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2018年四季度宏观季报:增长仍趋乏力,政策预期上升

2018年四季度宏觀季報:增長仍趨乏力,政策預期上升

格隆汇 ·  2019/01/22 11:00

作者:平安證券宏觀組  陳驍/魏偉/楊璇

平安觀點

2018年GDP增速6.6%,較2017年的6.8%下滑0.2個百分點。對於當前的經濟形勢我們有以下幾個基本的分析判斷:①2018年GDP增速是90年代以來的最低值,但考慮到我國已經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經濟增速出現相應放緩具有一定必然性,對此應該客觀冷靜看待。②經濟結構在逐步優化,2018年淨出口對GDP增速的拉動顯著減弱,這一缺口基本由最終消費支出補足,結合相對疲弱的社零消費增速走勢來看,最終消費支出的相對強勢更可能是服務性消費(如教育醫療娛樂)所提供。③短期內經濟下行壓力確實較大,這一點從PMI 指標於9月開始快速趨勢下行(目前掉落至收縮區間)、工業企業利潤增速於8月開始加速趨勢回落、進口與出口增速在11月與12月連續大幅下滑均可清楚看出。未來,外貿與投資方面的壓力預計也會相應加大。④政策發力是預期內的大概率事件,為對衝經濟下行壓力,提升赤字率、地方政府專項債擴大發行、繼續降準、降低公開操作利率(甚至降低基準利率)可以説均是預期內的可選項。⑤總體而言,考慮到政策的發力將會對經濟帶來一定支撐,我們認為2019年的經濟增速僅將小幅下行(預計2019年GDP增速降至6.3%),同時隨着政策效果的逐步顯現與加碼,經濟增速可能會在下半年出現企穩跡象。

雖然我們認為政策支持會對未來的經濟形勢帶來幫助,但政策面重回2009年式的經濟刺激,並引致經濟增速重新回升的概率也相對較小,理由包括以下幾個方面:①對政府顯性債務的擴大不宜期待過高。赤字率與地方政府專項債規模雖然大概率會有所擴大,但在財政紀律的約束之下,預計此類政府顯性債務出現巨量增加的概率仍然很低,同時土地財政收入大概率會明顯走弱,一定程度將削減債務擴大帶來的效力。②對減税的實際效果與基建增速回升(財政資金的撬動作用)的期待不宜過高。經濟下行週期階段,居民與企業的風險偏好會相應下滑,所以減税帶來的收入提升並不會全然地轉化為有效需求(進行消費與投資);基建方面,由於近幾年基建投資得以保持高增速主要是受到地方政府隱性加槓桿(背後是地方政府的信用背書、城投債的剛兑)和各類逃脱監管約束的金融創新(資金池、信貸出表、層層嵌套藏匿底層資產、期限錯配等)的大力支持,所以在地方政府債務與金融風險防控的大框架不變的背景下,僅靠地方政府專項債與赤字率的擴大很難帶來基建增速大幅回升,財政資金難以像往年一樣發揮巨大的撬動作用。③貨幣政策傳導的疏通效果也有待觀察。商業銀行表內的資本金約束、表外資管新規的大框架不變、銀行自身的風險偏好、企業的風險偏好(有效需求降低)均會影響2019年貨幣政策的實施效果。④外貿的壓力會進一步加大。2019年全球經濟下行壓力加大,進、出口增速雙雙下行概率很大。衰退式順差積累(進口相對出口降幅更大導致順差上升)可能難以出現,中美貿易順差大概率縮減而美國是我國最大順差來源,所以我國貿易順差預計縮窄。⑤巨大存量債務與人口紅利消減的長期負面因素不容忽視。

總體而言,政策支持將一定程度對衝經濟下行壓力,同時隨着中美貿易爭端趨於緩和,國際形勢也將有所改善。預計2019年經濟增長仍可保持基本平穩。

wm

一、增長仍趨乏力,政策預期上升

2018年GDP增速6.6%,較2017年的6.8%下滑0.2個百分點(統計局將2017年GDP增速從6.9%下修至6.8%)。2018年一、二、三、四季度的GDP增速分別為6.8%、6.7%、6.5%、6.4%。結構上,消費、投資、淨出口對GDP的拉動分別為5.0、2.1、-0.6個百分點,其中消費較2017年上升0.9個百分點,投資與淨出口分別下滑0.1和1.2個百分點。

對於當前的經濟形勢我們有以下幾個基本的分析判斷:①2018年GDP增速是90年代以來的最低值,但考慮到我國已經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經濟增速出現相應放緩具有一定必然性,對此應該客觀冷靜看待。②經濟結構在逐步優化,2018年淨出口對GDP增速的拉動顯著減弱,這一缺口基本由最終消費支出補足,結合相對疲弱的社零消費增速走勢來看,最終消費支出的相對強勢更可能是服務性消費(例如教育服務、醫療服務、娛樂服務等)所提供。③短期經濟下行壓力確實較大,這一點從PMI 指標於9月開始快速趨勢下行(目前掉落至收縮區間)、工業企業利潤增速於8月開始加速趨勢回落、進口與出口增速在11月與12月連續大幅下滑均可清楚看出。未來,外貿與投資方面的壓力預計也會相應加大。④政策發力是預期內的大概率事件,為對衝經濟下行壓力,提升赤字率、地方政府專項債擴大發行、繼續降準、降低公開操作利率(甚至降低基準利率)可以説均是預期內的可選項。⑤總體而言,考慮到政策的發力將會對經濟帶來一定支撐,我們認為2019年的經濟增速僅將小幅下行。同時隨着政策效果的逐步顯現與加碼,經濟增速可能會在下半年出現企穩跡象。

雖然我們認為政策支持會對未來的經濟形勢帶來幫助,但政策面重回2009年式的經濟刺激,並引致經濟增速重新回升的概率也相對較小,理由包括以下幾個方面:①對政府顯性債務的擴大不宜期待過高。赤字率與地方政府專項債規模雖然大概率會有所擴大,但在財政紀律的約束之下,預計此類政府顯性債務出現巨量增加(比如赤字率翻倍)的概率仍然較低,同時,土地財政收入大概率會出現明顯的走弱,一定程度將削減債務擴大的效力。②對減税的實際效果與基建增速回升(財政資金的撬動作用)的期待不宜過高。首先,經濟下行週期階段,居民與企業的風險偏好會相應下滑,所以減税帶來的收入提升並不會全然地轉化為有效需求(進行消費與投資);基建方面,由於近幾年基建投資得以保持高增速主要是受到地方政府隱性加槓桿(背後是地方政府的信用背書、城投債的剛兑)和各類逃脱監管約束的金融創新(資金池、信貸出表、層層嵌套藏匿底層資產、期限錯配等)的大力支持,所以在地方政府債務與金融風險防控的大框架不變的背景下,僅靠地方政府專項債與赤字率的擴大很難帶來基建增速大幅回升,財政資金難以像往年一樣發揮巨大的撬動作用。③貨幣政策傳導的疏通效果也有待觀察。商業銀行表內的資本金約束、表外資管新規的大框架不變、銀行自身的風險偏好、企業的風險偏好(有效需求降低)均會影響2019年貨幣政策的實施效果。④外貿的壓力會進一步加大。2018年全年的進、出口增速尚可觀,但在2019年全球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背景下,二者雙雙下行的概率很大。與此同時,衰退式順差積累(進口增速相對出口降幅更大導致順差上升)在2019年很可能也難以出現,這是因為中美貿易順差大概率縮減而美國是我國最大的順差來源,所以2019年我國貿易順差預計將縮窄。⑤巨大存量債務與人口紅利消減的長期負面因素也不容忽視。龐大存量債務規模的背後是巨大的償債付息壓力:如果用6%的利率進行估算,我國社融淨新增融資超4成需要用來償付利息;總融資中也有相當大的比例需要用來借新還舊,2018年我國非金融信用債的總償還量在總髮行量中的佔比高達67%,淨新增融資的空間僅3成。人口方面,2018年我國出生人口連續第二年出現萎縮,且2018年出口人口200萬的降幅較2017年60萬的降幅顯著擴大。

總體而言,政策支持將一定程度對衝經濟下行壓力,同時隨着中美貿易爭端趨於緩和,國際形勢也將有所改善。預計2019年經濟增長仍可保持基本平穩。

wm

 二、生產端:下半年工業生產加速下滑

2018年工業增加值增速6.2%,較2017年的6.6%小幅下滑。一、二、三、四季度的工業增加值增速分別為6.8%、6.6%、6.0%、5.7%,可以看出2018年工業增加值增速總體趨勢下行,但2018年上半年工業生產的景氣度仍然尚可,增速水平高於2017年全年水平,但進入下半年之後,工業增加值增速出現了明顯的走弱,其累計增速也在2018年下半年基本上逐月回落。2018年最低單月增速出現在11月,增速水平僅為5.4%,最新的12月數據小幅反彈至5.7%。

三大行業中,採礦業、電力燃氣水的生產供應業2018年工業增加值增速均較2017年小幅上升,製造業是工業生產的主要拖累領域。進一步對細分行業進行分析,結合行業權重與增速的降幅來看,我們認為對工業增加值產生較大拖累的行業是:汽車製造、電氣機械製造、通用設備製造、紡織業,其增速分別下滑7.3、3.3、3.3、3.0個百分點,考慮到汽車與電氣機械製造相對更高的權重,這兩個領域對工業增加值的拖累應該更為顯著。汽車製造業的走弱受到汽車銷量增速下行的直接負面影響,這背後是經濟下行預期與房地產財富效應下滑對可選大額消費品的拖累,電氣機械製造業的走弱則是受到基建投資增速下行的直接負面影響。另外,環保要求、民企融資環境等因素也可能對部分小型企業的工業生產帶來相關拖累。

鋼鐵、有色行業對工業增加值數據帶來了較強支撐:黑色金屬冶煉、有色金屬冶煉工業增加值增速較2017年大幅上升6.7和6.3個百分點,考慮到黑色金屬冶煉相對更高的權重,鋼鐵行業工業生產數據走強所帶來的支撐更大。不過我們認為,在需求明顯走弱的背景下,鋼鐵行業工業生產的“走強”應該更多是統計因素所導致的:需求層面,基建增速從2017年的14.9%大幅下滑至2018年的1.8%,房地產建築安裝增速從2017年的3.0%大幅下滑至2018年的-3.7%,而在需求明顯走弱的背景下,鋼材價格(螺紋鋼現貨)反而上漲7.7%;需求走弱、供給走強與價格上升的搭配明顯有背基本邏輯,對此我們認為,整體鋼鐵行業的生產端應該在2018年出現了收縮,統計數據上生產的走強應該是由於統計樣本外的小企業出清之後,統計樣本內的大企業市場份額增加所致。所以如此看來,鋼鐵、有色行業數據走強對工業增加值帶來支撐可能有統計上的美化效果,實際的工業生產情況可能比數據的表現更差。從PMI於2018年9月開始不斷下行,並掉落至收縮區間上看,當前製造業的景氣情況也是不容樂觀的。

展望來看,我們認為2019年工業增加值增速繼續下行。雖然近幾個月基建投資增速企穩回升對部分行業(鐵路等運輸設備、電力機械製造)的工業生產動能帶來了向上作用,但考慮到:①基建投資增速難以顯著重回往年兩位數的高增速水平,②經濟下行預期、房地產財富效應消減的邏輯仍將存在,汽車消費預計將繼續低迷,③統計層面的美化效果將逐步逝去,且房地產投資繼續趨於下行將進一步影響相關產業鏈(鋼鐵等)需求,④出口增速較大的下行壓力將影響相關行業生產,⑤2018年需求的率先走弱造成企業被動補庫,未來企業主動去庫將促使生產端走弱。短期來看,預計2019年1-2月工業增加值增速小幅降至5.6%。

wm

wm

 三、 需求端:投資增速下行,貿易順差收窄

3.1 2018年投資增速下降,預計2019年繼續下行

2018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速5.9%(2017年7.2%),房地產投資增速9.5%(2017年7.0%),製造業投資增速9.5%(2017年4.8%),包含電力的基建投資增速1.8%(2017年14.9%)。2018年前8個月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基本趨勢下滑,近4個月在基建投資增速企穩回升、製造業投資增速繼續走強的作用下也出現了小幅的企穩回升跡象。

製造業投資從2018年二季度開始持續趨勢上行,最終2018年增速較2017年上升4.7個百分點。

高端製造業的發展與污染防治相關投資需求提升是推升製造業投資增速的主要原因。結合細分行業投資增速的漲幅與行業權重兩個維度來看,我們發現以下兩個領域是推升製造業投資增速的最主要來源:其一是高端製造業,代表行業是通用設備製造業、專用設備製造業、電氣機械製造業,2018年增速分別上升4.7、10.7、7.4個百分點;其二是受到環保政策重點關注的相關行業,代表行業是鋼鐵、化工、非金屬製品(建材)製造業,增速分別大幅上升20.1、10.0、18.7個百分點(鋼鐵與建材行業根據最新11月數據計算)。展望來看,考慮到2019年環保因素帶來的被動投資壓力可能有所減輕、企業盈利走弱、融資環境難有顯著大改善,製造業投資增速預計將趨於回落。

2018年房地產投資增速較2017年上升2.5個百分點,這主要是由土地購置費延期支付所推動,結構上,2018年11月土地購置費累計增速高達60.5%(2017年23.4%),建安投資累計增速-3.7%(2017年3.0%)。其他重要分項中,2018年施工面積增速、新開工面積增速分別上升2.2和10.2個百分點;土地成交價款增速大幅下滑31.4個百分點;商品房銷售面積增速與銷售額增速分別下滑6.4和1.5個百分點;房地產開發資金來源增速下滑1.9個百分點,其中貸款增速大幅下滑22.2個百分點,房企投資資金更多由定金及預付款支撐。展望來看,雖然2019年房地產政策端將轉變為“因城施策”,但在棚改貨幣化安置弱化的背景下,三、四線城市政策上放鬆預計也難以帶來銷售端的回暖,再考慮到建築材料價格效應的減弱、土地購置費延期支付效應的消退(2018年土地成交價款增速較2017年急劇下滑)、房企進一步購土意願下降(資金面緊張、銷售走弱)等因素,我們預計未來房地產投資增速仍將面臨很大下行壓力,預計2019年房地產投資增速會大幅降至2%左右。

2018年基建投資增速(包括電力)較2017年大幅下滑13.1個百分點,不過在政策支持下,最近三個月基建增速出現了小幅的企穩回升。我們認為2019年基建增速總體上可以繼續延續當前的回升趨勢,12月發改委在基建上的項目批覆也出現了顯著增加(集中在軌交和鐵路領域)。但是近幾年基建投資得以保持高增速主要是受到地方政府隱性加槓桿(背後是地方政府的信用背書、城投債的剛兑)和各類逃脱監管約束的金融創新(資金池、信貸出表、層層嵌套藏匿底層資產、期限錯配等)的大力支持,在地方政府債務與金融風險防控的大框架不變得背景下,僅靠地方政府專項債與赤字率的擴大難以帶來基建增速大幅回升,由此我們預計2019年基建投資增速僅小幅回升至5.0%左右的水平。

總的來説,2019年基建投資增速可能小幅回升,但房地產投資增速與製造業投資增速均將承壓。我們預計2019年投資增速降至4.0%,1-2月投資增速降至5.7%。

wm

wm

3.2 消費增速延續下行趨勢,汽車消費拖累最大

2018年社零名義消費增速9.0%(2017年10.2%),實際消費增速6.9%(2017年9.0%)。走勢上,社零消費增速基本保持趨勢下行,月度的最低增速出現在11月,增速僅有8.1%,12月的消費增速也僅略回升至8.2%,總體繼續保持明顯弱勢。

結構上,2018年商品零售與餐飲收入分別下滑1.3和1.2個百分點。商品零售結構方面,汽車與房地產相關消費(建材、傢俱、電器)、中西藥藥品對消費增速帶來負面影響,其中汽車消費是最重要的負面拖累,其增速水平從2017年的5.6%大幅下滑至-2.4%,降幅高達8.0個百分點。建材、傢俱、電器的消費增速則分別下滑2.2、2.7、0.4個百分點。中西藥藥材的消費增速也下滑了3.0個百分點。2018年油價的強勢導致石油類消費明顯走強,增速上升4.1個百分點,對消費增速帶來一定支撐。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社零消費增速也存有統計因素帶來的美化效果,使用絕對數據計算的增速與公佈的可比增速存明顯差異,“規上”的統計口徑剔除了部分業績滑落至“規上”標準之下的企業。

展望來看,2019年的社零消費增速預計繼續趨勢下行,其壓力將來自於:①經濟下行預期與房地產帶來的財富效應消減對消費偏好的負面影響,同時經濟增長下行也會影響居民收入增速,②居民槓桿率經過近十年的快速攀升之後,付息壓力顯著提升,③教育醫療等價格高昂的服務性消費應該也會對商品消費帶來一定擠出,④油價增速大概率下行。我們預計2019年全年社零消費增速降至8.0%。

wm

3.3 全年外貿增速基本樂觀,但近兩個月出現快速回落

從2018年全年的視角來看,我國進、出口增依然延續高增長:出口增速9.9%(2017年增速7.9%),進口增速15.8%(2017年增速16.1%)。雖然全年增速水平看起來依然樂觀,但近期的外貿形勢出現了明顯的惡化跡象,這一點從四個季度的增速走勢變化可以明顯看出:一、二、三、四季度我國出口增速分別為13.0%、10.9%、11.6%、4.0%,一、二、三、四季度我國進口增速分別為19.1%、19.9%、20.7%、4.4%。月度數據顯示,我國進、出口增速的顯著回落是從11月開始的,11月與12月兩個期間,出口增速累計下滑18.7個百分點,進口增速累計下滑27.9個百分點。

2018年,我國貨物貿易順差3518億美元,較2017年的4196億美元下滑678億美元。一、二、三、四季度我國貨物貿易順差分別為450、906、841、1321億美元。四季度我國貨物貿易順差有明顯的上升,這主要是由於11、12月進口增速降幅相對於出口更大所導致的,也即是説,四季度貿易順差的擴大存有衰退式順差積累邏輯的推動。

我國對不同貿易夥伴的進、出口增速出現了較為普遍的回落。出口方面,我國對美、日、歐、東盟、香港的出口增速均連續兩個月顯著下滑,兩個月分別累計下滑16.7、8.9、14.9、9.4、49.6個百分點。進口方面,我國對美、歐、東盟、韓、日、台的進口增速同樣均出現了連續兩個月的明顯下滑,兩個月分別累計下滑34.0、15.0、34.6、34.9、22.8、29.8個百分點。由此可見,我國對主要貿易夥伴的進、出口均普遍走弱,外貿數據的明顯惡化並不僅是貿易爭端帶來的負面影響。

進、出口的走弱在商品層面同樣具有普遍性:出口方面,12月份勞動密集型產品、高新技術產品、機電產品出口增速分別較11月下滑7.1、13.1、9.9個百分點,權重分項中,自動數據處理設備及部件、服裝衣着、手持電話機、農產品近兩個月增速均明顯下滑。進口方面,與10月的水平相比,原油進口增速下滑了46.3個百分點,農產品下滑26.9個百分點,汽車下滑13.9個百分點,塑料下滑28.3個百分點,銅下滑34.2個百分點、鋼材下滑37.1個百分點,也即是近兩個月權重進口商品基本普遍走弱,僅鐵礦砂12月進口增速表現相對較好;值得一提的是,近兩個月,原油對進口額增速的拖累累計僅為3.6個百分點,而整體進口增速累計下滑27.9個百分點,所以當前進口增速的表現也並不能簡單歸結於國際油價下跌這類單一外部因素。

總的來説,雖然我國全年進、出口增速仍基本樂觀,但近兩個月我國外貿增速出現了快速回落。考慮到我國對不同貿易夥伴、不同進出口商品均出現了非常明顯的普遍性的走弱,所以近期外貿變化的原因並不能簡單歸結為中美貿易爭端、國際油價下滑此類單一外部因素,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經濟動能減弱應該是更加適合的解釋原因。2018年的全球經濟形勢的是美國一枝獨秀,而目前美國經濟所顯露出的走弱跡象進一步為2019年的全球經濟蒙上一層陰影。在這樣的局面之下,2019年我國外貿形勢不容樂觀。外貿對經濟增長貢獻的方面,由於近兩個月進口增速相對出口增速下降更快,短期來看衰退式順差積累可能有助於提升外貿單一領域對經濟增速的貢獻,但考慮到中美貿易談判將大概率朝着縮減中美貿易順差的方向推進且美國是我國最大的順差來源,所以2019年我國整體貿易順差縮窄應該仍是大概率事件。

wm

wm

 四、 物價: 2019年工業品價格存通縮壓力

2018年CPI同比增速2.1%,較2017年的1.6%小幅上升,繼續保持温和水平。今年一、二、三、四季度CPI同比分別為2.2%、1.8%、2.3%、2.2%,季度之間的波動並不大。結構上,2018年CPI同比增速的小幅提升主要由食品分項推動,2018年食品分項價格增速1.8%,較2017年的-1.4%上升3.1個百分點,2018年非食品分項價格增速2.2%,較2017年的2.3%略有下滑。

2018年PPI同比增速3.5%,較2017年的6.3%明顯下滑。PPI同比一、二、三、四季度的平均水平分別為3.7%、4.1%、4.1%、2.3%。從環比的視角來看,2018年工業品價格走勢是先降後升再降,除了2、3、4、11、12月PPI環比為負之外,其餘月份PPI均環比為正。結構上,整體的工業品價格呈現上述特徵主要是受石油產業鏈和鋼鐵行業的影響,最近兩個月這兩個領域工業品價格的快速下滑更是拖累近期PPI環比的最主要因素。值得指出的是,與外貿數據一樣,PPI在近兩個月同樣出現了非常顯著的快速變化,11月PPI環比增速-0.2%,結束工業品長達六個月的價格上升,12月PPI環比增速更是迅速掉落至-1.0%。

展望來看,我們認為,國內與全球經濟的下行走勢與趨於收攏的產出缺口將決定2019年的物價水平不具備大幅走高的基礎,工業品領域更將存在着較為明顯的通縮壓力。2019年油價增速下行的概率很大,這將對CPI與PPI同比增速雙雙帶來直接壓力。除此之外,我們認為黑色系價格增速也很有可能在2019年繼續回落,這主要是考慮到:一是需求支撐力度不足,雖然2019年基建增速很可能將在政策支持下小幅回升(近一個月發改委也在密集批覆軌交項目),但從歷史走勢上看,螺紋鋼與房地產的相關性要明顯強於基建(此處主要指2016年之前,2016年之後新一輪的螺紋鋼價格上漲更多受供給側影響,與二者相關性均不高),所以在2019年基建增速改善但樓市繼續趨冷的前提下,黑色系需求可能仍難有強勁回升。二是供給收縮力度減弱,雖然環保作為三大攻堅戰的其中一環未來仍將繼續推進,但是類似去年“一律關停”的做法已被明令禁止,所以供給端預計將出現小幅放鬆。總體上,我們預計2019年CPI同比增速將小幅降至1.9%,PPI同比增速將大幅降至-1.0%。

wm

wm

五、流動性與匯率:信用擴張仍不順暢

繼2018年實行4個降準之後,2019年1月央行再度降準,可以看出貨幣政策明顯相對寬鬆。貨幣政策的明顯寬鬆特徵從利率走勢的角度也可直接看出,R007從2018年下半年開始顯著走低:對比於2017年全年的3.35%與2018年上半年的3.3%,2018年下半年R007均值僅為2.75%,2019年1月至今,R007均值為2.52%,是2016年10月開啟金融強監管以來的月度最低均值。

不過貨幣政策層面的顯著寬鬆並沒有帶來明顯的信用擴張。2018年全年,M2增速尚能基本保持平穩,但M1增速與社融增速持續顯著下行:2018年社融餘額增速9.78%,低於2017年13.4%的增速水平,走勢上基本逐月趨勢回落;M1在2018年僅增長1.5%,較2017年的11.8%大幅下滑,走勢上同樣趨勢下行顯著;M2在2018年全年增長8.1%,較2017年的9.0%小幅下滑。展望來看,2019年央行繼續降準的概率仍然相對較大,但是在銀行表內資本金約束、表外資管新規框架仍存、房地產和基建這兩大領域均難以顯著加槓桿、經濟下行將對企業經營帶來負面影響的大背景下,信用擴張的低迷形勢很可能會在2019年繼續延續。

2018年,我國人民幣兑美元匯率是先升後貶而後再升,從月度均值的視角來看,2018年3月最高升值至6.29,2018年10月最低貶值至6.96,距7.0僅一步之遙,2019年1月至今人民幣匯率均值再度升值至6.78。

人民幣匯率的走勢受美元指數的影響極大。雖然美國經濟增速在2019年可能明顯下滑、美聯儲的加息週期也即將結束,但我們認為2019年美元指數仍可能不會太弱,其理由在於:第一,匯率從來都是比較兩個經濟體的相對基本面,而非一個經濟體的基本面運動所決定;第二,美元一直是全球最重要的避險貨幣。每當全球經濟波動性加劇或者全球金融市場動盪加劇之時,美元通常會受到投資者的青睞。總體上我們認為,2019年的美元指數可能既不會大漲、也不會大跌,而可能圍繞95左右的中樞水平呈現寬幅震盪。所以,人民幣匯率所面臨的外部貶值壓力要比2018年更低,但也未必會反轉。

wm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