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穿越牛熊的巴菲特是如何面对波动与回撤?

穿越牛熊的巴菲特是如何面對波動與回撤?

格隆滙 ·  2022/03/11 14:07

來源:格隆匯

巴菲特既有清倉躲過股災的經歷,也有滿倉穿越牛熊的歷史,只要胸有成竹,就能夠安心對待市場的波動與回撤。下面將巴菲特應對多次股災的經驗,歸納爲股災三要:

一是災中要冷靜:驚慌容易失措

在股災之中,巴菲特是如何應對的呢?

1987年的股災之前,美國股市連續上漲5年,是一場空前的大牛市。1984年到1986年,美國股市持續大漲,累計漲幅2.46倍,道瓊斯指數從不到1000點上漲到讓人吃驚的2258點。

但就在人們陶醉在股市連續5年持續上漲的喜悅之中時,一場股災突然降臨了。1987年10月19日,這是歷史第一個黑色星期一,一天之內,道瓊斯指數跌了508 點,跌幅高達22.6%。

股市暴跌,巴菲特的伯克希爾公司股票也未能倖免。巴菲特個人99%的財富都是他控股的上市公司伯克希爾公司的股票。暴跌這一天之內巴菲特財富就損失了3.42億美元。在短短一週之內伯克希爾公司的股價就暴跌了25%,那麼,身處股市暴雪中的巴菲特如何反應呢?

在暴跌那一刻,可能巴菲特是整個美國唯一一個沒有時時關注正在崩潰的股市的人。他的辦公室裏根本沒有電腦,也沒有股市行情機,他根本不看股市行情。整整一天,他和往常一樣安安靜靜呆在辦公室裏,打電話,看報紙,看上市公司的年報。

過了兩天,有位記者問巴菲特:這次股災崩盤,意味着什麼?

巴菲特的回答只有一句話:也許意味着股市過去漲得太高了。

巴菲特沒有恐慌地四處打聽消息,也沒有恐慌地拋售股票,面對大跌,面對自己的財富大幅縮水,面對他持有的重倉股大幅暴跌,他非常平靜。

原因很簡單:他堅信他持有的這些上市公司具有長期的持續競爭優勢,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具有很高的投資價值。他堅信股災和天災一樣,只是一時的,最終股災會過去,股市會恢復正常,他持股的公司股價最終會反映其內在價值。

二是災前要謹慎:一次大意可能讓你一生後悔

對於每個人來說,天災是相同的,但天災引發的損失是不同的。那些事先有了妥善防範的人,受的損失相對而言小得多,而且恢復正常也快得多。

那麼巴菲特在股災之前是如何應對的呢?

巴菲特碰到的另一次股災是1999年。結果股災來了。2000、2001、2003三年美國股市大跌9.1%、11.9%、22.1%,累計跌幅超過一半。這三年股災期間巴菲特的業績上漲10%以上,以60%的優勢大幅度戰勝市場。

爲什麼?因爲巴菲特早已經做好了應對股災的準備。

從1995年到1999年美國股市累計上漲超過2.5倍,是一個前所未有的大牛市,最重要的推動力是網絡和高科技股票的猛漲。而巴菲特卻拒絕投資高科技股票,繼續堅決持有可口可樂、美國運通、吉列等傳統行業公司股票,結果1999年標準普爾500指數上漲21%,而巴菲特的業績卻只有0.5%,不但輸給了市場,而且輸得非常慘,相差20%以上,這是巴菲特輸給市場業績最差的一年。

在1999年度大會上,股東們紛紛指責巴菲特,幾乎所有的報刊傳媒都說股神巴菲特的投資策略過時了,但巴菲特仍然根本不爲所動。

正是這種堅定的長期價值投資策略,讓巴菲特安然度過股災。

巴菲特是一個非常謹慎的人,他輕易不買股票,只在他非常有把握的情況下,才會重倉出手。巴菲特說:「我把確定性看得非常重。不能承受重大風險的根本原因在於你事先沒有考慮好確定性。」

巴菲特追求的確定性並不是來自於股市的波動和股價的漲跌:「我從不試圖通過股市賺錢。我們購買股票是在假設它們次日關閉股市,或者在5年內不重開股市的基礎上」。

巴菲特追求的確定性一是來自於公司內在價值的持續增長。

巴菲特堅信價值最終會決定價格:「市場可能會在一段時期內忽視公司的成功,但最終一定會用股價加以肯定。正如格雷厄姆所說:短期內市場是一臺投票機;但在長期內它是一臺稱重機。」

巴菲特追求的盈利確定性二是來自於安全邊際,也就是買入價格和內在價值之間的差距。巴菲特堅信,安全邊際是投資成功的基石,只有足夠的安全邊際才能提供足夠的投資安全保障:「鋪設橋樑時,你堅持可承受載重量爲3萬磅,但你只准許載重1萬磅的卡車通過。相同的原則也適用於投資領域」。

爲什麼很多人經歷1999年這次網絡股泡沫股災就虧得很慘甚至虧個淨光?

因爲他們買股票時根本不謹慎,他們根本不知道這家公司股票的內在價值是多少,根本不知道安全邊際有多大,根本沒有什麼投資盈利的確定性,他們買入的理由,往往簡單的只有一個:這隻股票在漲,看起來以後還會漲。

他們漲了就買,買了就漲,陶醉在快速賺錢的喜悅中,卻沒想到,一場股災就在等待着和他們算總賬。別看現在漲得歡,小心以後算總賬。

爲什麼經歷多次重大股災巴菲特依然毫髮無損?因爲他非常謹慎,因爲他從不打無把握之仗。

巴菲特始終牢記他老師格雷厄姆傳授的兩個基本原則:第一,永遠不要虧損,第二,永遠不要忘記第一條。

第三是災後要耐心:要等待真正的投資良機

天災之時,物價上漲,會有不少人想發一筆災難財。股災之時,股價暴跌,很多人急於抄底,也想發一筆災難財。

巴菲特有一隻股票華盛頓郵報,他持有了34年,上漲了128倍,如果按照上面這個原則,大漲一倍兩倍就賣了,怎麼會賺到後來的一百多倍呢?

巴菲特見過不少曾經輝煌的公司股票股價一落千丈,如果大跌大買,只會越跌,甚至跌到後來,公司退市,破產清算,讓你賠個精光。要知道美國和中國不同,那些垃圾股可不會出面挽救重組的。

急於抄底,很可能抄到手的是一隻正在跌落的小刀,而且你抓到手的往往是刀刃,而很少是刀把。

回顧巴菲特在股災中的表現,你會發現,巴菲特根本不會急於抄底。相反他會非常耐心地等待等待再等待。

巴菲特在1969年美國股市大牛市來臨之前,就退出股市,沒想到1970年股市調整後又迅速反彈,1971年1972年股市繼續大幅上漲,巴菲特不爲所動,繼續耐心等待。

1973年,「漂亮50股」的股價大幅下跌,指數下跌近15%,市場搖搖欲墜。1974年10月初道·瓊斯指數從1000點狂跌到580點,到年底美國股市大跌26%以上,大盤兩年下跌40%,很多上市公司眼睜睜地看着自己的股票市值跌了一半。

美國幾乎每隻股票的市盈率都是個位數,這在華爾街非常少見,沒有人想再繼續持有股票,每個人都在拋售股票。巴菲特在股災中一直等待了兩年,等到市場極度悲觀,等到股市跌到所有人都恐懼時,他才重新回到市場,開始貪婪地低價買入,大賺一筆。

在2000年網絡科技股泡沫破裂後,巴菲特一直忍了5年才重新大筆進入股市,巴菲特從來不會急於搶反彈,他要的不是短線投機的小利,而是長期價值投資的大利,因此他會耐心等待股市一跌再跌:「只有資本市場極度低迷,整個企業界普遍感到悲觀之時,獲取非常豐厚回報的投資良機才會出現」。

編輯/Corrine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