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车新势力市值连创新高之后,最近汽车产业最火风口无疑是激光雷达:
1)11月21日,小鹏宣布明年推首款搭载激光雷达汽车;
2)12月3日,美国激光雷达企业Luminar上市,此后股价一度飙涨130%;
3)12月14日,另一激光雷达初创企业Innoviz宣布将借壳上市。
尽管马斯克一直diss激光雷达「毫无用处」,但从工作原理出发,其却是自动驾驶不可或缺的传感器。业界也一致认为随着降本、可规模量产,未来2-3年激光雷达将大规模商用,这是一个从零开始的广阔市场。
一、技术路线:激光雷达将从机械式向固态演进?
激光雷达是一种三维成像传感器,通过发射激光脉冲并接收反射光,可构建周围环境3D立体模型,具备快响应、高精度的感知、测距能力。
激光雷达生产高分辨率点云图
从工作原理分析,激光雷达可弥补摄像头(侧重颜色识别、物体分类)在精度、测距方面的局限,长期将是自动驾驶不可或缺传感器。
采用视觉路线的特斯拉已不止一次撞向白色物体
既然是核心传感器,激光雷达未来必定紧随自动驾驶汽车的推广快速普及。目前的技术路线都有哪些?哪种又最可能大规模商用?
激光雷达技术路线主要分3类:
1)机械式激光雷达——激光脉冲发射器、接收器等元器件都会随着扫描模块进行360°旋转,生成一个立体点云;
2)纯固态激光雷达——发射器、接收器和扫描模块都固定不动,比如基于Flash、OPA等技术的产品;
3)在两种形态之间,还有一种混合固态雷达,其中以转镜式、旋镜式、MEMS(振镜式)三类为代表。
从产品特征看,机械式激光雷达含有内部运动部件,导致装调工作量大(难以规模量产)。并且使用中,扫描模块不停旋转运动也会导致感知精度在出厂0.5-1年后大幅降低(高维护成本)。所以趋势上,行业一致看好激光雷达将从机械旋转式向固态路线演进。
当然,目前固态路线也未完全成熟。固态方案是以电的方式将激光导向空间各个方向,实现对周围环境360度扫描,需利用半导体生产将大量发射源、接收器集成到单个芯片,因而工艺难度较高。
因此,预计直到成熟纯固态方案问世之前,类固态都将是市场主流。
二、市场空间:爆发前夕,行业未来5年CAGR 37%
在过去,激光雷达之所以未普及,一方面是下游应用场景稀缺,另一方面是产品成本昂贵。例如2-3年前,行业龙头Velodyne机械式激光雷达售价高达75000美元,而大多数主机厂的目标价位却是数百美元。
但趋势已经不可逆转,随着自动驾驶兴起、巨大需求刺激上游技术创新,机构预计未来大部分激光雷达价格都将降至1000美元以下。单车价值量下降,但量产趋势和渗透率增长将推动行业规模爆发。
咨询机构Yole预计:2020年全球激光雷达出货量约34万个,2025年全球约470万个,2030年全球约2390万个。
从销售额来看:预计2020年全球激光雷达销售额约12.95亿美元,2025年销售额约61.9亿美元,5年CAGR 36.8%;2030年销售额约139.32亿美元,10年CAGR 26.8%。
另外从落地形式来看,激光雷达的应用预计分成两个派系:
1)Robo-Taxi为代表「革命性」路线需求,直接应用于L4-L5完全自动驾驶开发,追求高性能机械式激光雷达,例如目前已有的Waymo、百度、滴滴自动驾驶车队;
2)自动驾驶乘用车(私家车)为代表「渐进式」路线需求,满足当前智能汽车向上迭代需求,迅速量产。由于需考虑成本、车规可靠性、可量产性,预计固态将在ADAS领域占主导。
总的来看,Yole预测固态激光雷达销售额占比将会从2025年的4.78%增加到2030年的 37.25%,销量占比将会从2025年的11.83%增加到2030年的52.6%。
三、竞争格局:海外厂商仍占主导,Luminar或成最大黑马
从产业链角度看,激光雷达上游是各类光学和电子元器件,下游则是无人驾驶、绘测、机器人等广泛应用。由于目前产能稀缺供不应求,呈现卖方市场,因此产业链附加值主要聚集在激光雷达环节。
行业格局上,目前海外厂商仍占主导,不过国产初创公司的进步相当惊人。
公司层面,我们重点介绍海外的Velodyne(机械路线龙头)、Luminar(混合固态路线领头羊),以及国内禾赛科技、速腾聚创,并积极看好Luminar、禾塞科技发展前景。
Velodyne此前一直是业内公认的领头羊。自2010年起,Velodyne在全球范围拥有300多个客户,累计售出超4万台激光雷达,获得超过5.7亿美元收入,市占率大概为70%。在今年上市之前,Velodyne先后拿到福特、百度、尼康、现代Mobis共计2.25亿美金投资。
从产品布局看,机械激光雷达是Velodyne的绝对优势,64线、32线、16线3类机械式产品在售,官方定价分别为8万美元、4万美元和8千美元。同时也有固态产品,像Velarray、价格低至100美金的Vellabit。客户方面,Velodyne主要面向百度在内的Robotaxi。
不过就像前文分析,由于趋势上,激光雷达不可避免将从机械旋转式向固态路线,导致Velodyne逐渐偏离行业演进方向。尤其是Velodyne固态产品因为采用905nm波长,导致其在探测距离、点云分辨率等核心指标逊色与其他厂家。
虽然Velodyne目前是行业老大,但很多业务其实是非自动驾驶产品。Velodyne官方路演材料显示,预计到2024年公司近半营收将来自「最后一公里配送」,如机器人、无人投递车。很明显,这类产品价值量低、市场空间远不及汽车自动驾驶那般性感。
Luminar是另一家美国激光雷达初创企业,在业内极具技术创新能力,于今年12月3日借壳上市。战略方向上,Luminar主攻汽车自动驾驶半固态激光雷达。
从各个方面考察,Luminar很可能是未来自动驾驶激光雷达最大黑马:
1)Luminar主打产品IRIS价格低至1000美元,并且具备250米探测距离和300线分辨率,技术指标大幅领先竞品;
2)同全球前10大车企中的7家建立广泛合作关系,并获得戴姆勒、沃尔沃投资;
3)已获得沃尔沃、Mobileye商用订单,计划2022年量产。
不同于Velodyne主打机械路线,Luminar一直主攻半固态激光雷达,并具有以下创新:
1)采用创新性1550nm波长,Luminar能够发射大功率激光,从而在探测距离、分辨率上甩开竞争对手(对手多采用906nm激光);
2)研发铟镓砷激光接收器,将固态激光雷达成本降至500-1000美元,初步接近主机厂数百美元的目标价位。
Luminar激光雷达产品在探测距离、分辨率上甩开竞争对手:
Luminar与50家知名车企、Robotaxi等建立广泛合作,并拿下沃尔沃和另一家车企量产订单,预计2022年量产:
细分市场上,Luminar预计到2030年乘用车自动驾驶激光雷达市场将高达1200亿美元,运输卡车市场600亿美元,均远高于Robotaxi、短途物流配送等。作为一家极具野心、创新能力企业,Luminar也一直将乘用车自动驾驶作为目标市场。
业绩方面,Luminar预计到2020年底获得13亿美元产品订单,并在2030年超过600亿美元;同时结合量产计划,公司预计2020年营收为1500万美元,2025年达到8.37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速123%。
近几年激光雷达技术路径变化较快,但其中不变的是对新技术的预判和整合能力。
对比Velodyne、Luminar两家企业,从技术创新、细分市场侧重、自动驾驶订单获取能力来看,Velodyne大概率将成为激光雷达领域的诺基亚,Luminar则大概率是刚刚崭露头角的颠覆者。
Velodyne、Luminar同在2020年借壳上市,目前市值分别为34.8亿美元和81.4亿美元,市场肯定是看出两家在各方面的显著差距。
国内方面,相关企业分为两个流派:一类研发机械式激光雷达与Velodyne等老牌玩家抢市场,另一类则直接锁定固态产品,目标是2020年后登上前装市场。
禾赛科技、速腾聚创是与Velodyne相同发展路径的代表厂商,产品以机械式为主,核心策略是以价格优势抢占Velodyne市场份额,不过两家也都在逐步覆盖固态路线。
例如,Velodyne此前64线激光雷售价为五十至六十万元,而禾赛64线产品仅为二十多万。2019年,在加州交管局公布的测试里程前15名Robotaxi供应商中,超过10家采用禾赛产品作为主雷达。
比较禾赛、速腾聚创两家公司,其产品定位也存在较大差别:
1)禾赛主攻乘用车自动驾驶,客户主要为百度、文远知行、AutoX等Robotaxi;
2)速腾聚创侧重「最后一公里配送」,客户更多是新石器、京东、菜鸟物流、高仙机器人等公司。
虽然起步时间较短,但从禾赛与Velodyne例子,大家可以看到中国企业在机械式和固态激光雷达技术研发领域已经体现出强大聚焦与创新力度,因此同样值得关注。禾赛、速腾聚创据悉将寻求在国内科创板上市。
作者/牛牛圈 小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