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教培上市公司陆续退出K9业务 转型尚在探索阶段

教培上市公司陸續退出K9業務 轉型尚在探索階段

證券時報APP ·  2021/11/28 07:40

res01_attpic_brief.jpg
  CFP/供圖 官兵/製圖

證券時報記者 梅雙

隨着雙減政策的落地,教培時代的大幕正緩緩落下。最近半個月以來,包括新東方、好未來、高途教育、學大教育在內的多家教培上市公司宣佈終止內地義務教育階段學科類校外培訓業務。

退出K9業務後的教培機構紛紛自救,另謀生路,其中,素質教育、職業教育成為轉型的主要賽道。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發現,上海地區一些學科類培訓機構已撤出租金較高的主流商圈,培訓內容也改頭換面,學科類培訓被戲劇演説、編程實驗、繪本閲讀等形式取代。

“我們現在主要做的就是先保命,穩住陣地,然後同時探索新的方向,這對我們來説很重要。”一位A股教培上市公司相關人士告訴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目前,不少教培公司的轉型仍處於摸索階段,而市場接受企業的轉型也需要一個過程。

K9業務陸續退場

近期,各大教培上市公司紛紛發文告別K9學科類業務。11月13日,好未來官方微博發佈消息稱,好未來中國內地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科類校外培訓服務將於2021年12月31日開始停止。好未來成立於2003年,2010年在美國紐交所上市。目前,好未來旗下擁有學而思培優、學而思網校、學而思1對1等品牌。

無獨有偶,11月15日,新東方公告表示,計劃於2021年底前全國所有學習中心不再向幼兒園至九年級學生提供學科相關培訓服務。同日,高途集團在官方微博上稱,為了落實國家關於義務教育階段雙減政策的各項要求,高途將於2021年12月31日結束在中國內地義務教育階段即小學和初中階段的學科類校外培訓服務。高途表示,接下來將繼續運營其義務教育階段之外的業務,並將重點轉向其他教育產品和服務,加強成人教育、職業教育、素質教育以及智能數字化產品等多種業務的發展。

A股公司學大教育也於11月15日發佈了一條關於調整公司業務結構的提示性公告,公司計劃將於2022年1月1日起停止開展義務教育階段在線學科教育培訓業務,該計劃預計2021年12月31日前生效。學大教育表示,公司在持續鞏固既有高中階段教育培訓業務及非學科業務的基礎上,着力豐富職業教育類、素質類、科技類等教育培訓產品,積極探索和拓展新的業務增長點。

從各家教培上市公司公告來看,今年底是一個重要的時間點。一位教育行業人士告訴記者,隨着雙減相關配套政策執行落地,義務教育學科類校外培訓業務將大概率在今年年底前被剝離出上市公司。

另一方面,教培機構在資本運作方面也有監管紅線,即“學科類培訓機構一律不得上市融資,嚴禁資本化運作;上市公司不得通過股票市場融資投資學科類培訓機構,不得通過發行股份或支付現金等方式購買學科類培訓機構資產”。

迅速轉換賽道“回血”

在行業風向變化之時,大部分教培機構或斷臂求生,或謀求轉型,寄希望於多條腿走路。

11月11日,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在直播中表示,新東方並不會關停,只是關閉了義務教育階段的培訓業務,新東方起家的國際業務和大學業務都還在持續發展中。俞敏洪還表示,新東方未來計劃成立一個大型的農業平臺,幾百位老師通過直播帶貨,幫助農產品銷售,支持鄉村振興事業。

為謀求新業務的發展,處置資產、退租等也是教培上市公司採取的“回血”方式。據俞敏洪透露,新東方將退租近兩年新裝修的1500餘個教學點,這些教學點的裝修費就花了六七十億元,現在要退租,需支付違約金,再加上學費退款、離職員工工資等,是筆巨大的開支。

另外,昂立教育9月29日公告,擬轉讓公司持有的7900餘萬股交大昂立股票,佔交大昂立總股本的10.2%,預計可回收資金3.02億元,本次轉讓完成後,昂立教育持有交大昂立股票比例變更為3.33%。同時,擬出售下屬公司上海旭華教育發展有限公司54.11%股權,預計可回收資金4060萬元,並清理債務3000餘萬元,相當於回收資金7000餘萬元。

據悉,自雙減政策發佈以來,昂立教育在有規劃地處置閒置資產,集中資源進行職業教育、素質教育轉型。近幾個月,昂立教育陸續推出兒童成長中心、素質創造營等素質類產品,大力轉型至素質類教育。同時,通過精簡線下門店和非教人員,採用線上等方式開展學科類培訓,降低成本支出。

除了素質教育外,職業教育也是教培上市公司積極佈局的賽道之一。科德教育披露,公司在教育產業鏈佈局上將加快加大職業教育併購整合與投資步伐。三盛教育也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公司關注職業教育方向的投資拓展機會。高途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陳向東表示,接下來,高途將重點發展成人教育和素質教育,進一步探索智能數字產品和職業教育。

探索轉型仍處於過渡期

值得關注的是,及時調頭的教培上市公司還有很長的一段轉型路要走。雙減政策落地後,大語文等學科教育培訓作為豆神教育最重要的營收來源被叫停,公司宣佈將通過佈局豆神美育、智慧教育業務等方式進行轉型。今年第三季度,豆神教育推出兩款To C端AI伴學系列產品。

“大語文你可以説它是學科類的,但實際上也可以理解為素質類,所以我們將之前的內容做一下升級,並進行整合,現在主要的方向是美育。”豆神教育證券部工作人員向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表示,公司也有嘗試直播,銷售推廣公司相關產品等。“我們做的這些嘗試,家長包括市場認可度還是有的,但是我們覺得還是需要一個過程,新的業務整體要達到一定體量需要時間。”上述工作人員表示。

“新的課程或業務對於上市公司來説,有一個過渡期,包括學生之前買的課時還是要繼續消費掉。原有的業務不可能短時間全部就轉變。”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學大教育相關人士也持有類似觀點。

在嘗試轉型方面,學大教育已有多番佈局。9月21日,學大教育公告,全資子公司北京學大信息技術集團有限公司擬與物靈科技共同出資設立合資公司,建立實體繪本館,售賣智能硬件與圖書。10月21日,學大教育公告,與達內教育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對包括不限於成人職業教育、少兒編程教育、智能機器人課程、賽事合作、科技主題國內外遊學、冬夏令營營地等類型業務展開聯營推廣和市場開拓的合作。

對於當下被熱議的職業教育,有上市公司相關人士對記者表示,獨立做肯定有難度,但不排除會有合作,公司也很關注這一塊。談到轉型,該人士坦言,“最積極的結果是我們向外探索,然後找到一個好的模式,但現在確實還在摸索”。

機構逢低加倉教培股

近期,低迷了一陣子的教培股受到資金追捧。美國證監會(SEC)披露機構三季報持倉數據顯示,高盛、景林資產等機構在逆勢加倉教育股。

其中,高盛第三季度增持2837萬股新東方,增持幅度高達352%;高盛增持2138萬股好未來,增持幅度達729%,增持精鋭教育1510萬股,環比增幅達89%。此外,景林資產第三季度加倉新東方788.2萬股,還加倉好未來13.7萬股,並繼續持有高途教育。

景林資產表示,關係民生的房地產、教育等行業,預計監管可能持續保持較大力度,但政府監管的目的主要是希望創造一個更公平的競爭環境。因此,該機構關注邊際改善帶來優秀公司的中長期機會。

近半個月,新東方在線的股價翻倍,從11月10日的4.36港元升至11月25日的9.72港元。據港交所數據顯示,俞敏洪於11月17日、18日連續兩日增持新東方在線股份合計約356萬股,共計涉及資金近2500萬港元。

研究機構指出,2021年7月雙減政策落地,對學科類培訓機構的審批、資本化路徑、培訓時間做出明確限制。政策發佈後,頭部學科類課外培訓機構紛紛開啟轉型,主要聚焦職業教育和素質教育領域。其中,素質教育細分品類眾多,2021年市場空間超5000億元,而此前學科類培訓龍頭的研發、品牌等優勢有望延續。

國盛證券表示,2021年教育行業重磅政策頻出,各細分板塊的政策導向逐步明晰,建議關注培訓機構轉型進程以及素質教育培訓格局演進。

不過,需説明的是,教培上市公司轉型還面臨經營方面的壓力。一方面,根據三季報,教培上市公司業績普遍承壓,多家公司表示,第三季度業績下滑與雙減政策影響有關。另一方面,職業教育領域上市公司的三季度業績也不盡如人意。以中公教育為例,公司第三季度淨利由盈轉虧,公司稱,主要受到教育行業監管政策影響,公務員及事業機關的招考人數下滑直接導致了參加培訓人數的減少,以及疫情反覆擾亂市場招生的影響。對於教培上市公司來説,如何找準方向,平穩度過轉型過渡期是值得思考的議題。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