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鸿蒙将至,安卓安否?

鴻蒙將至,安卓安否?

格隆汇 ·  2019/06/17 10:45  · 观点

來源:花邊科技(ID:huabiankeji)

七年前,任正非曾説過這樣的一句話,如果他們突然斷了我們的糧食,安卓系統不給我用了,Window  Phone  8系統也不給我們用了,我們是不是就傻了?

終於七年後,也就是今年3月,華為消費者業務CEO餘承東,再次發聲:如果哪天安卓不給我門用了,我們還有B計劃。

當眾看客們還在對華為突如其來的B計劃議論紛紛的時候,美國谷歌吹響了互聯網之爭的號角。5月19日,谷歌傳出:停止給華為安卓授權。還未等看客門理清思路的時候,5月23日,英國的ARM公司傳來的最新消息稱:正在遵守美國政府制定的所有規定。換句話説,華為除了在系統軟件上面臨谷歌的限制外,還受到了硬件芯片的威脅。

常言道,上帝關上了一扇門,卻為你開了另一扇窗。但是,為華為開了另一扇窗的並不是上帝,而是它自己。

五月下旬,華為鴻蒙操作系統品牌公佈於眾。七年後的今天,面對谷歌安卓的強力封殺,與其説是被逼上梁山,不如説華為順勢而為,推出策謀已久的Plan B計劃,吹響了系統之爭的號角。其實,系統之爭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了。

未與時俱進的塞班

早在20世紀末與21初,也就是2/3G仍在盛行的時代,諾基亞功能機幾乎承包了那個時代的所有數據流量。誕生於那個時代,並依附在諾基亞功能機之上的塞班系統,理所應當地成為了那個時代最大的贏家。

然而,面對高速便捷的4G智能機時代的機遇更迭,塞班宂長的底層代碼,複雜繁瑣的構架,枯燥的操作方式,所有特性像極了一個過了氣的明星,始終擺脱不了自己的偶像包袱,最終也難免尾隨於諾基亞的王朝旁落,卒於4G前夕。就這樣,紅極一時的巨星塞班系統,終於,被碾在歷史的滾滾車輪之下。

天平的另一端,谷歌的安卓系統嗅到了生機,它迅速佔領了智能系統的高地。多元化的開源理念,趣味橫生的操作方式,華麗的系統界面等元素,為谷歌吸引到了眾多品牌智能機的追隨,也為這些智能機積累下龐大的用户生態羣。安卓系統因為它自身開源的技術特性,使得其成為了大部分智能機的必選菜色。之後便如雨後春筍一般,深深地紮根於各大智能機之中。

我行我素的黑莓

高標準的小眾市場是塊足金,可以深掘,但是不能單吃。

黑莓憑藉着自身嚴密的系統構架,高效的操作系統是那個時代,當之無愧的跑分之王,佔據了種種優勢的黑莓,成功的收穫一眾用户的芳心。但是,它過於孤傲的小眾市場定位,讓它很難放低身段,推出一款能夠適用於大眾、影響世界的旗艦機型。

就這樣,用户市場日漸萎縮,這也讓黑莓的應用開發者看不到希望,逐漸較少了黑莓的更新與進步。依附在小眾市場之上的黑莓,就像是喝着露水與樹液過活的鳴蟬,終是活不過那一年的夏季。最終,深陷小眾市場中難以自拔的黑莓,成為了互聯網時代的棄兒。

彈盡糧絕的阿里Yun OS

緊接着,好戲輪番上演,有人唱好,必有人唱衰,儘管你是阿里也不例外。含着金湯匙長大的阿里Yun OS,高調的拉開了國內系統大戲的帷幕。

早在2011年7月28日,阿里便推出了以Linux為基礎的阿里Yun OS。這個系統與百度雲OS和小米MIUI不同的是——阿里Yun OS並非是基於安卓之上的更改,而是屬於一個相對獨立的系統。2012年9月,阿里斥資2億美金,將阿里Yun OS上升到戰略及產品。但是沒有廠商做載體的系統是不完整的,所以阿里與向來同谷歌高通不睦的魅族結盟,低調的聯姻,只為更好的一鳴驚人。

就這樣,2015年,搭載了阿里Yun OS的魅族手機上市了,緊接着,他們嚐到了來自這場系統之戰的甜頭。捷報頻傳:2015年,阿里Yun OS新增用户同比增長700%;2016年第一季度,新增用户1700萬,與此同時,魅族出貨量佔國內智能手機市場比例達16.08%。這對於阿里Yun OS來説是成功的,那個時候的它是繼安卓和IOS之後的第三大移動操作系統 ,但是魅族的市場與阿里在系統領域的號召力,都成為了阿里Yun OS後續發展的一大隱患。

最終,由於在2016年的下半年,谷歌開始對阿里Yun OS進行大量應用的技術性封閉,阿里Yun OS在移動端的市場嚴重受阻。加之,在來自高通與谷歌的雙重打擊下,2017年的9月,阿里Yun OS改名為AliOS轉戰IoT領域,隨後便推出面向IoT領域的輕量級物聯網嵌入式操作系統AliOS Things。

開得滿堂彩Kai OS

2017誕生的Kai OS,憑藉着低廉的價格,再加上谷歌的推波助瀾,僅用了一年的時間,便在印度市場遍地開花,成為了印度僅次於安卓的第二大移動操作系統。

Kai OS的前身Firefox OS,它是一個敢於與安卓和iOS正面硬剛的智能手機操作系統。據目前的現狀來看,它輸了。在後續的發展中,Kai OS轉換了自身的定位,它轉戰印度,憑藉着自身系統對於內存和硬件的要求較低,為自己提供了眾多處理器的廠家,不再受限於高通的“壓榨”;正因如此,裝有Kai OS系統的手機的價格都相對較為低廉,這也為Kai OS收攬眾多名為用户的信眾。

就這樣,低端智能手機的市場逐漸被Kai OS蠶食,同為商人的谷歌看出了身為黑馬的Kai OS驚人實力,在2018年的4月,以2200萬美金入股Kai OS。綜上,不難看出塞班、黑莓、阿里Yun OS的失敗均有其時代誘因:不與時俱進的創新、欠缺話語權的市場滲透、生態系統規模的級別等,都決定了一個操作系統最終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

從目前的格局來看,谷歌——安卓、微軟——Windows、蘋果——IOS這三家科技巨頭,在各自系統領域上,佔領着絕對霸主的地位,決定着全球手機、PC市場的命脈走向,也扼住了全球互聯網命運的咽喉。對於早已穩坐江山的安卓、iOS,他們的地位是很難背撼動的,過往案例也證明,即使是微軟,也很難推塔成功。

其實,在固定的硬件上,開發或者移植一個操作系統並非難事。但是想要這個操作系統,能有硬件支持還要有軟件可用,更要兼容於各種網絡環境中,就是個很大的難題了。過去,如果將鴻蒙系統搭載在華為自家硬件上穩定運行,這一難度係數定為5分的話,那麼將鴻蒙系統適用於全球各大廠家,這道題的難度係數可以翻上一倍甚至更多。

儘管在安卓、iOS穩坐江山時,微軟、阿里巴巴等巨頭都做過與之相抗衡的操作系統,最終都無奈地敗給了那個時代。然而,隨着硬件性能的過剩,我們也早在操作系統形成了大量的技術沉澱,在人才、產業等硬性條件上的支持上,也讓華為上馬一個新操作系統不再成為難事。

鴻蒙在技術上,是否可行?

鴻蒙在技術上,是否可行?答案是肯定的。

華為在操作系統領域,有非常深厚的積澱,無論是安卓、還是鴻蒙,核心都是基於開源的Linux。Linux經過幾十年的發展,經過全世界的高手無數次的完善、測試和升級迭代,核心已經極其穩定,而且已經優化得效率很高。

現在的Linux沉澱出了大量成熟的源代碼,在此基礎上整合出一個操作系統,不再是一個高不可攀的事情了。實際上,在國內,以Linux為基礎,定製出屬於自己的操作系統的團隊有很多,例如,中標麒麟、Deepin Linux等都做得很好,界面美觀,還有辦公軟件、瀏覽器等多套軟件支持。

安卓也是基於Linux內核開發的,只是谷歌在其上的二次封裝,使用虛擬機的運行方式,反倒降低了其運行的效率。只不過,這些年高速提升的CPU內核,以及圖形加速技術、AI加速等等,讓安卓系統的運行效率得以提升。同時,以華為為代表的中國廠商,對安卓系統也進行了深度的改進和定製,大大提升了其效率。

比如安卓系統被人詬病的越用越卡的問題,早些年幾乎是無解的。隨着華為對安卓的文件系統進行改良,這個問題在華為的後期手機上,已經不復存在,也可見華為的技術實力。

至於生態建設方面,雖然從生態層面來看,目前鴻蒙是完敗的,因為當前鴻蒙完全沒有生態能力可言,甚至當前還只是一個原型產品,尚未正式商用,跟android、ios這些擁有數百萬應用,數十萬企業/開發者依附其麾下的“巨無霸”相比,鴻蒙就弱小得恍若剛啄破了一點點蛋殼的小雛雞。

然而,近日已經華為正式發出宣告:鼓勵安卓應用開發者在自家應用商店上架APP,直面Google Play應用商店,培養APP開發者的習慣,配合鴻蒙系統形成一個完整的生態圈。

從技術層面上,鴻蒙操作系統在最關鍵的手機應用上,與安卓保持兼容,而通過方舟編譯系統,原來的應用還能夠提速60%以上,這就是非常好的技術路線。如果這一路線走得通,華為這一招對android來説不異於釜底抽薪。

其實,安卓也好,Windows也好,IOS也好,都不能算理想的操作系統。人們需要的操作系統,是能夠不斷支持新硬件,新技術,但是執行效率不下降的操作系統。

加之,葡萄牙應用商店Aptoide正與華為洽談合作事宜,欲成為華為手機中谷歌商店的替代品, Aptoide是谷歌應用商店Google Play最大的替代者之一,擁有超過90萬個應用程序和2億活躍的歐洲用户。雖然這跟華為的操作系統沒關係,但這已經是很好的第一步。

這也意味着,未來將會有更多的合作伙伴,加入到這個體系中,通過大面積的應用,讓鴻蒙系統儘早成熟完善。另外一方面,也有很多新創業的團隊,加入華為的操作系統生態鏈體系,可以站在華為這個巨人的肩膀上,走得更高更遠。

其實,安卓是真的可以被替代的。

文章參考素材:

http://www.donews.com/article/detail/4660/15401.html《鴻蒙操作系統的前景如何?》

https://mp.weixin.qq.com/s/vGPSod21pyD_AW8KnprNHw《5G暢想曲 & 面向未來的鴻蒙操作系統(上)》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