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价值与成长,哪一种投资思路更适合你?

價值與成長,哪一種投資思路更適合你?

少數派投資 ·  2021/09/18 23:58

作者:楊旭昶

在股市裏,究竟是應該賺業績增長的錢,還是估值的錢?這是始終困擾投資者的問題。最近一段時間,筆者正在廣泛而深入地學習頭部基金經理的選股思路,階段性的歸納是:

所有頭部的明星基金經理,基本沒有脱離投資先哲們所總結的價值與成長兩條路徑。

碰巧的是,巴菲特可以作為一個紐帶,把所有的主流的方法論連接起來。巴菲特曾經對自己的投資方法論總結為:85%的格雷厄姆與15%的費雪。前者毫無疑問是一個深度價值股投資者,後者則是成長股投資的鼻祖。

價值的思路

巴菲特的第一個導師格雷厄姆,其深度價值理論的應用脱離不了時代背景,在美國的大蕭條時期,只有用嚴格的低估值標準,才能買到能夠帶來收益的品種。然而任何一種套利方法的產生,都會讓套利空間趨於消失。所以經過大蕭條後緩慢上漲,這種套利方式在美國已經式微。

而在當下全球貨幣無限寬鬆的年代,巨量流動性進入資本市場,以及估值模式共識更改成未來現金流的貼現後,個人認為,在中國股市的實踐中,這一方法論的應用場景也大為壓縮。1959年,巴菲特遇上了人生中的第二個導師查理.芒格。芒格對於安全邊際的理解,和巴菲特完全不同。巴菲特講究的是價格安全,芒格講究的是質地安全。

芒格説過一句話:用公道的價格去投資偉大的公司!

真正的風險,不是價格風險,而是質地風險。

大部分人虧錢,是因為買了垃圾公司,而非買了很貴的公司。用今天的話説,就是好公司比好價格更重要。同樣的,另外一位投資大師——霍華德.馬克斯要求投資避開永久性損失的風險,在我看來也是異曲同工之妙。這種方法論優點在於,它可以基於客觀的數據,通過歸納出的要素因子(如:規模、價值、成長、安全等),從財務角度進行全市場的定量篩選,並且由於最終所選擇的標的不僅業績上具有很強的確定性,而且在時間上也具有很長的持續性。

因此,在中國的實戰效果相當不錯。比如:那些長期持有家電、食品飲料、醫藥生物的大消費基金經理的操作成績長期處於頭部領先地位。

同時,一些價值成長混合型的基金經理,也有不少的頭寸配置於此,而這些成長價值標的選擇就是基於對股票質地安全的深刻理解。這種方法缺點是最後所選擇的行業與個案都很稀缺,因此,除了市場系統性下跌的階段,幾乎很難找到便宜的價格。大多數時間裏,只能接受合理的價格長期持有,賺業績增長的錢。

當然,我也不排斥這種觀點可能陷入狹窄框架效應,可能十幾年的觀察週期仍然不夠長。

成長的思路

最難的便是對成長股的研究了。費雪的成長股投資的精髓在於:集中全力購買那些失寵的公司,就是那些半死不活行業中的傑出公司,或因為經濟的週期性而被市場忽略其真正價值的公司。若購買時完成了正確的工作,那賣出股票的時間就永遠不會到來。這種方法從市場的冷門作為出發點,某種意義上,賺的是信息優勢的錢。

它的優點是:如果專業知識足夠,對投資世界眾多變量把握得精準,一旦押中,你可以獲得十分顯著的超額收益,對於機構投資而言,由於買入階段市值水平較低,相對比例就會上升,索羅斯的反身性理論還能在未來持續助推市值的上升。當然,缺點是這一方法很難定量分析。

通常情況下,市場預期會令市場價格早於優良的財務指標顯現以前,就已經開始上升了。因此,你很難用規範性理論在早期將成長股挖掘出來,這與可以用數據驗證的成長價值股截然不同。它們通常是一事一議的,考驗的是投資者對產業政策、行業週期、企業優勢等諸多專業要素精準地把握,投資者必須自下而上、逐個對單一行業展開主觀的定性分析。

作為主觀的描述性陳述,有失偏頗幾乎是難以避免的。同時它們還深受市場情緒的影響,切入風口或是遭遇黑天鵝都會令其價格向兩級矯枉過正。

如何取捨?

但不管怎樣,從後驗的結果來看,還是有些頭部的明星基金經理採用這種方法對成長股進行了投資,並且取得了不俗的長期戰績。

也有部分價值成長混合型基金經理,將成長價值股作為「守正」的基本倉位,而將成長股作為「出奇」的部分拉開了與同行之間的業績差距。對於普通投資者而言,掌握價值股投資路徑,比掌握成長股投資路徑更易找到規範性的理論,在效果上同樣可以完成超越通脹率的這一投資目標。

因此,筆者傾向於先從價值投資路徑學習入手。

編輯/Anita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