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一个故事告诉你P2P和现金贷的“原罪”

一個故事告訴你P2P和現金貸的“原罪”

格隆汇 ·  2017/12/12 10:58

作者:巴九靈

上週,關於現金貸的新規落地,在牌照、利率、資金來源等多個方面做出了規定。今年以來,現金貸負面新聞不斷。

上一個類似的例子,是P2P。兩年前的近6千家P2P公司中,目前還存活的只有1/3。

其實,不管是P2P還是現金貸,都是換湯不換藥的同一回事。它們在本質上,都屬於某種程度的影子銀行,不是銀行,幹着銀行的事。image.png

P2P和現金貸究竟是怎麼回事,它的“原罪”究竟是什麼?今天我們就用巴家村的故事為大家説一説。

巴家村是一個很大的村莊,有好多人、好多事和好多錢。有的人做事缺錢,有的人做完事有餘錢,想讓這些錢增值。那麼村裏就需要有人來幹一件事:一邊付利息,把大家的餘錢集中起來,另一邊再把錢放出去,把錢放到需要的地方去。村裏大大小小的銀行,就是專門來幹這個事。

經營銀行是有風險的,也關係民生,於是村委會成立了一個銀行的銀行,叫中央銀行,而另外那種對外經營的就叫商業銀行。商業銀行和村民打交道,而中央銀行只和商業銀行打交道,和村民沒有什麼直接聯繫。image.png

商業銀行從村民那裏吸收了10塊錢,就必須先把其中的1塊錢存到巴家村中央銀行,其他的9塊錢才能拿出去放貸款,這1塊錢叫風險準備金。這樣一來,商業銀行的槓桿就有限度,不能無限制地貸款,而且萬一哪一家商業銀行經營不善,發生擠兑,中央銀行就可以把這筆錢交給它們來應對。

總體上,商業銀行在巴家村,還是過得很滋潤的,一紙上頭下發的文件,存款利率多少、貸款利率多少都規定好了,也不用操心,自己只要負責找人存錢和貸款就行了,只靠其中的利差就能賺到錢。

但是,商業銀行主要是村有機構在主導,村有企業要貸款就很容易,私人想要拿到貸款就很難。

這中間,就像是有一道圍牆,行情好的時候,裏面的人只要和自己人玩就可以活得很好,不會想到出來幫助外面的人,或者説幫助外面人的收益和成本不成比例;到行情不好想出來時,圍牆太高了也出不來,外面需求強烈的村民,還是得不到服務。

image.png

有需要,就有滿足,村民們都是很有智慧的人,總歸還是摸出了兩條辦法:

一條是自己抱團取暖。村委會不讓村民們自己開銀行,大家還可以偷偷地幹,一批人湊在一起搞互助,搞民間借貸。這樣私下幹,比較簡單粗暴,成本當然要高很多,有時候急缺資金,也管不了那麼多了。

另外一條就是和銀行的人一起,想辦法繞開那些條條框框。説得冠冕堂皇一點,叫做“創新”,説得直接一點,就像是“走私”,就是裏面的人幫着偷偷運一點裏面的錢出來借給村民,利息比正常的貸款要高,不然出錢的一方就沒動力了,但是比前面的辦法低一點,不然借錢的人就沒動力了。image.png

比如村裏有個大款巴八靈,工作是幫人造房子,按規定,銀行不能貸款給他這樣的款爺。其實他的生意利潤很高,土地、房子這些抵押物看上去也不錯,照理是優質客户,但是沒辦法,得按規定來,不給貸就是不給貸。

那麼曲線救國的做法就出來了,貸款這個事,上頭是要管的,不過理財產品,就不在這個範圍之內。

大款首先找另外的人,把這筆貸款,包裝成一個特別的名目,反正不叫貸款就對了,比如可以叫成信託,實際上道理是一樣的,就是三五年後還本付息。然後這個項目,可以送到銀行,分拆成一筆筆5萬、10萬,當成是理財產品推銷。

5%的利息給儲户,中間負責包裝的信託公司拿2%,負責推銷的銀行再拿2%,再加上其他林林總總的成本1%,大款拿到這筆資金的成本,一共就是5%+2%+2%+1%=10%,還是比自己找民間借貸便宜。image.png

對銀行來説,既然上頭不管這類業務,還有分成,樂得做順水人情。對於村民來講,也搞不懂裏面的道道,反正這些理財產品和定期存款差不多,利息又比它高,那何不把錢都存到前者呢?

一套流程走下來,大家也都發現了這個辦法很好,缺錢的借到了錢,有錢想要增值的提高了收益,做資金中轉站的提高了利潤,三贏。然後村裏各種有資格包裝和推銷通道的,都參與進來了,除了老本行之外,銀行幹信託的活,保險、券商、基金幹銀行的活,總之就是大繁榮。

你看啊,上面這些都是大玩家,還是有一定門檻的,借錢項目動輒就是上千萬上億的,投資金額至少也是5萬、10萬,多的需要幾百萬。小玩家,借個幾十萬、幾萬甚至幾千的,投資金額一兩萬,甚至幾百幾千的,還是沒有得到滿足啊。image.png

又一個聰明人巴七靈瞄到了其中新的機會。原來沒人做這個,是因為貸款是多麻煩的一個事,這麼小的金額,要把規模做大,還是那句老話,收益和成本不成正比。不過這兩年巴家村裏互聯網很發達,人手一部手機,做大規模就沒那麼麻煩了。

巴七靈覺得,做一個平臺,做起類似貸款拆分的事。一種做法是手裏有錢,那就去找借錢人,一種做法是手裏有借錢的需求,那就是去找存錢的人,總之小額的存款和借錢需求,是廣泛存在的,狂做互聯網廣告就是了。

村裏最近幾年在網絡上熱播的電視劇,幾乎每一部裏面都有一個給你推薦相關產品的廣告。比如前兩年,大家比較缺錢,就想要找存錢的人把錢存進來,這一類項目叫P2P;今年,錢不是問題,大家又開始找借錢的人,叫作現金貸。image.png

其中有的人是在真做事,畢竟三方的需求都在,是一個潛在的市場;也有人,只是覺得這是一個機會,拆東牆補西牆,叫作龐氏套路,反正不用交保證金,規模不受限制,沒出事之前多做一筆就多賺一筆。

總之不管什麼情況下,要大錢的時候,比如炒股加槓桿,要小錢的時候,比如買個手機,需要用錢的,就會告訴你,總有辦法幫你搞定。

一筆錢存進來再貸出去,一進一出有利差,名義上不是銀行,不受村委會下面的央行管,本質上乾的卻是銀行的事。不管是大玩家,還是小玩家,在這個遊戲裏,都繞開了銀行繁複的程序和條框。

做同樣的事,一個情況下受監管,另外一種情況下不受監管,那大家肯定就往後面那種情況跑了。image.png

但是,不受監管的時候,就很容易出問題。當超常規的利潤放在眼裏,巴家村裏的一部分人很快就把對金融的敬畏丟到一邊,做法越界的越來越多,高利貸、逼債都來了。

村委會的頭頭們,看了一段時間,也算把事情弄清楚了。對大玩家們,信託、保險、基金本來都還是有監管的,只不過和銀行監管是分開的,那現在把他們湊一塊去,互相通氣,過程是複雜了點,終究可以解決。對小玩家們,我先給你們下幾個嚴格的規定,把口子封上再説。

金融市場上的錢,往往被比喻為水,治理金融市場也像治水,有堵、疏兩法之爭。就像在現金貸以及現金貸的監管上,存在兩種顯著對立的觀點:

①現金貸的高利率和逼債等行為,嚴重擾亂了金融市場和社會的秩序,需要被嚴格管理。

②現金貸的存在和快速擴張,以及資本的湧入,説明瞭它符合市場需求,不該被嚴格管制,反而應該將管制放開。

在小巴看來,中國金融市場的難題不僅在於堵塞之多,更在於供需錯配。隨便找一個地方強行疏導未必有效,比如現金貸,就是找到了圍牆的一條縫隙,以高成本向可能無償債能力的人借款,社會整體效益很難説得到了改善。所以,關於現金貸是否需要管制,小巴認為的是需要。

但另一方面,這一座圍牆上的縫,其實是越來越多的,不論是大玩家們的,還是小玩家們的,找縫、挖縫的效率也越來越高,如何在這一整個體系上建立一條全社會各取所需的疏導,才是更重要的事。

就像漢代的張戎所言:“(治理黃河)可各順從其性,毋復灌溉,則百川流行,水道自利,無溢決之害矣”。中國金融,關鍵在“各順其性”,合理地疏、堵並用。在此之前,P2P和現金貸的問題結局了,其他的問題總還是會出現的。

(來源於微信公眾號:吳曉波頻道)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