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进口量99%来自中国!韩国泡菜市场要被「攻陷」了?

進口量99%來自中國!韓國泡菜市場要被「攻陷」了?

新浪美股 ·  2018/01/20 23:55

韓國關税廳日前發佈的貿易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韓國泡菜的貿易逆差為503億韓元(約合3億元人民幣),比2016年增長11%。這不僅是自2000年實施相關統計以來的歷史新高,也是逆差數值首次突破500億韓元的大關。與此同時,韓國泡菜的進出口數量差距也創下新紀錄——2017年韓國進口泡菜27.56萬噸,是出口量的10倍,其中99%都是中國泡菜,而出口量只有2萬4千噸,逆差規模已經超越了2016年創下的歷史最高值。

中國泡菜最大的優勢就是它的價格。由於中國產泡菜物美價廉,與韓國產泡菜相比具有競爭優勢,被韓國國民廣泛接受。韓國農水產食品流通公社稱,以2016年為準,韓國泡菜出口單價為每公斤3.36美元(約合人民幣21.6元),而進口泡菜的單價只有每公斤0.5美元(約合人民幣3.2元)。

另一方面,韓國泡菜的出口價格自2007年起每年都在漲,但進口泡菜價格卻基本維持不變。韓國農水產食品流通公社表示,韓國國內的餐館及其他提供飲食的場所使用的基本都是中國泡菜,這進一步刺激了泡菜的進口。

首爾某市場一位賣手工醃泡菜的67歲大媽朱貴順很冷靜地説,作為泡菜從業者,看到我們韓國自己的餐館和家庭裏都在用中國泡菜,我心裏很不是滋味。但這也是沒法的事情,中國經濟對韓國人生活方方面面的影響太大了,離開了中國商品,我自己也難以生活。

據韓國農水產食品流通公社的統計,以2014年為例,韓國出口到中國的泡菜共計16439美元,而中國輸出到韓國的泡菜總值高達1.04億美元,兩者相差6340倍!

而在之前的2013年,韓國出口到中國的泡菜只有108美元,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取「洋名」也救不了韓國泡菜

韓國泡菜入華困難,主要在於中國對進口食品的衞生標準把關嚴格。

中國方面將韓國泡菜歸類為醬醃菜食品,抽檢標準為每個單位的食品不得檢測出超過10個大腸桿菌羣落。對於韓國的傳統泡菜生產流程來説,這樣的衞生標準很難完全達標。

2013年,韓國泡菜對中國的出口數量跌到驚人的谷底。為了打造高端品牌形象,提高韓國泡菜在華語地區的辨識度,韓國農林水產部決定將韓國泡菜取名「辛奇」作為中文名。

韓國泡菜在英文世界以類似韓語發音的「Kimchi」(也作「Kimichi」)行銷,多年來積攢了良好的口碑,中文名取作「辛奇」顯然有意複製在歐美的成功。

韓國駐華大使館工作人員解釋道,由於韓國泡菜以前在中文世界缺乏統一的名稱,中國多以「白菜泡菜」、「辣白菜」或「韓式泡菜」等籠統稱呼,韓方認為中文名「辛奇」有利於強調韓國泡菜的獨特性和固有性。

同時,「辛奇」的發音與漢語「新奇」相同,可以給人「從韓國來的微辣但是新奇又美味的食物」的印象。

韓國農水產食品流通公社當時希望在中國申請「辛奇」的商標名稱。但在命名試行半年後,中國消費者對「辛奇」的接受度很低,相關推廣計劃也就大多隨之擱淺。

韓國農水產食品流通公社的文件中曾標明,中國大白菜是韓國泡菜最重要的原材料。但為了配合「辛奇」的營銷,該機構曾一度將原料成分改為「辛奇泡菜」。

遺憾的是,這些精心準備的營銷計劃都沒能實質性地提高韓國泡菜在中國市場的行銷熱度。

韓國泡菜文化逐漸失落

迄今為止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遺產名錄中總共包含了7項飲食文化遺產,韓國泡菜就和法國大餐、地中海飲食等同樣名列其中。

在韓國當年申遺過程中,強調的並不是泡菜的製作手藝和風味,而是「越冬泡菜文化」的內涵。

韓國大媽習慣手把手地教兒媳婦醃製泡菜,作為促進婆媳家庭關係和諧的重要傳統。韓國「泡菜之鄉」光州每年要舉行持續一個月的泡菜節。

不過令人遺憾的是,韓國的泡菜文化正在逐漸消失,傳統的家庭作坊氛圍在現代社會也越來越難以見到。

韓國辛奇公司CEO洪金寬表示,她小時候,韓國的街坊鄰居都會互相交流幫忙製作泡菜,很少有人會想到泡菜還用去外面買這回事。但現在,社會生活節奏太快了,人們下班後實在沒有精力自己醃製泡菜,已經習慣了購買包裝好的成品泡菜。

洪金寬認為,這和現在的人喜歡買礦泉水而不是自己燒水帶出門是一個道理,在方便人們提高效率的同時,韓國泡菜文化也在消逝當中。

「我一直為泡菜文化感到驕傲,但事實就是泡菜正在失去它在社會中的地位,這讓我略有感傷。」

另一位泡菜師傅歐長久則認為,中國泡菜正在以低廉的價格佔領韓國市場。如果不加以保護的話,韓國泡菜文化傳統存在着失傳的可能,這並非聳人聽聞。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