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顶不住成本压力!香飘飘、茶颜悦色都涨价,网友:还是蜜雪冰城香

時代財經 ·  2022/01/05 19:00

本文來源:時代財經 作者:王言 實習生 張嚴敏

食品飲料行業的漲價潮還是延續到了2022年。

1月4日晚,“奶茶第一股”香飄飄(SH:603711)對外公告,決定對公司固體沖泡奶茶(含經典系列、好料系列)產品價格進行調整,提價幅度爲2%-8%不等,新價格自2022年2月1日起按各產品調價通知執行。

一天之後,新式茶飲品牌茶顏悅色也發佈了漲價通知,其表示,奶茶產品大部分普調1元,其中梔曉漲價2元,而悠哉悠哉、浮生半日、箏箏紙鳶本次暫不漲價,新價格的啓用時間是2022年1月7日。

從去年至今,原材料漲價的趨勢仍然在持續,並開始蔓延到終端消費市場。和香飄飄、茶顏悅色一樣,漲價已經是今年食品、餐飲企業談論經營狀況時,出現頻率最高的詞之一。

成本都在漲,賣奶茶的也坐不住了

關於漲價原因,茶顏悅色相關負責人告訴時代財經,目前通貨膨脹壓力持續上升,原物料、租金等成本都在上漲,因此在產品價格上做了上調。

“之前5年多未漲價,原因是茶顏悅色有兩個優勢:一是品牌紅利,二是依靠規模擴大帶來的採購紅利。但是這幾年大環境的通脹太厲害了,市場上原材料和其他成本逐年走高,之前積累的那些紅利也扛不住一系列的疊加成本。”茶顏悅色表示。

香飄飄在公告中也提到,漲價的原因是產品的主要原材料、人工、運輸、能源等成本持續上漲。

一個貴爲A股“奶茶第一股”,一個則是屢屢登上熱搜的“網紅”茶飲品牌,眼下香飄飄和茶顏悅色都面臨着不小的經營壓力。

2021年,茶顏悅色分別在春節期間、7月以及11月進行過三次集中閉店,其中在11月更是一口氣關閉了80多家長沙的門店。茶顏悅色創始人呂良表示,公司在疫情期間一個月虧損2000多萬元。

疫情期間客流下滑,收入下降,臨時關閉大量門店後還要繼續維持公司經營和發放員工工資,茶顏悅色部分員工的收入也因此縮水。2021年12月,一場茶顏悅色高管與員工關於降薪問題的“口水戰”被公之於衆——部分長沙員工因疫情期間工時縮減,到手工資只有2000元左右。

香飄飄也不似以前能夠“繞地球3圈”那般風光。業績顯示,2021年前三季度,香飄飄實現營收19.74億元,同比增長4.29%,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3939.55萬元,同比下滑11.45%。

疫情期間消費需求受到影響,原材料、人力等成本又居高不下,香飄飄、茶顏悅色等消費品牌正在經歷“兩頭堵”的困境。

12月23日,餐寶典創始人、餐飲分析師汪洪棟在接受時代財經採訪時表示,原材料漲價的影響已經開始從上游傳導到下游,企業成本壓力驟增,香飄飄、茶顏悅色等品牌漲價也無可厚非。

餐飲行業專家、凌雁管理諮詢首席分析師林嶽告訴時代財經,對於香飄飄等包裝食品品牌來說,其物流、原材料和人工成本一直在上漲。茶顏悅色除了受到原料、店租、人工成本的影響外,疫情也導致其客流量下滑,必須通過漲價維持或者提高利潤和客單價。“茶顏悅色本身就是比較平價的奶茶,漲價1元尚屬合理範圍。”

通脹壓力引發“蝴蝶效應”

去年以來,全球主要經濟體通脹壓力顯著上升,大宗商品普遍被波及,食品便是其中之一。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去年11月發佈的報告,在強勁需求和低收成的疊加影響下,全球食品價格指數已經攀升至10年來的最高點。

在國內,不少和大衆生活息息相關的消費品紛紛提價,涉及醬油、鹽、乳品和零食等多個品類。

從去年11月至今,包括熊貓乳品、廚邦、鳳球嘜、李錦記、恒順醋業、加加食品在內的多個調料廠商集體發出了漲價通知,漲幅在3%-10%不等,算上去年10月率先提價的海天味業,調味品頭部企業基本上都進行了漲價。

除此之外,廣州鹽業、雪天鹽業、梅花生物、蓮花健康等食用鹽和味精龍頭在今年均提高了產品的價格;火鍋食材龍頭安井、海欣,三全、天味、安琪酵母、金禾實業、卡夫亨氏也紛紛宣佈漲價;就連被稱爲“國民下飯菜”的涪陵榨菜宣進行了提價,曾經5毛錢一包的榨菜已經突破3元大關……

除了國內企業外,雀巢、可口可樂等國際化品牌也紛紛將漲價提上日程。

去年9月,雀巢首席財務官François-Xavier Roger在巴克萊全球消費者大會上表示,公司的整體定價在上行,並且“可能到2022年還會如此”。

在此前,雀巢商品整體價格的上漲已經持續了一段時間。據CNN報道,去年上半年,雀巢商品價格已經上漲了1.3%。其中,奶製品和冰淇淋平均漲幅爲3.5%,飲用水上漲1.6%。

雀巢並不是唯一一家因通脹調價的國際化公司,聯合利華、寶潔、可口可樂等跨國消費巨頭們都公佈了商品漲價計劃。

全球食品價格如同“坐上火箭”,對於這一現象,《經濟學人》稱,疫情導致的勞動力短缺和成本上漲等攪亂了食品供應鏈,極端天氣則影響了今年全球各地的糧食收成。而在國際貿易迅速重啓後,卻面臨大量物流中斷,疫情導致全球供應鏈的多個環節受阻。

“漲價也是實在頂不住的最後一步”

香飄飄作爲國內固體奶茶的龍頭品牌,在渠道上有一定的定價權,這可能是其敢於提價的底氣。

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告訴時代財經,在原材料、人工、物流等成本上漲的情況下,香飄飄只能選擇漲價,但範圍只包含固體沖泡奶茶等主力產品。“香飄飄在固體奶茶市場有一定的話語權,相比之下,其即飲類奶茶等產品發展較慢,並沒有提價的底氣。另外,香飄飄即飲奶茶本身定價較高,可能不需要通過提價消化成本的上漲。”

值得注意的是,在正式提價後,香飄飄固體奶茶的價格將與另一個現制奶茶品牌蜜雪冰城的產品價格持平,有的產品甚至後高於後者,其提價策略能否爲市場消化,仍需觀察。

香飄飄也在公告中提醒投資者,本次調價可能對公司產品市場佔有率有一定的影響,加上成本上漲因素,不一定使公司利潤實現增長,公司未來業績的影響具有不確定性。

茶顏悅色的漲價通知一經發出,也引發了部分消費者的牴觸情緒。有消費者抱怨稱:“本來一杯就只有半杯的量,現在又漲價了。”還有人吐槽道:“平時點外賣和茶顏悅色,起送額從20元變成了25元,還有4元的配送費,1杯奶茶積1個點的會員積分規則也變成了只積半個點。”

在漲價通知中,對於上述情況,茶顏悅色做出了解釋。“之前也在網上看到大家吐槽我們一下子周邊零售紙袋收費,外賣積點減半,變相漲價的吃法太難看,不大方,不坦蕩。其實做生意的,也不能遇到困難就漲價,能側面擠出一點牙膏肯定儘量不硬漲,特別是對於我們這種薄利多銷跑量的品牌,漲價都是實在頂不住的最後一步了。”

林嶽表示,在食品飲料行業的整體漲價潮下,企業都在通過各項舉措實現開源節流。“漲價是開源是一個方向,但其實還可以節流,比如關店或者降低門店的擴張速度,另一個思路則是將生意轉到低成本的方式來運作,比如餐飲企業多開放中央廚房,食品企業則可以發力電商平台,都可以縮減成本。”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