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如果增值税减并:谁受益谁受损?

如果增值稅減並:誰受益誰受損?

李迅雷金融与投资 ·  2018/10/19 08:16

作者: 樑中華

近期市場對於增值税改革的預期不斷升温,本文迴應市場上的討論,對兩類假定的減税情景進行估算:

  • 從整個歷史趨勢來看,我國增值税改革自2017年開始步入新的階段,對於“營改增”後存在的多檔税率進行簡併和調整。年初的政府工作報告已經指明瞭“三檔並兩檔”的增值税改革方向,近期財政部長接受採訪時的講話,再次提及增值税改革的重要性。

  •  我們預估了兩類模擬情景,一是税率普降1%;二是並檔減税,將10%税率向下併入6%,16%税率下調至15%,6%税率維持不變。通過投入產出表的勾稽關係、上市公司財報數據、各類產品税率匹配等進行估測。

  •  税率普降方案相對温和,並檔減税力度較大。税率普降1個税點,全市場預計減税6456億,全部上市公司預計減税1575億元。並檔減税方案下,全市場預計減税12498億,全部上市公司預計減税2652億元。

  • 如果税率普降一個税點,金融類行業減負較多,部分製造業税負降幅相對較少。全市場來看,服務類行業,尤其是金融類行業受益較多,製造類行業受益相對較少,其中,紡織服裝鞋帽皮革羽絨及其製品行業在減税過程中,反而是受損的。從上市公司來看,房地產和金融業實際減税效果較為明顯;而鋼鐵、有色等製造業實際減税效果相對較小。減税過後,對商貿零售、通信和採掘行業利潤利好較多。

  •  並檔減税方案下,行業效益分化較大,多個行業可能受損。全市場來看,房地產、建築、農林牧漁、交運倉儲和燃氣產供行業税負降幅明顯;近半數的行業實際税負反而提升,住宿和餐飲、食品和煙草、紡織品等行業實際税負提升較多。從上市公司來看,房地產、建築裝飾、交通運輸、公用事業、農林牧漁税負降幅較為明顯,食品飲料、休閒服務、銀行與非銀金融等行業在此方案中税負反而是增加的。並檔減税後,建築裝飾、房地產、通信、交通運輸、商業貿易等行業的利潤增厚幅度較大,但是約1/4的行業並檔減税過程中利潤反而受損,其中休閒服務、食品飲料行業利潤降幅較多。

  • 並檔減税方案下,不同屬性的企業在税負降幅和利潤增厚效果上分化明顯。央企受益明顯高於其他類別企業,而公眾企業受益不太明顯,這主要是源於不同類別的企業在行業分佈上存在差異,央企在税負降幅明顯的行業中佔比較高,因而減税效果較為明顯,利潤增厚較多。

一、國內增值税經歷了哪些改革?

從整個歷史趨勢來看,我國增值税制度的改革大致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1984-1994年增值税制度的確立和規範。《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税暫行條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税暫行條例實施細則》兩大文件奠定了我國增值税、消費税、營業税並存的流轉税格局。

第二階段是2006-2016年增值税的轉型和擴圍,其中2006-2010年增值税從生產型向消費型全面轉型,擴大了進項抵扣的範圍,解決重複徵税的問題。2011年之後開始“營改增”改革,2016年在全國範圍內推行,打破了1994年以來的三大税種並存的流轉税格局。

第三階段是2017年以來的增值税税率的簡併和調整。“營改增”完成後,國內增值税存在17%、13%、11%、6%等多檔税率和3%的徵收率,税收徵管較為複雜。2017年以來推行了兩次税率調整,其中2017年的《關於簡併增值税税率有關政策的通知》規定,將四檔税率調至三檔(17%、11%和6%);今年上半年再次出臺税率調整文件《關於調整增值税税率的通知》,將17%、11%兩檔税率均下調一個税點至16%、10%。

image.png

  • 近期市場對於增值税税率調整的關注度不斷升温。追溯起來,今年年初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就已佈置了今年增值税改革方案的安排,“按照三檔並兩檔方向調整税率水平”。8月5日《全國深化放管服”改革轉變政府職能電視電話會議重點任務分工方案的通知》再次對“研究進一步深化增值税改革”進行工作安排。9月27日財政部長劉昆接受新華社採訪時,提及“抓緊研究更大規模的減税、更加明顯的降費措施”。隨着有關部門工作安排的加快推進,市場上對於增值税税率調整的預期逐漸升温。

image.png

  • 三檔並兩檔減税方案無疑會較大幅度減輕市場主體的税負負擔,但增值税改革過程中仍需結合到財政收支壓力進行調整,所以,未來增值税改革將會如何展開?

  • 我們做了兩類情景設定:第一種方案是温和漸進式的税率改革,預計並檔減税將會分步展開,先適度降税率,再考慮並檔。本文暫且用税率普降1%進行測算第一步適度減税的效果。第二種方案是力度適中的並檔減税,目前市場上普遍預期將會取消10%税率檔位併入6%,適度下調16%檔税率。本文測算過程中,假定將現有的10%税率併入6%檔,16%税率下調至15%,6%檔税率不變。

二、分行業的增值税如何測算?

  • 這裏我們先簡要介紹本文的測算方法,增值税=銷項税-進項税=銷項税基*銷項税率-進項税基*進項税率,所以要測算不同行業上繳的增值税,需要指導各行業對應的税率和税基。

1、銷項税與進項税的税率測算

  • 在各行業銷項税率計算的過程中,我們採取了一些近似處理的方法,首先將投入產出錶行業與證監會大類行業進行匹配,並與各税目的增值税税率進行比對。若行業內涉及多種税率的税目,則進一步用上市公司的營收佔比作為權重計算平均税率;若不同税目對應的營收佔比難以拆分,我們則採用均值或某一固定權重進行近似處理,從而計算出該行業對應銷項税的平均税率,結果見下表。

image.png

  • 對於各行業對應的進項税率,我們結合上述的銷項税率和2015年的投入產出表進行測算。首先,定義μi為行業i產品的增值税税率(即銷項税率),Xi為某一行業生產過程中投入行業i產品的金額,Yi為行業i的最終產出金額。

    那麼,

image.pngimage.png

2、銷項税與進項税的税基測算

  •  在銷項税基和進項税基的測算過程中,一種方案是直接利用投入產出表,則容易得到分行業的銷項和進項税基,其中,銷項税基(投入產出表)=行業總產出-存貨增加-出口國外;進項税基(投入產出表)=中間總投入。另一種方案是利用上市公司的數據分行業彙總,那麼,銷項税基(上市公司)=營業收入,進項税基(上市公司)=營業收入*直接消耗係數,其中行業i的直接消耗係數表示為

image.pngimage.png

  • 值得注意的是,上市公司的營業收入數據已經包括了進口銷售數據,而投入產出表中的總產出不包括進口數據,因此利用投入產出表測算的增值税需調整為:

應交增值税=銷項税基(投入產出表)*銷項税率-進項税基(投入產出表)*進項税率+進口環節增值税

三、如果税率普降1%,行業影響有多大?

  • 增值税税率下調對行業的影響比較複雜,税率變動會影響產品價格,議價能力不同的行業受益也會有明顯差異。一般來講,議價能力較強的公司,税率下調後依然能保持其產品高價,從而分享得到更多的減税利得。

  • 但如果考慮議價能力變化的話,會需要更多測算假設,導致最終得出的測算結果偏離較大。而且長期來看,只要競爭充分,減税後產品高價也不會一直維持,價格仍然會迴歸到新的均衡。後文我們暫且只考慮靜態測算,即不考慮價格變動帶來的減税效應和利潤變動。

1、利用投入產出表的測算結果

  • 根據第二部分應交增值税,我們定義實際税負=應交增值税/(銷項税基+進口金額)。

  • 按照2015年投入產出表中各行業投入和產出的分佈,若所有行業增值税税率下降一個税點,各行業實際税負下降幅度小於1%。其中,服務類行業,尤其是金融類行業受益較多,製造類行業受益相對較少。具體來看,教育、石油和天然氣開採、房地產、金融等行業實際税負降幅明顯;而製造類行業中紡織服裝鞋帽皮革羽絨及其製品行業在減税過程中,反而是受損的(圖中負值表示為實際税負上升),電氣機械和器材、紡織品、木材加工品和傢俱等製造類行業相較其他行業税負降幅也相對較少。

image.pngimage.png

  • 增加值佔比較多的行業,在增值税減税過程中受益較多。直觀上來理解,增值税是生產環節税,對增加值部分進行徵税,因此每降低一個税點,增加值佔比越大的行業實際税負降幅越多。我們的測算結果也支持了上述判斷,下圖是各行業增加值佔比與降低一個税點後各行業實際税負降幅的比較,兩者之間基本呈現正相關,即增加值佔比較多的行業,實際税負降幅越大。所以可以理解上文分行業的測算結果,金融類行業增加值佔比較高,在減税過程中受益較大;而部分製造類行業中間投入佔比較高,因此減税受益相對較小。

  • image.png

2、利用上市公司數據的測算結果

  • 投入產出表數據的優勢在於可以較好地匹配銷項税和進項税,但對應數據年份為2015年,當前產出結構可能已經發生變化,因此我們進一步利用上市公司的數據進行補充測算。類似地,我們在這裏定義實際税負=應交增值税/營業收入。

  • 基於2017年上市公司年報數據測算出來的結果和上文投入產出表測算結果類似,各行業實際税負變動小於政策下調税率,其中服務類行業受益較多,製造類行業受益相對較少。如下圖所示,若所有行業均降低一個税點,各行業實際税負降幅小於1%,申萬行業分類和證監會行業分類的測算結果均表現出,房地產和金融業實際減税效果較為明顯;而鋼鐵、有色等製造業實際減税效果相對較小。

    image.png

  • 根據利潤增厚=增值税減税幅度/淨利潤,我們進一步測算了各行業的利潤變動。

  • 從測算結果來看,除綜合以外,利潤增厚比較明顯的行業集中在商業貿易(批發與零售),利潤增厚效果遠高於排在第二、第三的通信(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和採掘(採礦業)。

  • 對比減税效果,利潤增厚的行業排名並不一致,服務類行業減税效果比較明顯,但利潤增厚效果卻並不明顯,比如減税效果排名前三的行業房地產、非銀金融、銀行,利潤增厚效果在申萬一級行業中分別排第10、12、27名。

    image.png

  • 服務類行業利潤增厚效果不明顯,可能源於其本身行業利潤率較高,基數較大。我們比較了利潤增厚分別與税負變動、行業利潤率之間的關係,利潤增厚確實受到實際税負的影響,行業利潤率與其相關性也非常顯著,利潤率越高的行業,利潤增厚效果越弱。

  • image.png

四、如果增值税並檔,誰受益誰受損?

  •   本節將對增值税並檔減税方案進行測算,假定10%檔税率併入6%檔,16%檔税率下調一個税點至15%。

1、利用投入產出表的測算結果

  •   基於2015年投入產出表數據的測算,並檔減税方案中減税效果最明顯的行業仍是房地產行業,其次是建築、農林牧漁、交運倉儲和燃氣產供行業。但是,在並檔減税方案中近半數的行業實際税負會提升,住宿和餐飲、食品和煙草、紡織品行業税負提升幅度較為明顯。減税過程中實際税負上升,主要是源於並檔減税可能極大降低了某些行業的進項税,而銷項税降幅並不明顯,使得可抵扣的税額減少,實際税負明顯上升。以住宿餐飲為例,並檔減税方案並沒有降低其銷項税率,依舊維持6%,但進項税率下調,使得該行業實際税負反而上升。

  • image.pngimage.png

2、利用上市公司數據的測算結果

  • 基於2017年上市公司年報數據的測算,並檔減税方案明顯降低了房地產行業的税負,其次減税效果比較明顯的行業是建築裝飾(建築業)、交通運輸(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公用事業(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農林牧漁(農、林、牧、漁業),這與上文投入產出表測算結果基本是一致的。反之,食品飲料、休閒服務、銀行與非銀金融等行業在此方案中税負反而是增加的。

    image.png

  • 建築裝飾(建築業)的利潤增厚效果明顯領先於其他行業,其次房地產、通信、交通運輸、商業貿易等行業的利潤增厚幅度較大。申萬一級行業分類中,約1/4的行業並檔減税過程中利潤反而受損,其中休閒服務、食品飲料行業利潤降幅較多。

image.png

  • 相比税率普降方案,並檔減税方案對於行業利潤的影響更加明顯,但存在負面影響的行業也明顯增多。從下圖可以看出,並檔減税方案下行業利潤增厚幅度與實際税負降幅的正相關性非常顯著,與利潤率呈現負相關。並檔減税方案下減税幅度較大,行業差異也較大,因此並檔減税方案能更明顯地影響行業利潤變化。

    image.png

五、誰能在減税浪潮中受益較多?

  • 税率普降方案相對温和,並檔減税力度較大。經測算,税率普降1個税點,全市場預計減税6456億,全部上市公司預計減税1575億元。並檔減税方案下,全市場預計減税12498億,全部上市公司預計減税2652億元。

  • 增值税減税下行業效益存在差異,並檔減税方案中行業效益分化更大。從上市公司數據來看,税率普降下房地產、銀行、非銀金融等行業税負降幅較為明顯,部分製造行業如鋼鐵、有色税負降幅較小;減税後,商業貿易、通信等行業利潤增厚明顯,食品飲料、銀行等行業利潤增厚相對較小。並檔減税後,房地產、建築裝飾等行業税負降幅較多,利潤增厚明顯,而食品飲料、休閒服務等行業實際税負反而增加明顯,利潤受損較多。

  • 並檔減税方案對於不同屬性的公司來説,受益差別較大。税率普降一個税點,各類企業税負降幅較為均衡,其中公眾企業實際税負降幅最多,外資企業税負降幅最少;而並檔減税方案下央企税負降幅領先市場,公眾企業税負降幅最小。從利潤增厚來看,税率普降一個税點,各類公司利潤變化差異不大(這裏不考慮其他企業,樣本量較少),並檔減税方案下,央企和地方國企利潤增厚相對較多,公眾企業利潤增厚不明顯。

image.png

  • 並檔減税方案中不同類別公司受益差別如此大,主要是源於各類公司行業分佈的差異。我們選取了並檔減税方案中税負降幅最為明顯的五大類行業的上市公司進行比較,央企在這五類行業中佔比基本都很高。和全行業各類公司營收佔比進行比較,五類行業中建築裝飾、交通運輸、公用事業和通信四大類行業中,央企營收佔比均超過均值。央企在税負降幅明顯的行業中佔比較高,因而減税效果較為明顯。

image.png

風險提示事件:政策變動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