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收评:三大股指涨幅均超1%,地产券商板块发力走高,氢能源概念等表现亮眼

收評:三大股指漲幅均超1%,地產券商板塊發力走高,氫能源概念等表現亮眼

證券時報APP ·  2021/11/19 15:10

11月19日,滬指早盤小幅上揚,午後在金融、地產等板塊的帶動下強勢拉昇,漲幅超1%突破3550點;深成指、創業板指亦表現強勁,漲幅均超1%。兩市板塊普漲,物流、券商、地產板塊漲幅居前,氫能源、工業母機、光伏、消費電子等表現活躍。兩市成交額超1.1萬億,北向資金淨買入超80億元。

截至收盤,滬指漲1.13%報3560.37點,深成指漲1.19%報14752.49點,創業板指漲1.04%報3418.96點;兩市合計成交11132億元,北向資金淨買入82.93億元。

盤面上看,氫能源概念爆發,春暉智能、中泰股份、致遠股份等“20cm”漲停,物流板塊大幅走高,申通快遞、廈門象嶼、韻達股份等漲停;券商板塊午後拉昇,湘財股份漲停,長城證券漲7.5%,廣發證券漲逾6%;地產板塊亦拉昇,萬通發展、高新發展漲停,陽光城逼近漲停,特發服務漲近9%。

對於當前市場走勢,國盛證券表示,A股高低位板塊估值的分位差創出十年之最,處於產業上游的週期權重,之前由於業績的確定性暫時被資金擁抱,股價已先於產品價格回落,情緒溢價大幅縮減,由於多數週期行業潛在產能巨大,並不具備高成長性,不建議盲目參與,鋰電行業目前未見過剩。當前需繼續專注政策鼓勵扶持的產業、高景氣度行業、具備產品議價權的細分領域龍頭,資金最終會“錨定”企業的業績。操作上,結構化行情將延續較長時間,週期股退潮,科技題材成為新主線,消費板塊企穩反彈。看好高景氣與景氣改善的行業,新能源車、元器件、軍民融合等勢頭強勁,科技主線可以積極關注;疫情對消費陣營的影響邊際遞減,境內疫情即將被撲滅,隨着通脹率回升,消費板塊景氣度有望迎來邊際改善,值得關注。

東北證券表示,週期板塊的反彈偏短期,表現難以持續。近期地產預期博弈使週期板塊時而出現階段反彈,但我們認為難以持續。一方面,週期板塊的長邏輯在2013年以後已經走弱,少數級別較大的行情僅源於經濟進入過熱或者滯脹時的供需錯配,目前週期品價格調控下經濟已從“類滯脹”走出;另一方面,覆盤2011-2012歷史來看,週期品價格下跌後,即便地產短期調控有所放鬆,週期股價格也難以上漲,如2012年1月地產放鬆,後續6個月地產漲幅居前,但鋼鐵、煤炭仍然下跌,因此即便博弈地產放鬆也不代表週期股具備機會。成長仍是跨年行情主線。跨年行情的選擇基本上顯著集中於此前領漲的行業,2019-2020跨年的半導體、通信、2020-2021跨年的白酒、新能源車、光伏等均在去年1月-11月實現了較高的超額收益。當前新能源等科技製造景氣度短期難逆轉,因此成長仍是跨年主線,可關注高景氣板塊中估值偏低的子板塊,如與新能源相關的週期成長、風電,業績超預期的半導體,“十四五”訂單充沛的軍工,充分調整且醫保談判利空已出的醫藥等。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