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人民币中间价报6.3664,上调17点

新浪財經綜合 ·  Feb 14, 2022 09:22

  2月14日,人民币中间价报6.3664,上调17点,上一交易日中间价报6.3681,在岸人民币上一交易日收报6.3592。

  美欧紧缩预期升温 中国资产“避风港”优势凸显

  近日,欧美经济体通胀数据相继“爆表”,美联储高层释放加息信号,英国央行已率先加息。全球股市即将迎来加息“大考”。

  机构人士表示,在部分主要经济体央行政策预期趋紧的背景下,海外股市出现短期阵痛在所难免。中国货币政策以我为主、经济稳中向好叠加A股市场估值相对合理,中国资产有望成为资金“避风港”。

  业内人士看来,得益于稳增长政策力度效应或将逐步体现,本轮中美利差缩窄,对我国货币政策、债券利率影响有限。

  “虽然中美货币政策错位仍会导致中美利差逐步收窄,但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前景预期将继续吸引海外资金。”中信证券联席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认为。

  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连平表示,从中长期看,我国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的积极作用将逐步体现,全球的投资机会将更多向中国市场和人民币资产倾斜。

  IIF数据显示,今年1月,中国市场成为新兴市场资金流入的主力担当。当月,中国债券市场流入90亿美元,令新兴市场国家资金流入由负转正。IIF经济学家Jonathan Fortun表示,“我们看到,投资者正以去年3月以来最快的速度从新兴市场债券和股票撤资。但是中国债券市场迎来强势资金流入,因为市场认为中国的经济反弹速度快于其他新兴市场。”

  中金:美联储紧缩,这次来势汹汹

  本轮联储紧缩可能来势汹汹,简单以上一轮紧缩周期外推可能会严重低估紧缩的力度。当前的美国经济就像一辆高速行驶的汽车,如果不刹车,很难慢下来。往前看,美联储应尽快采取行动,比如在3月加息50 bp,并暗示年内有更多次数的加息。除此之外,美联储还应该开启“缩表”。抑制通胀最可靠办法是推高长端利率,而要达到这一目标,最有效的手段就是“缩表”。我们预计开启“缩表”的时间或在三季度,但也不排除提前到二季度的可能性。

  现阶段表现较好、受紧缩影响较小的是大宗商品。首先,美联储紧缩本身就是对经济增长强劲的确认,有利于商品。其次,过去两年全球资本开支明显放缓,疫情过后资本开支有望迎来一次全球性的同步反弹,进一步增加对商品的需求。当然,美联储紧缩会导致利率上升,抑制企业投资,但这一过程会有时滞,未必在今年上半年发生。总之,我们认为美联储货币紧缩或成为今年全球资产价格定价的主线,对于紧缩的力度,投资者切不可低估。

The above content is for informational or educational purposes only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ny investment advice related to Futu. Although we strive to ensur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and originality of all such content, we cannot guarantee it.
    Writ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