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富途研选 | 疫情「消化中后期」的持仓思路

富途研選 | 疫情「消化中後期」的持倉思路

富途研选 ·  2020/02/18 15:15

本文精編自廣發證券《疫情「消化中後期」 的配置策略》、《疫情「價值坑」下的市場微觀結構》,國信香港《港股不怕黑天鵝,精明選股最重要》

2020021701997914b2565669579.png

一、控疫形勢向好,疊加政策組合拳讓A股迅速反彈

市場已經度過由新冠疫情的爆發帶來的「恐慌期」,隨着疫情控制形勢好轉,加上政府持續出臺的支持性的財政與貨幣政策,市場快速反彈進入「消化期」。

廣發認爲,A股的快速反彈,由貼現率下行(利率+股權風險溢價)所驅動,簡單說就是雖然業績受到疫情的傷害,但後續更寬鬆的政策使得資本對收益率的要求更低,估值上帶來了更大的彈性。並且今年預計金融供給側改革「降低實體融資成本」仍將是政策主線, 將更大力度推進銀行負債的成本下降,貨幣政策整體較爲寬鬆。 

所以,目前流動性依然是影響A股的關鍵因素,短期需要密切跟蹤短端利率的邊際變化。 

二、疫情「高敏感」板塊「先抑後揚」,當前配置收益或更大

港股市場整體走勢反應較A股更爲平緩,疫情影響更多反映在行業表現的分化,背後也對應着不同的邏輯:

疫情「低敏感」的新興成長行業體現出「抱團」效應:

從新冠肺炎疫情爆發至今,醫療保健、軟件服務、半導體等行業持續跑贏,其根本原因在於行業基本面受疫情影響相對較小。

市場波動率的變化讓高股息的疫情「低敏感」行業表現前後迥異:

疫情爆發的前兩週,市場避險情緒加劇,港股波動率大幅抬升。受此影響,防禦性較強的公用事業、電信服務業表現較好。但隨着近兩週市場對疫情認識加深,恐慌情緒好轉,港股波動率出現下行,公用事業、電信服務業開始走弱。

受益於「逆週期」政策的疫情「高敏感」板塊「先抑後揚」:

2月以來的反彈行情中,港股汽車、地產股表現僅次於醫藥、科技,背後的邏輯:一方面,因爲前期市場大幅下跌後,行業估值跌至歷史低位,體現出較強的安全邊際;但更重要的原因在於,逆週期對沖政策預期增強,推動行業估值快速修復。

站在當下時點,廣發認爲突發新冠疫情導致港股市場出現「價值坑」,增加了港股中長期配置吸引力,核心邏輯依然未發生變化:

  1. 全球「資產荒」對於低估值、高股息資產配置,尤其國內險資、理財子公司的長線配置;

  2. 港股中資股盈利「弱復甦」仍是大概率事件,疫情僅影響節奏;

  3. 「弱美元、穩人民幣」帶來的海外資金回流。

配置主線依然是對於疫情「低敏感」行業,和前期超跌,但高度受益於逆週期對沖政策相關的部分「低敏感」,以疫情「低敏感」板塊爲「盾」,逆週期板塊爲「矛」。

編者注:2月18日,地產在逆週期政策下經過多日連漲後迎來回調。

主要原因或是昨日央行有關負責人表示「市場有關央行擬調整宏觀審慎評估(MPA)中房地產信貸相關考覈指標的說法不屬實,人民銀行將繼續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要求,堅持「房住不炒」的定位,按照因城施策的基本原則,落實房地產長效管理調控機制,統籌做好房地產金融調控,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具體的「低敏感」和「高敏感」行業,國信證券做了一份詳細梳理如下。

編輯/richardli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