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测不准”的投资机会,怎么把握?

“測不準”的投資機會,怎麼把握?

思想鋼印 ·  2022/01/27 23:54

每一個人分析預測的結果,都體現在他們的行為上,他們的行為又改變了市場價格,也就改變了觀察結論的前提,加上每一個人都有不同的風險定價或預期收益要求,對信息的看法也不同,導致不是「price in」不足,就是過度「price in」。

測不準原理

在宏觀世界裏,路上的一輛車,一個人,一片葉子,我們既可以觀測到位置,也可以測量出動量,但在微觀量子世界裏,由於觀測行為本身會對粒子的狀態產生幹擾,所以,位置與動量兩者不可能同時測準,位置測定得越準確,動量的測定就越不準確,反之亦然。

這就是量子物理學中的「測不準原理」。

股市中的所有觀察分析都不是為了搞學術研究,而是來賺錢的,觀察分析的結果會影響投資者的預期,預期改變投資行為,行為又影響了你的觀察分析結論的前提。

某巨型公募基金經理即將離職,由於最可能接任的基金經理風格差異比較大,市場預期新基金經理將賣出前任持有的重倉股,於是率先賣出,甚至融券做空,導致股價真的大幅下跌,新的基金經理決定暫時不賣了……

這在投資中被稱為「price in」(這麼重要的概念好像沒有對應的中文,誰來創造一個?),當我們看到一條影響股價的信息時,千萬不要覺得撿到錢了,當前股價大概率已經「price in」了這條消息。

傳統的有效市場理論認為,任何影響股價的信息,都會立刻影響了股價,但實際上不可能,即使市場上所有人都知道了這條信息,也不能完全「price in」。

這正是因為「測不準原理」,每一個人分析預測的結果,都體現在他們的行為上,他們的行為又改變了市場價格,也就改變了觀察結論的前提,加上每一個人都有不同的風險定價或預期收益要求,對信息的看法也不同,導致不是「price in」不足,就是過度「price in」。所以,即使是人人都知道的信息,也不可能完全「price in」。

投資分析中一個重要的任務就是搞清楚當前基本面信息「price in」了多少,還有沒有獲利空間。

微觀世界裏的「測不準」構成的一組共扼關係是位置和動量,而在股票投資的世界裏,時間與空間也構成了一組「測不準」關係。

時間和空間,至少有一個不確定

一張債券,每一個時點(時間)都對應着一個明確的價值(空間),投資者的預期不變,所以不會對債券價格產生幹擾(不考慮基準利率),就像宏觀世界裏的物體。

股票之所以不是債券,因其所反應的宏觀經濟和企業經營的預期是不明確的,空間和時間至少有一個不確定。時間與空間,當一個量變成更確定時,會引發投資者的某些投機行為,導致另一個量變得更不確定。

茅臺,由於產量、銷量、成本、價格都是相對確定的因素,長期而言上漲空間是比較確定的,但具體如何上漲,每一年漲多少,卻是不確定的。

為什麼一個每股淨資產一百多的公司,股價是一千多?理論上的解釋這是未來自由現金流的貼現,但買的人可不這麼算的,他的真正理由是未來有人會用兩千多甚至更高的價格來買,只要預期收益率高於自己的要求,就可以了。

正是因為茅臺基本面的高度確定性,長期股價上漲空間的確定性,導致大量非長線持有投資者反而忽略經營上的信息,更關注其他短期影響股價的消息,包括但不限於:

  • 經營上的短期供需波動

  • 政策面的擾動

  • 利率流動性等宏觀環境

短期預期的擾動,讓股價的波動加劇。用那個著名的「遛狗」的例子,很多人遛狗遛到最後,反而跟着狗跑,狗就跑得更隨機,變成「狗遛人」。

空間越確定,時間就越不確定;時間越確定,空間就越不確定。所以投資不但要研究公司本身的確定性,也要研究這個投資機會,其確定性側重於時間還是空間。

「空間比時間更確定」的投資機會

去年12月份之後,豬肉價格與養豬股的股價出現了明顯的背離,肉價持續下跌,加上春節後是傳統淡季,預期也是下降的,但養豬股不少都漲了50%以上,如何理解這一市場現象呢?

「豬週期」是一個典型的「空間比時間確定」的投資機會,特點是,價格的頂部拐點和底部拐點一定會來,但不知道什麼時候來,——我稱之為「不怕他不來,就怕他亂來」。

豬週期投資的「測不準」可以從產業和股價兩個方面分析:

從產業上看,因為豬週期的肉價上漲空間大致可以確定,所以企業砸鍋賣鐵也要堅持到那個時候。如果只有一家企業這麼想,那它很可能是最後的大贏家,但如果很多人都這麼做,那結果就是誰也不退出。而週期拐點的必要條件是產能供給出清,大家都堅持的結果,只能是讓本輪週期在底部的時間非常長。

這就是空間預期過於明確,導致了時間被改變。

另一個「測不準」的角度是股價本身。

從空間上説,上一輪豬週期,肉價從最低點漲了2倍多,正邦、新希望從底部上漲7倍,牧原漲了10倍。雖然考慮到上一輪週期是超級週期,行業上有非洲豬瘟、環保因素,股價上有18年大熊市的因素,一輪正常週期漲不了這麼多(正常是肉價上漲1倍多),股價最低點算也應該有3~5倍的漲幅。

從時間上看,因為豬肉需求相對穩定,這個拐點完全視產能出清情況而定,目前市場對新一輪豬週期肉價向上拐點的預期是2022年內,最遲2023年。

養豬的頭部企業XXX,去年最低價10元,假設這一輪豬週期最低價漲3倍,就是未來能到40元,當前價格16元,如果一年能漲到就是150%的收益率,兩年漲到就是年化58%。

看上去,就算是現價買入,考慮到高波動,考慮某些企業的破產風險,其值博率也不錯,這正是股價在「Price in」這個週期的預期。

而且你不需要拿這麼長的時間,如果這一波再漲50%到24元,其股價的隱含收益仍然達到66%(一年)和29%(兩年),考慮到週期拐點總是越來越明朗,仍然符合相當一部分人的預期收益,所以看上去還有空間,並沒有完全「Price in」。

但投資沒有這麼簡單,比如有一個問題:

能繁母豬存欄同比見頂回落時點是去年3月,到了七、八月份,市場已經在預期豬週期的拐點是2022~2023年了,為什麼豬肉股的價格到了12月份才開始「Price in」這個預期,而不是更早的時間?

原因在於資金也在比較各個板塊的預期收益率,七、八月份,剛好是賽道股預期最強烈的時候,到了三季度市場的資金交易熱點又轉到了週期股上,只有到了11、12月份,市場找不到更有性價比的板塊時,豬週期的投資機會才開始浮現。

真正埋伏豬週期的資金,最早7月份就開始進場了。12月殺進來的資金,做的是沒有賽道機會時的板塊輪動,一旦股價炒上去,而肉價又繼續下行,市場又出現更好的系統性機會,資金必然果斷拋棄養豬股。

這也帶來另一個波動性的風險就是——這一波上漲的豬週期公司,並不是未來真正豬週期來臨後上漲的公司。

養豬有一個出欄的時間週期,豬價再貴,也不會賣小豬,豬養肥了,就算豬價再便宜也要賣。所以週期頂部,最好的企業是大豬佔比高的,利潤彈性大,週期底部,最好的是小豬佔比大的企業,出欄時間靠後,更有可能堅持到新一輪豬週期。

此外,在產能出清之前,市場還要警惕去年豬週期的高點加了槓桿擴產能的企業,不排除現金流斷裂,撐不到新一輪豬週期來的那一天。

所以這一波行情,資金選擇的是資金充沛、小豬佔比高或者在行業底部逆週期加槓桿的企業,迴避大豬佔比高或槓桿加在頂部的企業。

反之,如果豬週期真的來了,漲的公司跟這一波漲的不一定相同。散户出於「錨定心理」,很容易選擇上一波表現出色的企業,所以很容易在這一波最高點買牧原——被套,下一波豬週期起來後,又去買上一波漲得最好的XXXX、XXX——再度被套。

總結一下,在「空間比時間更確定」的投資機會中:

1、基於這個機會的長線會持續買入,直到將股價推到與空間和風險相對應的預期收益率水平為止,這是股價穩定上行的基礎資金;

2、一些板塊輪動的資金,會在不同板塊之間比較收益率,當市場高收益的機會較多時,就會放棄這個相對確定的板塊,反之亦然,資金的進出也放大了板塊的波動。

3、資金會把一個板塊的長線邏輯分成幾個中短線階段,以便每個階段選擇最具當前邏輯的標的,資金的進出也造成了幾個不同階段的輪動上漲。

再來看一個「時間比空間更確定」的投資機會。

時間比空間更確定的投資機會

一旦經濟下行,每年到了10月,市場就開始預期「穩增長」政策的出臺,「穩增長」板塊包括基建地產產業鏈的一系列行業,比如地產、建材、建築、鋼鐵、有色、家電、工程機械等等行業,還有一些代表新基建板塊的通信、電力等等。

由於穩增長的政策通常在前一年經濟工作會議後出總思路,兩會後密集出臺具體政策,雖然最終受益行業不止是「穩增長」相關行業,但卻是最早確定受益的行業,只是力度無法預知,所以成為一個「時間比空間更確定」的投資機會。

空間不確定的原因在於地方財政進入硬約束時代,經濟工作會議也明確提出,控制總量,調整節奏。當年的基建總量是確定的,只是提前集中到了一季度而已(還有一些是去年挪到今年的),這就導致市場基於「囚徒困境」的充分博弈,特點是多空不停轉換,其背後的投資心理我在《囚徒困境:想賺別人的錢,先來博弈人性》一文中有過分析:

「不管盤面如何強,博弈資金有明確時間節點,博弈的多空轉換非常迅速,漲得越多,跌得也越快,就連原本不是博弈的資金,也因為盤面空頭氛圍過於明顯,忍不住先賣空。」(具體過程,可以看那篇文章)

「穩增長」包括「預期」和「兑現」兩個階段,而博弈主要在「預期」階段,這個階段,從去年11月經濟工作會議之前,市場開始預期政策,到了文件出臺後,市場開始從相關文件預期未來會有哪些板塊受影響,最後到兩會結束,政策相繼出臺為止。

在這個階段,相關政策都在討論中,市場的預期總是隨着板塊本身的炒作高度不斷髮生變化,一旦炒高,投資者就會認為過度「price in」,開始降相關板塊的倉位,一旦降到某一個水平,另一些投資者又會認為該板塊「price in」不足,又開始提升倉位。

招商策略統計了過去五次「穩增長」的預期階段平均表現最好的五個行業,既有建材、家電、有色等典型的「穩增長」預期行業,也有醫藥、電子這一類與「穩增長」無關的成長性行業。

圖片

「穩增長」行業在預期階段更容易獲得漲幅,但也並非每次都是如此。而且從下面的風格勝率上看,並沒有明顯佔優的風格,整個市場在各種預期下輪流炒作各個板塊。

圖片

「穩增長」行業最終大部分漲幅都體現在預期階段,到了政策兑現的第二階段,就不再明顯,除非是預期階段漲幅不足的會出現補漲,比如2017和2020年的有色。

圖片

總結一下,「時間比空間更確定」的投資機會:

1、一旦有了相對明確的預期和時間線,市場會將相關機會的股價按照一個相對樂觀的估計一步推到位;

2、股價漲了一波後,在市場「price in」不足和過度「price in」的分歧中,出現長時間盤整,不斷有資金退出,追逐其他更明確的市場機會;

3、隨着空間漸漸明確,股價會向隱含收益迴歸正常的方向,補漲或補跌——或者又產生了新的預期,引導股價進入新一輪「price in」。

蝴蝶效應

如果一個人穿越到2021年的市場,那去年所有的投資機會對於他而言,都是確定性的機會。可如果他想參與這些機會,他的行為就會改變市場,如果他的資金量足夠大,很可能會讓市場發生非常大的變化,讓一個確定性的機會變得不那麼確定(可以看一看電影《蝴蝶效應》《黑洞頻率》)。

測不準原理的提出者海森堡説:「在因果律的陳述中,即‘若確切地知道現在,就能預見未來’,所得出的並不是結論,而是前提。我們不能知道現在的所有細節,是一種原則性的事情。」

投資者永遠在尋找確定性的機會,但總是計劃跟不上變化,原因正是在於投資者的買賣行為總會讓確定性的機會重新變得「不確定」,其中,預期收益、投資週期、風險偏好,等等,都是改變確定性的變量。

當你產生了一個預期時,別人也許正在預期你的預期,當你看到確定性的增長時,別人也許看的是增速的二階導。

當你也想去預期別人的預期,考慮增速的二階導時,這麼做的人太多,市場又會過度「Price in」。

2020年,有券商拋出了一份基於寧德時代2025年業績進行估值的預測,市場譁然,但現在看,在產業趨勢剛剛起來的時候,一把把預期打到可以預見的未來,反而是賺錢的思路。

到了去年下半年,市場已經習慣用2025年的業績給鋰電池板塊估值時,整個板塊卻開始顯示出估值持續下滑的疲態,儘管行業仍然在高景氣階段。

「測不準」原理告訴我們,確定性機會只存在於被市場發現之前,但投資決策只能基於某些確定性,如何解決這個矛盾呢?

需要你的投資決策有足夠的容錯性去適應空間和時間之一的「不確定性」。

編輯/Charlotte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