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爱普股份运作子公司天舜食品挂牌新三板:冲击北交所IPO预备军“跳板效应”已然显现

愛普股份運作子公司天舜食品掛牌新三板:衝擊北交所IPO預備軍“跳板效應”已然顯現

華爾街見聞 ·  2022/02/07 20:10

作為北交所的“預備役”,新三板市場正在受到更多企業乃至上市公司的關注。

2月7日,愛普股份(603020.SH)宣佈其控股子公司天舜(杭州)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天舜食品)提交的新三板掛牌申報材料已經獲得股轉系統受理。

申報材料顯示,天舜食品基本面已足具規模——其2021年前三季度營業收入已達為3.42億元。

在業內看來,愛普股份推動天舜食品掛牌新三板背後,或許有着推動其進一步衝擊北交所IPO的動機。

由於北交所IPO上市的先決要求是在新三板掛牌已滿一年的創新層企業,因此相關企業在衝擊北交所上市前,運作掛牌新三板成為了必要條件,這或亦將促使更多擬IPO企業選擇前往新三板掛牌。

信風(ID:TradeWind)注意到,北交所設立以來已有多家上市公司推動旗下子公司掛牌新三板,這一舉措顯然隱含了相關掛牌企業進一步衝擊北交所的可能性,而新三板市場的“跳板效應”也在逐漸顯現。

天舜食品搶灘新三板

分拆上市常態化後,一些上市公司圍繞控股子公司的資本運作正在變得愈加活躍。

愛普股份2月7日宣佈,旗下控股子公司天舜食品的新三板掛牌申請已於近日收到股轉系統的《受理通知書》,愛普股份持有天舜食品45.65%的股份。

據公開轉讓書披露,天舜食品是一家服務於冷凍飲品、烘焙及終端市場的巧克力製造商,並在杭州、上海和印尼共建有三處生產基地,年設計產能可達5.5萬噸,主要客户包括伊利、艾雪、蒙牛、達利和雀巢等食品企業。

在業內人士看來,愛普股份推動天舜食品掛牌新三板,或許為其下一步在北交所分拆上市埋下伏筆。

“無論從基本面還是從資本運作動力來看,推動子公司這個時候掛牌新三板,很有可能是寄希望掛牌滿一年併成為創新層企業後有機會分拆在北交所上市。”上海一位投行人士指出。

天舜食品的基本面的確具有衝擊北交所的發展潛力。

2021年前三季度,天舜食品實現營業税收入達3.42億元;截至2021年9月底,天舜食品歸母淨資產為1.57億元,總股本3000萬股,每股淨資產為5.23元,前三季度的每股收益約合0.34元/股。

若按靜態方式推算的0.45元全年每股收益和不低於20倍的發行市盈率估算,在股本總數保持不變的情況下,天舜食品的IPO市值約為2.72億元。

上述市值假設唯一可對照的北交所上市門檻要求除2億元之外,還需要連續兩年淨利潤不低於1500萬元(或最近一年淨利潤不低於2500萬元)且平均淨資產收益率不低於8%。

2021年前三季度,天舜食品的淨利潤為1008.80萬元,而同期的年化淨資產收益率約為10.53%。

針對上述猜測,一位愛普股份人士告訴信風(ID:TradeWind),未來是否籌劃天舜食品在北交所上市,要“視公司未來發展以及是否符合相關規定而決定”。

對如今的擬IPO企業來説,掛牌新三板無疑會為自身的上市運作增加一種潛在選擇。

“前往新三板掛牌相當於多了一個IPO的‘通路’,所以不排除更多中小規模的擬IPO企業會考慮先掛牌新三板再衝刺IPO的可能性,這時候新三板市場就成為了北交所上市的一塊名副其實的‘跳板’。”北京一家投行人士表示,“而且掛牌新三板本身不影響上滬深市場的IPO的,發行人甚至可以先申報滬深市場,沒有成功再退而求其次走北交所,或者有一些財務狀況、科創屬性並不顯明的發行人可以直接走北交所的渠道尋求上市。”

目前的確已有一些擬IPO企業在滬深市場上市失敗後,轉而選擇申報北交所IPO。例如2022年年初科創板IPO未成的創爾生物,剛剛撤回首發申報就再度發起了對北交所的上市衝刺。

北交所“跳板”兇猛

在北交所開市的數月以來,新三板市場作為北交所IPO的“跳板效應”正在逐漸顯現。

信風(ID:TradeWind)統計發現,2022年以來已有包括愛普股份、高爭民爆(002827.SZ)、亞泰集團(600881.SH)等在內的不少於5家上市公司宣佈推動旗下控股子公司掛牌新三板或掛牌事宜取得進一步進展。

在此之前,更多上市公司旗下新三板掛牌子公司更多選擇的是終止掛牌。

“最開始上新三板的時候本來是希望能夠讓股份具有流動性,但這麼多年三板市場的流動性一直沒有起來,但是掛牌新三板本身就有督導、審計等中介機構費用,所以對於公司來説也是壓力,所以之前很多新三板公司都選擇了終止掛牌。”一家此前欲摘牌的新三板公司董祕表示,“2020年開始的精選層改革本來讓市場覺得流動性有希望了,但後來效果還是差強人意的,於是很多公司就想摘牌了,有的擬IPO企業甚至由於掛牌本身影響了上市合規清理,導致其採取先摘牌、再申報的策略。”

上市公司的公告方向作證了北交所設立前的這一市場狀況。

統計顯示,2020年內涉及控股、參股子公司新三板運作的37條上市公司公告中,多達21條指向了終止掛牌,其餘13條指向精選層IPO,只有2家上市公司旗下子公司的3條公告指向了掛牌事宜。

這種趨勢在2021年被一度延續——在2021年滬深A股公司與新三板相關的的37條公告中,多達22條指向了終止掛牌,甚至有3家公司的5條終止掛牌發生在宣佈設立北交所的同年9月後。

“對於一些本來有條件衝擊北交所的選手來説,這些摘牌舉措或許是‘倒在黎明前夜’。”上述董祕指出。

值得一提的是,北交所落地的2021年9月份至當年年底,再無A股公司籌劃子公司掛牌新三板的進展公告出現,直到2022年初多家滬深上市公司披露了子公司掛牌新三板的進展。

在業內看來,未來會有更多後備隊伍加入新三板的掛牌大軍。

“考慮到門檻較低,預計籌備掛牌新三板的企業隊伍會越來越多,加上跳板效應的顯現,不排除一些優質的新三板公司也能夠享受到一定的流動性溢價效應,但與之對應的是,新三板的掛牌審核可能也會進一步從嚴。”上述北京地區投行人士表示。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