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一周策略:​「稳增长」行情仍在途中,继续把握​「开门红」反弹

一週策略:​「穩增長」行情仍在途中,繼續把握​「開門紅」反彈

券商中國 ·  2022/02/21 07:38

來源:券商中國

作者:楊喻程

Image

中信證券:政策底、市場底與情緒底得到確認

中信證券認為,穩增長政策全面加碼,服務業紓困補齊「短板」,政策的加碼推動行情擴散,投資者集中減倉和調倉接近尾聲,「三底」已依次確認,堅守穩增長市場主線積極佈局。

首先,近期穩增長政策涉及面不斷擴大,製造業升級和新基建助力投資穩中有進,服務業紓困舉措精準指向消費短板,未來政策不斷細化有望推動消費更快企穩。

其次,前期穩增長主線更聚焦於低估值的傳統行業,政策擴散後預計穩增長主線將更加多元,穩增長主線中價值與成長風格更加均衡。

最後,節後第二週市場流動性壓力快速得到緩解,投資者集中減倉和調倉已接近尾聲,海外擾動因素高峯已過,人民幣資產吸引力進一步提升,政策底、市場底與情緒底已依次得到確認。建議堅守穩增長主線,重點圍繞「兩個低位」積極佈局優質藍籌。

穩增長政策全面加碼推動主線行情擴散,政策底、市場底和情緒底已依次確認,建議投資者緊扣「穩增長」主線,重點圍繞「兩個低位」積極佈局優質藍籌。

具體包括:

1)基本面預期處於相對低位的品種,重點關注前期受成本問題壓制的中游製造,如汽車及零部件、光伏風電設備等,基本面預期仍處於低位的航空和酒店;

2)估值處於相對低位的品種,建議關注地產信用風險預期緩釋後的優質開發商、建材和家居企業,現金流明顯改善的通信運營商,新基建領域的智能電網及儲能和受益「東數西算」的數據中心和雲基礎設施,受部分龍頭下跌衝擊後的港股內容驅動的互聯網龍頭,以及具備新材料等新業務發力能力的精細化工企業。

國泰君安證券:「穩增長」行情仍在途中,價值仍將階段佔優

國泰君安證券認為,自2021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以來,「穩增長」一直是市場關注的焦點。

全球流動性拐點已現,中美貨幣政策異步窗口期正在收窄,這使得估值端不具備全面抬升基礎,故更應聚焦具備估值修復的方向。從DDM模型出發,應當重視分子端盈利反轉或邊際改善。當前以消費與基建鏈為核心的低估值板塊具備上述優勢,「穩增長」行情仍在途中。

整體來看,當前市場偏低風險偏好、經濟基本面仍未兑現之下,價值仍將階段佔優,而成長尤其是賽道型公司的機會還需要等待風險偏好的回暖。

水往低處流,按照穩增長的發力先後順序、盈利的邊際改善程度,推薦:

1)基建:煤炭/鋼鐵/交通運輸/建築/化工-基建地產/機械設備;

2)消費:農林牧漁(生豬)/家電/消費者服務;

3)金融:券商、銀行;

4)消費電子。

中金公司:穩字當先,跟蹤政策,外部風險仍需注意

中金公司表示「穩增長」臨近兩會兑現時點,外部風險仍需注意。我們再次觀察到「穩增長」政策陸續出臺。

2月14日召開的國常會確定了促進工業穩增長和服務業紓困措施,隨後幾日三大重磅穩增長文件印發。多地房地產政策也出現了放鬆跡象。「穩增長」迎來多項政策利好,但也逐步臨近兩會兑現時點。

外部風險仍需注意。我們認為3月後美聯儲大概率將開啟連續加息週期,相比2015年更類似1994年,10Y美債收益率可能並不會在3月後見頂回落,後續通脹和加息壓力依然較大,密切關注人民幣匯率走勢。同時,烏克蘭局勢日益緊張,同樣可能對全球風險資產造成新的衝擊。

當前,數字經濟政策春風勁吹,以數據中心、千兆入户、通信基站、工業互聯網為代表的數字基建方向有望迎來基本面改善。方向上,提供數據中心規劃、施工以及數據中心配套設施,如製冷、電源、發電等的供應商有望最為受益。其次,光通信供應商、綠色能源保障供應商也受益明顯。

配置方向上重點關注:

①以「東數西算」為代表的新基建;

②以銀行、房地產、建材為代表的傳統基建;

③以食品、免税為代表的疫情好轉消費復甦預期;

④以煤炭、石油鏈為代表的漲價品種。選股上注重「三低一改」,即低位、低估值、低擁擠度基礎上有基本面邊際改善預期,較高的股息率也有望提供較好的防禦性。

海通證券:價值到成長的信號:政策面和一季報業績預告

海通證券表示,①21年12月以來的調整背景和誘因類似21Q1的調整,盤面指標顯示調整已經較充分。②借鑑歷史,本輪春季行情從價值到成長的催化劑可能來自政策面和一季報業績預告。③今年類似2012年是震盪市,上半年最好窗口期是穩增長型春季行情,短期金融地產佔優,未來有望切換至新基建的新能源和數字經濟。

廣發證券:繼續把握虎年「開門紅」反彈

廣發證券表示,虎年「開門紅」有望延續,當前仍然是穩增長較優,疫後復甦邏輯持續演繹,但成長的勝率也在改善。A股22年在盈利下行和美債中樞抬升的背景下低PEG策略將佔優。

3大因素的變化繼續支撐節後A股開門紅。中期而言A股依然面臨兩大核心矛盾的考驗:美聯儲較快節奏加息+縮表、中國穩增長的兑現效果。美債利率影響成長風格、穩增長影響價值風格,我們預計當前至兩會期間穩增長政策仍將密集驗證,但社融拐點T3右側低PEG成長的勝率在逐漸改善。

從3大行業比較方法的交叉驗證來看,當前低區「穩增長」主線的行業最優。關注穩增長+ PEG合意的成長+疫後復甦,繼續高區-低區均衡配置:

  1. 低區「穩增長」和「雙碳新週期」的交集(地產、建材、煤化工);

  2. PEG逐漸合意的科技賽道股(新能源整車、風電光伏、數字經濟);

  3.  疫後服務消費修復(酒店、航空)。

興業證券:修復進行中,結構如何配置?

興業證券表示,年初以來市場持續調整,當前修復窗口已經到來:一方面,「新半軍」等熱門賽道已在底部區域,並逐步開啟反彈。年初以來高景氣、硬科技成長賽道大幅調整。

一方面是美聯儲加息甚至縮表擔憂升温、美債利率大幅上行、美股尤其是科技股大跌,持續拖累國內風險偏好。而當前市場對美聯儲加息的恐慌已有所緩解,近期3月加息50bp的預期大幅回落、美債利率衝高回落,對國內的影響也將減弱。

另一方面,國內機構擁擠度高,市場微觀結構較差,也導致景氣成長賽道調整尤為顯著。但當前「新半軍」等擁擠度已回落至低位,估值性價比也顯著提升。其中,龍頭股率先企穩回升是「新半軍」重歸上漲的先行信號,當前新能源、半導體龍頭與非龍頭比較走勢已經處於回升階段,板塊底部特徵顯現。

此外,部分投資者擔心「新半軍」長期景氣度惡化,但當前不論是新能源、半導體還是軍工,其2022年預測淨利潤增速仍在40%以上,高景氣趨勢不變。

另一方面,「穩增長」也未到右側,「mini版2014」將繼續演繹。去年底以來我們將「穩增長」板塊放在首推,至今相對收益顯著。近期不少投資者擔心「穩增長」進入右側,板塊也出現波動。但參考過去五輪「穩增長」的經驗,市場對於政策放鬆的預期從來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一個從「預期升温」到「將信將疑」再到「最終相信」的、量變到質變的過程。

投資策略:把握金融地產等低估值修復,同時逢低佈局「小高新」。長期,聚焦科技創新的五大方向。

1)新能源(新能源汽車、光伏、風電、特高壓等),

2)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5G等),

3)高端製造(智能數控機牀、機器人、先進軌交裝備等),

4)生物醫藥(創新藥、CXO、醫療器械和診斷設備等),

5)軍工(導彈設備、軍工電子元器件、空間站、航天飛機等)。

華西證券:反覆磨底更堅實,中長期處於戰略配置期

華西證券表示,中長期看,A股處於戰略佈局階段,當前A股反覆震盪磨底,帶來的是佈局機遇。

其一,市場情緒經過近兩個月的釋放,A股風險已經得到較充分釋放,當前A股整體估值合理,部分行業估值性價比也有所提升;

其二,當前正處於寬貨幣向寬信用傳導期,房地產、消費、基建投資等多方面逆週期調控政策加快落地有助國內增長逐步企穩;其三,從企業年報預告看,高景氣科技製造行業仍具備較高盈利能力,近期前期大幅調整的成長板塊也出現了超跌後反彈的跡象。

配置上,關注兩條投資主線:

一是政策「穩增長」配置品種,如「銀行、地產、建材建築」等;

二是受益提價(漲價)預期的,「食品飲料、養殖、農產品」等。

國盛證券:穩增長行情的下一階段,如何排序?

國盛證券認為,過去3個月時間內,穩增長作為最明確的主線,相關的板塊均普遍修復,從基建、地產到金融,在過去一段時間內都有不錯的表現;而另外一邊,高景氣賽道跌幅則普遍達到20%。

經過近3個月的迴歸後,本輪價值/成長比早已突破疫情後的通道,回升的力度與持續性均超過前幾輪。從指數比價來看,價值-成長比已經接近過去10年的中樞,而距離5年中樞仍有15%左右的空間。

在經過一輪整體修復後,我們認為下一階段穩增長內部排序:基建鏈>地產開發商>銀行>地產後週期。

1)無論是短期政策實際傾向,還是中長期的高質量發展訴求,新老基建都是穩增長政策最大的着力點,基建鏈確定性最高;

2)當前地產整體向上驅動力略顯不足,前端銷售低迷,但伴隨多地降低首套房貸利率及首付比例,地產寬鬆預期持續升温;

3)銀行有望跟蹤信貸放量以及信用風險改善繼續修復,但製造業景氣度依舊在低位,短期實體經濟疲弱可能對銀行股估值造成一定壓力;

4)保交付、防風險下今年竣工景氣有望維持,後周期板塊跟隨地產股變動。綜合來看,隨着穩增長逐漸邁向兑現階段,一季度後半段板塊內部排序大概率為:基建鏈>地產開放商>銀行>地產後週期。

策略建議與行業推薦:

(一)信用條件走寬趨勢得到確認,政策力度持續升温,穩增長依舊是Q1最大的貝塔主線,繼續推薦優質銀行與國企開發商、建築/建材;

(二)市場情緒有望持續回暖,推薦新基建發力方向的通信、數字經濟概念催化下的計算機;

(三)地產週期中估值相對低位的家電,以及困境反轉概念的旅遊出行。

山西證券: 全球避險情緒升温,賽道股集體回暖

山西證券表示,宏觀經濟層面,當前市場的不確定性主要來自海外,

一是,美國FOMC會議紀要表述相對市場此前的預期偏鴿,帶動全球資產價格調整,而美國通脹數據短期內改善的概率不大,美聯儲開啟加息進程仍有可能對處於高位的資產產生衝擊,使泡沫被動擠出;

二是,俄烏衝突反覆發酵,促使全球避險情緒上行;

三是,英國及歐洲央行連續釋放偏鷹信號打破此前市場預期。

綜合來看,海外流動性回收在即仍為確定事件,整體節奏前緊後趨鬆,須重點關注全球特別是新興市場國家金融環境的邊際變化,地緣政治風險全面爆發的概率有限,但消息面上的反覆發酵或會持續衝擊全球市場情緒。

國內方面的確定性相對較強,在通脹壓力邊際趨緩的背景之下,我國一、二季度依然有望維持較優的流動性環境,上半年再降息可期,而結構性貨幣政策的加碼有望帶動數字經濟、擴內需、能耗雙控等概念持續火熱。

目前A股市場量能略顯不足,風格尚不明朗,消息面對於板塊表現的影響更加明顯且頻繁,我們認為,這主要是因為投資者對於未來市場走勢的判斷存在較大分歧。

在當前海外不確定性風險持續上行,國內持續加碼寬鬆穩增長、對衝經濟下行壓力的背景之下,我們建議短期內關注疫情擾動消退以及穩增長調整中預期有望修復的部分低估值板塊,同時側重在經濟下行環境之中具有較優防禦能力的價值藍籌標的。

中長期來看,我們建議投資者持續關注三個方向。

消費板塊:醫藥、消費升級。長期優質賽道:碳中和、科技創新、新基建。穩健底倉品種:大金融。

浙商證券:預計4月迎來成長階段反彈

浙商證券表示,成長股的反彈窗口或是3月下旬至4月。原因在於,一則,宏觀視角,4月是美聯儲加息預期的邊際緩解窗口;二則,中觀視角,2022年一季報預告的陸續披露有望提振市場情緒。從宏觀視角來看,4月是美聯儲加息預期的邊際緩解窗口。

回顧12月中旬以來創業板的調整,我們認為主要擾動因素在於分母端,也即美債收益率上行和美聯儲加息預期。展望後續,以上半年為觀察維度,4月是美聯儲利率決議的邊際緩解窗口。與此同時,12月中旬以來A股成長股風險已經有所釋放,隨着3月美聯儲利率決議落地,4月有望迎來風險偏好的階段修復。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於2019年至2021年,以2-3個季度為觀察維度,我們認為2022年「三低」配置仍具比較優勢。

針對低估值、低股價、低持倉的「三低」板塊,自上而下考察基本面的邊際變化,我們梳理出穩增長、出行鏈、高股息等配置線索,結合行業觀點相關公司有:

穩增長:興業銀行、南京銀行、平安銀行、保利發展、招商蛇口、萬科A、中國能建、中國鐵建、索菲亞等;

出行鏈:白雲機場、中國國航、南方航空、上海機場、錦江酒店等;

高股息:大秦鐵路、山東高速、招商公路、中國移動、中國聯通等。

編輯/tina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