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中国最大的海鲜餐厅七欣天赴港IPO,经营256家餐厅,将炒蟹及海鲜和火锅相结合

中國最大的海鮮餐廳七欣天赴港IPO,經營256家餐廳,將炒蟹及海鮮和火鍋相結合

獨角獸早知道 ·  2022/01/13 10:07

圖片

據港交所1月12日披露,七欣天國際控股有限公司遞表港交所主板上市,招銀國際與國泰君安國際爲聯席保薦人。

公開信息顯示,七欣天最早源自於七子餐飲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於2006年6月1日,專營新香辣海蟹火鍋。
七欣天是中國領先的中式海鮮餐廳運營商。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按2020年收入和餐廳數量計算,七欣天是中國最大的海鮮餐廳,佔高度分散的中國海鮮餐廳市場總市場份額的1.2%。

七欣天提供獨特的餐飲體驗,圍繞着標誌性的「一鍋兩喫」喫法展開,並因其獨特的口味和優質的食材得以加強。
自2009年成立以來,七欣天將炒蟹及海鮮和火鍋這兩種截然不同且廣受歡迎的外出就餐選擇結合,形成一種單獨食用所無法獲得的和諧、獨特和美味體驗。通過這種特殊的用餐方式,七欣天認爲其亦能夠抓住火鍋餐飲市場未來的增長機會。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按2020年自營餐廳的收入計算,七欣天是中國第三大火鍋連鎖餐廳。

圖片
據瞭解,在港交所已經有2家已經上市的火鍋連鎖餐廳,分別是呷哺呷哺和海底撈。其中,呷哺呷哺於2014年12月登陸港交所,海底撈則在2018年8月掛牌。

而除了七欣天外,粵式火鍋連鎖店——撈王(全稱爲「撈王鍋物料理」)也在衝刺港交所上市。此前的2021年9月2日,撈王在港交所公開遞表,目前尚未聆訊。不過,撈王主打的是「粵式火鍋」,和呷哺呷哺、海底撈等的定位不同。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中國的海鮮餐廳市場由2016年的人民幣1,057億元增長至2020年的人民幣1,215億元,複合年增長率爲3.5%,預計2020年至2025年將繼續保持強勁的增長勢頭,由人民幣1,215億元增長至人民幣2,463億元,複合年增長率爲15.2%。

此外,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中國火鍋餐廳市場的收入以2.6%的複合年增長率由2016年的人民幣3,955億元增長至2020年的人民幣4,380億元,並預計以約14.2%的複合年增長率增長,並於2025年達到人民幣8,501億元。

自成立以來,七欣天主要在江蘇省及周邊地區迅速搶佔市場份額、積累聲譽並擴張餐廳網絡。截至2022年1月8日,七欣天於江蘇省的各線城市經營超過100家餐廳。七欣天亦將餐廳網絡擴展到中國其他地區。截至2022年1月8日,七欣天在中國九個省和一個直轄市的48個城市經營256家餐廳。

公司計劃於2022年開設約70家新餐廳,截至2022年1月8日,其中30家已簽訂租約但尚未開業,而七家餐廳已與出租人簽訂意向書。此外,七欣天計劃於2023年及2024年分別開設100家及130家新餐廳。

財務狀況方面,於2019年、2020年以及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九個月,七欣天稅前利潤分別達到1.17億元(單位:人民幣,下同)、2.39億元及3.31億元。

於2019年、2020年以及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九個月,七欣天的年內利潤及全面收益總額分別達到8115.7萬元(淨利率6.3%)、1.72億元(淨利率12.1%)及2.59億元(淨利率17.5%)。

截至2019年、2020年以及2021年前三季度末,七欣天的餐廳數目分別爲180家、207家和250家。報告期內,其每家餐廳的日平均收入分別爲2.21萬元、2.22萬元和2.54萬元,翻檯率分別爲2.1、2.1和2.2(次/日)。

本次衝刺港交所上市,七欣天擬將募資金額用於擴大餐廳網絡;用於加強該公司的供應鏈能力,包括資助其於沿海地區建立中央工廠以低溫儲備海鮮;以及用於營運資金以及一般企業用途等。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