。國家儲備庫直接去市場上收凍肉,進入國家儲備庫。更多的情況是國家委託大型屠宰企業來存儲凍肉,肉是國家的,冷庫是屠宰企業的,國家給予一定補貼。

Q:收儲價格大概為多少?

A:一般按照市場價。現在政策規定競價交易,政府發佈通知之後大型屠宰企業去網上競價,這個競價也反映了大家對後市的預期,企業覺得這個價格合適就會去交易,價格太低收不上來。

Q:凍肉和現在市場上的豬價價格一樣嗎?

A:以鮮肉的形式收上來放進冷庫。政策規定產品必須是收儲交易日之後生產和加工的產品。從目的性來説,國家收儲凍肉的目的是為了改變鮮肉市場的供需關係,所以收的時候肯定是鮮肉的形式。

Q:在目前豬糧比的情況下,12.5元/公斤的豬價是不是很難繼續下降了?

A:不能這麼説。收儲不能從根本上改變市場的供需關係,只是短期從心理上(一週或半個月)有影響,長期來看影響不明顯。從歷史上看,在嚴重供過於求的狀態下即使啟動收儲政策價格該下跌的趨勢還是不會改變。所以12.5元/公斤的價格是有進一步下跌的可能。

追問:價格有可能突破去年10月份的那個低點嗎?

A:可能性不大,因為去年10月份那個低點不是一個真實的市場供應關係的價位表現。那個低點是由市場(悲觀)情緒疊加帶來的超預期下跌,今年如果沒有情緒的疊加僅在供需關係的影響下是不會出現去年10月份的低價位。跌到11元/公斤左右是有可能的,但是跌到10元/公斤左右有很大難度。

Q:什麼時候會被動去產能?若4-5月份豬價壓力還比較大,會不會引發一輪被動去產能?

A:我認為從不同的規模來看,現在產能去化的主體以小規模養殖户為主,大型企業實際的產能去化還比較小。現在還沒有到被動去產能的時間點,因為過去兩三年(尤其2020、2021年)養殖户盈利可觀,只要過去這兩年沒有大幅度擴張,那目前的現金流不會出現大問題。即使現在進入今年3月份,開始深度虧損,但是我認為很多養殖户的還沒有把前兩年賺的錢虧完,所以現金流這塊問題不大。但是對於之前擴產能的養殖户來説,再虧損一段時間可能有一批這樣的養殖户會被動的去產能,這部分所佔比例在20%-30%左右。但是即使是20%-30%,有可能影響也不會小,因為這部分羣體的的產能規模不小(主要是由於前期在擴產能)。

Q:這一輪週期農業部公佈的能繁母豬數據,去化幅度為7個點左右,很多專家的數據庫顯示去化了15-20個點,怎麼判斷數據的可靠性?根據什麼判斷行情見底了?或者產能去化見底了?

A:渠道很多,比如第三方機構的數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等,很難評估哪些數據更可靠,但是將同一個渠道的數據拿去縱向(和歷史數據)對比是有意義的,橫向的比較很難説誰準誰不準,而且也沒有意義。

Q:只看國家統計局的數據的話,您認為這一輪從高點累計去化多大的幅度意味着週期的反轉?

A:從國家統計局數據來看,從4500多萬頭降到目前不到4300萬頭,差不多6%的去化幅度了。我認為對於國家統計局數據而言,下降10%左右是一個很大的降幅,達到這個產能的去化幅度我認為要開始反轉了。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